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长征胜利70周年专题 > 正文

甩掉尾追强敌挺进贵州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0日08:13 潇湘晨报

  

甩掉尾追强敌挺进贵州

  10月11日,芷江县七坪乡的长征村。当地有一种立指路碑的习俗,是他们对英雄的一种崇拜。如果哪家有小孩不好养,大人就会在长征桥的桥头立块李广将军指路碑,来为孩子积德积福。

  “沅有芷兮澧有兰”,由屈原诗句而得名的芷江,是湘西一个美丽的侗族小城,历有“黔滇门户”、“全楚咽喉”之称。70年前,红军曾在这里留下了闪光的足迹。

  1936年1月4日,在这个小县城内,有一次长征史上较为著名的战役——便水之战。时任红六军团军团长的肖克回忆道:“这一仗虽然是个消耗战,但制止了敌人的急追。”“红二、六军团由此跳出包围圈,将敌军130多个团远远抛在身后。虽然红军也伤亡不小,但便水战斗,红军给尾追之敌以沉重打击,粉碎了敌军的围追堵截,实现了毛泽东甩掉强敌,进军贵州的正确主张。”芷江县史志办主任杨文斌说。

  放牛时听见枪声

  10月11日。芷江上坪乡。晴。

  上坪与新晃交接,与贵州毗邻。路边桂花树开花了,阵阵幽香袭来。村落安静,炊烟袅袅。320国道从村中穿过。70年前,红二、六军团就是沿着这条路西进贵州。老乡们说,当年红军路过时,这条路还是茅草路,只有现在一半宽。

  80岁的刘正德的家是离公路不远的一栋木房子,“红军来时,我差不多快10岁了。”老人指着一处路碑说,“我就是在那碰见的红军。”路碑上标明此处为320国道1692米处。

  当年便水之战的枪声打响时,刘正德和堂兄正在山坡下放牛。这场巧遇,在老人记忆里保存了70年。老人带着我们来到红军和

国民党军队曾交火的地方。如今这已是上坪到万山和新晃的一个十字路口,昔日茅草丛生、荆棘遍地的旧战场,如今已被被勤劳的侗乡人民改造成果树成林,春华秋实的花果山,不仅通往新晃的320国道是柏油路,就是连通往万山的路面也是水泥路面。在路口的上面,湘黔铁路正好穿行于此,火车隆隆的奔驰声响个不停。

  近千名红军战士牺牲

  时光回转。

  1936年1月5日至6日,红二、六军团根据晃县(今新晃)龙溪口会议决定,为解除后顾之忧,决定利用芷江与晃县交界的山坡丛林组织一次大规模的战役。红军从晃县返回芷江境内,在主战场牛屎垅、撑架坡和岩禾塘等地方,与尾追之敌国民党十六师展开一场激烈战斗。

  1936年1月5日晨,红六军团十六师、十七师在波州桥头进行战前动员,战士情绪激昂,高喊“捉雀雀(即敌十五师师长李觉,土音que)去!”随之,部队急返晃、芷交界之门楼坳一带密林中,布下“U”字型阵容隐蔽下来,等待追击而来的国民党军队。

  当天,刘正德和堂兄在牛屎垅一处山坡下放牛时,突然听见了枪声。“不久来了很多部队,有红军有省军(国民党军队),红军从新晃方向来,省军从芷江方向来,他们在牛屎垅碰见了。”国民党军队立即朝红军开火,见此情形,刘正德和堂兄吓傻了,站在原地不知所措。这时,两个红军战士急忙跑过来,对着他们喊:“小孩,赶紧走,我们要打仗了,免得你们受伤!”听罢,刘正德和堂兄赶着牛就往家跑。

  两人刚跑到家,外面的枪声密密麻麻响起。刘正德的父母赶紧把门窗拴牢,让孩子们躲在桌子下,并在桌子上盖上棉被。即使这样,外面的枪声依然清晰。一直到天黑,枪声才渐渐停息。“到了凌晨才没动静,但大家都还是不敢出门。”

  刘正德记忆中的便水之战是惨烈的。“第二天天亮出门,山上、山坡下都是尸体。就在这就有7名红军战士的尸体。”老人指着十字路口说,“红军的部队已经走了,剩下一些国民党的部队和老百姓一起埋尸体。”许久后,老乡们清理了战场,才知道这一仗有近千名红军战士牺牲。

  相关专题:长征胜利70周年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