老红军回忆长征经历 一袋食盐支撑走出草地(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0日06:07 华商网-华商报 | |||||||||||||
长征在89岁高龄的老红军叶琳的脑海中依然历历在目 本报记者蔡京瑞摄
早早就当了童养媳的叶琳,“丈夫”1933年牺牲在前线,16岁的她参加了红军。曾经两次过雪山,长征中最艰难的莫过于走过草地。当时干粮吃完了,靠着自己带的一小袋盐,她支撑着走出了草地……有一天翻山不慎摔倒,扭伤了脚,掉队了。她爬行追赶部队,有时候跪着走,裤子很快就磨出了两个窟窿……今年已89岁高龄的叶琳,日前在西安的家里讲述了她所经历的长征岁月。 89岁高龄的叶琳个头不高,白发已显稀疏,面色还算红润,听力犹佳。8月28日下午,在西安市安东街叶琳的家里,老人向记者讲述了她所经历的长征岁月。 十六岁时当红军 1932年10月,红军到达了四川省通江县一个叫做“恩个堆儿”(现民胜乡境内)的地方,15岁的叶琳第一次见到了红军。 两个月后,红军在通江县境内的两河口击溃了驻扎在此的国民党部队,建立了红军入川后的第一个工农革命政权。12月26日,红四方面军总部抵达通江县城,通江成为红军西行所占领的第一座县城。 当时,叶琳家里很穷,父母靠做些零活养活四个儿女,但仍然难以维持这个风雨飘摇的家。所以叶琳早早地就给人当了童养媳。叶琳的夫家姓何,也是个贫苦家庭。1933年,叶琳19岁的“丈夫”参加了红军,3个月后牺牲在前线,尸体没有运回家,就被埋在通江县城。不久,婆婆让叶琳回了娘家。16岁的叶琳走到镇子上,看见有些红军战士在招兵,宣讲“参加红军,为穷人谋利益”的宗旨。叶琳报了名。因为岁数小怕人家不收,她故意把岁数多报了1岁。 提起参军的动机,叶琳说,那时候只是想能够参军有饭吃,因为自己家里穷,只有一点点地,打不了多少粮食,否则自己也不会成了童养媳。而婆家的经济状况也不好,是典型的佃农,租人家的房,种人家的地。自己既然离开了婆家,再回娘家的话,对娘家也是个负担,所以干脆参军。 叶琳被分配到红军的医院里当护理员。几个月后,婆婆到叶琳的娘家去看她,发现叶琳居然没回家,两家人开始寻找,最后在红军医院里找到了叶琳。母亲很伤心,却没有阻止她,而是让她安心待在部队里好好干。 曾经两次过雪山 1934年的一天,叶琳所在部队离开通江。她只记得当时前面、后面都是国民党的部队,红军边打边走,艰难行进。有一次,红军从山上经过,国民党的部队就在山下驻扎,放哨的国民党士兵向他们开枪,但因为离得远,也没有打着,而当地的国民党驻军也不敢追。 1935年6月,红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与红一方面军会师,一、四方面军混编为左、右路军共同北上。但左路军到达阿坝后,张国焘另立“中央”,拒绝执行中共中央北上抗日的方针,后在南下中屡遭挫折,部队损失严重,不得不两过大雪山,再次回到川北。 叶琳就在左路军中。据她回忆,当时他们的部队每个人的包里最多只有两套衣服,多余的则要捐献出来给其他同志。她的衣服都是老同志给的。 两次过雪山的经历给叶琳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最难翻越的是位于四川甘孜、阿坝和雅安三地交界处的夹金山,海拔4900多米,气候恶劣多变,即使生活在当地的人也对它望而生畏。叶琳清楚地记得,他们第一次翻越夹金山时,厚厚的积雪让一个南方的战友感觉非常新奇,他兴奋地跑出了队伍,一不小心便失足摔死了。 第二次过雪山,是晚上7点钟出发,第二天6点天快明的时候才到达山顶,山又高又险,在即将到达山顶时,严重的高山反应让叶琳差点瘫倒在地。幸亏班长及时拉住她才救了她一命。 部队翻过夹金山,听到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说红军队伍里有个通讯员用步枪打下了一架国民党飞机,大家都跑去看。而叶琳能够走过夹金山已经是“谢天谢地谢班长”,再也没有看飞机的好奇心了。 艰难支撑过草地 长征中,最艰难的莫过于过草地那一段艰辛岁月。 叶琳记得,他们经过一年多的漫长行军已是相当疲惫,穿越大草地用了40天的时间。“那里根本就没有路,只能顺前人走过后倒下的草继续前进。”“一个战士走着走着就坐在了地上再也起不来了,战友们只能心怀悲痛捡起他的枪继续走。”这种悲惨的死别,叶琳记不清目睹了多少次。 草地里,休息时能够找到一棵可以靠着睡觉的大树就是最幸运的事了,但这样的机会并不多。频繁的大雨经常将战士们淋得浑身湿透,而他们只能用体温暖干衣服。很多人就这样生病甚至死亡。 叶琳回忆说:“进入草地前,听人说将在很长的时间内看不到人烟,我们准备了一点干粮,我自己还带了一小布袋咸盐,就是这个救了我的命,让我在干粮吃完的状况下,就着很少的野菜,喝盐水,支撑着走出了草地。”叶琳说,在近一半的时间里,大家都是靠野菜充饥。她记得当时有一个炊事员因为偷食别人干粮而被枪决。 有一天,叶琳在草地里遇到了哥哥和嫂子,他们在红四方面军的一家兵工厂工作。兄妹俩各自行军,只是送过去一个问候的眼神,也没顾上说话。让叶琳没想到的是,他们兄妹这一次分手竟成了永诀,后来,哥哥和嫂子一起牺牲了。 “在大草地里,死的人太多了。这无边无际的荒凉死地,到底有没有走完的一天?我不知道,所以就只能是闷着头往前走,往前走……” “有没有绝望过呢?”记者问。 “那时候根本不想希望还是绝望,甚至不知道恐惧。过完草地后,有很多人的眼睛都看不见了。那么多战友倒下了,我能够活下来,已经是非常幸运了。” 掉队后爬行追赶 过完草地,有一天部队正在休息做饭,国民党部队就打过来了,叶琳和战友们来不及吃饭,爬起来就跑,尽管饿得前胸贴后背,还是一口气跑出几十里,终于摆脱了敌人的追击。 在那段艰难的岁月,死神一次次与叶琳擦肩而过。而让她最难忘的则是掉队十余天的经历——— 大草地过完,进入甘肃后,有一天晚上,无月无星,伸手不见五指,叶琳等人在一座无名山上连夜行军。山路崎岖,非常难走,到山顶时叶琳不慎摔倒,扭伤了脚,从此掉队。 她一路爬行,到了山下,已经找不到所在的部队。几个素不相识的红军战士把她扶进一间屋子,叶琳困乏到了极点,很快就睡着了。一觉醒来,已经是天光大亮,屋子里不见了其他人,大家都走了。这时,叶琳感觉有点害怕。她急忙爬到大路上,在路旁的一座石窑里,她看见了一堆死人和半死不活的人,他们其中有些是红军战士,被人用长矛戳得遍体鳞伤,有的还没有断气,但肚破肠流,惨不忍睹。当时的叶琳,孤身一人,实在没有办法,只好含着眼泪继续往前爬行,有时候跪着走,裤子很快就磨出了两个窟窿。 后来,她拿了根棍子当拐棍拄着往前走。几天后,叶琳到了当岭山(音),碰上红军队伍里的两个炊事员,给了她两碗牦牛肉。叶琳一口气吃完,陡然觉得浑身又充满了力量。 从当岭山上下来,叶琳一眼看见了部队就在面前,战友们也惊喜地大叫:“叶琳,十多天了,以为你死了,原来你还活着!”她们拥抱在一起,哭了个昏天黑地。 1936年12月,叶琳和战友们到达甘肃庆阳。叶琳的长征基本上算是结束了。但此后,叶琳又差点因病丢了性命。12月31日,她和数百名女同志一起掉队在一座山上,熬过一整夜后,她们遇到了庆阳地区的教导师才得以脱险。但叶琳患上了严重的伤寒病,高烧不止,被隔离到一间只有一张小炕的房间。她昏迷两天两夜后终于苏醒,口渴得厉害,看见房间角落里放了一只盛水的木桶,她爬到木桶旁,一口气喝下了两瓢水。水冰凉冰凉。后来,叶琳奇迹般地退烧了,还有了胃口,饭量逐天增加,身体也恢复了过来。 “幸亏当时已经到了庆阳,如果我在长征路上得病,大概就没命了。”说起这一段经历,老人非常地庆幸。 西安平静度晚年 1937年,部队把叶琳送到延安,在一所师范学校读了两年书。1940年,叶琳与刘晓峰结婚。建国后,他们一同调到兰州军区工作。后来丈夫担任西安一家军工厂的军代表,她作为家属跟随来到西安。 现在的叶琳,住在西安市安东街的一个家属院里,过着平静的晚年生活。89岁高龄的她,有时还会骑自行车在家附近转悠,说是锻炼身体。本报记者薛振宇 相关专题:长征胜利70周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