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长征胜利70周年专题 > 正文

长征十讲-讲外讲:往事从未离我们远去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1日15:06 金羊网-羊城晚报

  

长征十讲-讲外讲:往事从未离我们远去
图:延安,是当年远征红军心中的一座灯塔;现在,已成为中国革命历史上的一座图腾。

  血色征途、战火硝烟、力挽狂澜……

  带着对老红军的崇敬和牵挂、满怀着寻觅历史真相的渴望,本报多名记者走遍大江南
北,为读者奉献出了精彩的“长征十讲”,缅怀往事的同时,也被历史感动:

  70年弹指一挥间,长征,似乎已逐渐成为一个“符号”;作为记者,在采访之后,才真正意识到:

  追寻老红军如同与时间赛跑:不知何时再相见

  这一路,我淹没在感动中。

  不必重复他们如何征服战争、死亡、饥寒的苦难,也不必多说他们胜利会师、赢得解放的喜悦,单是“参加过长征、如今还健在”这个理由,就让我有了和他们见面的冲动———

  92岁的刘洪才老人,在房间的墙壁上挂满了领袖像。虽然刚刚因心肌梗塞出院,仍不管不顾地答应和我见面。

  98岁的高寿芝老人,一遍一遍地为我唱着长征时的歌,是那么的坚定不移,那么的气势磅礴。

  92岁的谢海泉老人,进行清楚的口述已经很难,他用止不住的泪水来表达对长征的情怀……

  不知何时再相见!这一路,我似乎是在与一段即将逝去的岁月赛跑———去年还有更多的老红军,如今却已不在。

  他们的生活大都平常而宁静。但我不会忘记,他们饱经风霜的面孔、还有骨子里那份永不退却的刚毅。(王晓云)

  从“人”的角度看待长征领袖:永远是一座精神富矿

  斜靠在书柜边打开书册,一缕阳光悄悄爬上黄允升满是皱纹的额头。毛泽东研究所研究员黄允升的办公室里,与毛泽东有关的书籍随处可见。

  四十多年了,黄允升对毛泽东的研究特别专注于长征时期,我询问原因。黄老答道:“毛泽东作为战略家,纠正方向,力挽狂澜;作为军事家,四渡赤水,冲破封锁;作为诗人,马上赋诗,才情泉涌。人生可以精彩至此,怎能不吸引人呢?”

  采访中,我更愿意从毛泽东作为“人”的角度来看长征。“从1934年踏上征途的一刻,毛泽东的命运就和长征结合在一起。长征将毛泽东‘造就’为一个思想和行动结合在一起的人,将他推至中国最有希望的政治领袖的‘边缘’。”

  “相忍为党”四字被黄老反复提起,意指不消沉、不怀疑、朝着一个目标不断努力。确实,不论是长征本身,还是长征中的毛泽东,都像一座精神“富矿”,留待后人从中开掘出励志的信念。(许琛)

  历尽苦难、经受屈辱、承受质疑:“为穷人打天下”不后悔

  “苦不苦,想想长征二万五”。

  没有什么比长征更能考验人的意志:闭上眼人就能睡着,但一坐下来永远别想再起来———老红军王泉媛回忆自己四爬雪山,十分平静地说,那时自己还真不觉得苦:“革命事业第一,为革命干什么都行!”

  今天看来,“干什么都行”的王泉媛很多经历让我们不解:过雪山后自己再无生育能力,自己至今压根不后悔;被俘当“压寨夫人”,好不容易逃出来,红军身份却受到质疑,她就徒步从兰州走回江西老家,恢复名分已是60年后的事……

  王老说得很朴素:“为穷人打天下,自己没有做错,这就够了。”

  8月底,记者在江西拜访93岁的王老,发现家里十分简陋,记者送她一箱牛奶,她也执意不要:“我从来不喝这些东西,多浪费钱!”她说,自己生活很好,长征那么苦都过来了,还怕什么?!(尹安学)

  探询历史的真实,重温往事的轨迹:第一次感到文字的沉重

  抚边再往前,梦笔河和虹桥河交汇之处,是小金县两河口乡。这里有位老人叫肖立志,8岁那年,家里的老屋住进了红军,“开会,商量事情”,老人说。

  1935年6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在两河口关帝庙里召开,这是被党史专家称为重要性“仅次于遵义会议”的一次大会。会议作出了这样的决定———集中主力向北进攻,以创造川陕甘苏区根据地。正是两河口会议之后,张国焘与毛泽东的分歧骤然公开化,并最终导致一、四方面军分别作战。1960年,毛泽东在接受斯诺采访时说,那段岁月,是“最黑暗的时期”。

  三个月后,中央作出《关于张国焘同志的错误的决定》。这份当时标着“党内秘密文件”的决定如今已经可以公开发表。当记者看到那一份份长征中重要会议的决议、决定的档案文献时,第一次感到文字的重量,红军和长征,甚至中国革命的命运就在这字里行间被定格。(王雷)

  用历史的眼光看长征前后的“问题”:应该采取宽容的态度

  和每一位热情的专家对话采访,都让我们受益匪浅。专家们不仅给我们讲述历史,还讲述了一些研究历史的心得和感受。

  有专家说,在遵义会议前的几位中共领导人,从陈独秀到博古,都犯有错误。用历史的眼光来看,应该采取宽容的态度。

  因为,虽然当时路线错了,但很多人只是认识问题,不是为了谋取私利。并且他们一旦认识到错误,就会改正。比如博古,处在那个特殊时期,他所犯的错误,实际是教条地执行了共产国际指示的错误。遵义会议上,他备受批评,但后来在他真正认识到错误时,他诚恳地改正了。

  专家告诉记者,现在纪念长征,就要向历史学习。长征中人们为了理想不畏困难,不惜牺牲,一往无前,坚持到底,这种精神永远都不过时。(夏杨)

  为缅怀长征,记者也“长征”:京城听讲叹为观止

  北京的空气中已经能嗅到秋天的味道了。

  沈伟烈教授刚出现在国防大学门口的时候,我已经将他和电话中的声音联系起来了。来到他家中,只见茶几上整整齐齐堆着几摞书,还有塑料板制成的地形图。沈教授带着几分歉意说,没想到你这么快就来了,我还没来得及好好地准备呢!

  “没好好准备”的沈教授指着地图一讲就是好几个小时,好像在脑海中建立一个数据库,时间、地点等等滔滔不绝,让我先前花半个月做的“功课”显得多少有些苍白和贫瘠。

  而沈夫人帮他从房间里抬出一幅足足有一面墙那么大的挂图,更让我叹为观止。快结束采访时,沈夫人无意中提起国防大学的贾副校长———沈教授抚掌直叹:“他是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要是能找他谈谈就太好了!”

  次日下午,在沈教授的引领下,我们叩开了贾老的家门,三个多小时下来,老人没有显出丝毫的疲惫,还兴致勃勃为《羊城晚报》的长征专题报道题词———“血色征途”。老人很

幽默:“从广州大老远的来,你们也是为了‘长征’来‘长征’哦!”(胡军)

  长征的激情与豪迈已然久违:精神传承才是重点

  采访中国军史专家、军事科学院军事思想专业导师陈宇的时候,他刚刚从延安回到北京。他给记者看他长征途中拍的照片。打开电脑,竟有上万张之多。“这是草地,看那蓝天,看那河水,多美啊!”“这是腊子口,红军过的时候只有8米宽,现在已经48米了,因为修了公路!”“这是我们的车在山路上遇险,当时大巴险些滑下山崖……”

  他一一指点说明,话语间充满激情。说到高兴处,手舞足蹈,如孩子般天真。

  这种激情,我们已经久违了!

  现在的物质生活,比之于长征时期有着天渊之别。但很多人的精神生活,并不一定比当年的红军战士富足。长征精神,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结晶。重要的是,如何让这些精神延续和传承。(鲁钇山)

  相关专题:长征胜利70周年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