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长征胜利70周年专题 > 正文

93岁红军女战士:毛主席用马助我驮枪支(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3日01:24 新京报
93岁红军女战士:毛主席用马助我驮枪支(图)
虽然已93岁高龄,王泉媛对长征时的一些情况仍能回忆起来

  作为妇女工作团中一员,王泉媛随军长征,后又率领妇女独立团西征

  为了迷惑敌人,我们全团官兵剪掉长发,一律男装。当时每个人就两颗手榴弹,五发子弹。我们要节约弹药,敌人走近时打子弹,等敌人走得再近一些,就扔手榴弹。打死了好多。等敌人第三次再攻上来时,我们没有子弹也没有手榴弹了,就是肉搏战了。

  9月中旬,王泉媛不顾93岁高龄,坚持从江西吉安赶到北京参加《巾帼英雄———长征女红军》大型纪念邮册首发式,就是为了见见多年没见的姐妹。与那些永远长眠在雪山草地和西征路上的战友相比,她感觉自己是幸运的。

  12人组成妇女工作团

  新京报:当时,你是怎么知道大部队要转移长征的?

  王泉媛(以下简称“王”):事先我不知道大部队要转移,我当时在少共中央,去扩大红军去了。那天我从外面“扩红”回来时,都已经是点着灯在吃饭了。

  这个时候接到刘英同志的通知,她当时是少共中央的组织部长,要我结束手头工作赶回少共中央。吃了饭我就走了,60里路,夜里。

  刘英见到我就给了一张表,让我填。她告诉我,“你明天到卫生队去检查身体,你要准备一些简单的东西,不要超过11斤。日常用品你带上,草鞋之类的。”新京报:当时一起出发的有多少个女性?

  王:有12个女的,组成了一个妇女工作团,这个工作团团长是董老(董必武)。跟着总卫生部走。

  新京报:那你们都要承担哪些工作任务?

  王:我们有三个工作任务。

  一个就是宣传党的政策,说我们共产党是打富济贫,要推翻三座大山。中国所有的民族要团结一致,都是一家人。

  第二个任务是找夫子,就是找抬担架的民工。当时我们团有五副担架,需要四个夫子,一个夫子要抬一天,然后拿到工钱就回去了。然后我们还要再找夫子。

  第三个任务就是调查当地的地主恶霸,然后就写成报告给政治部。

  新京报:你们当时也要照顾伤员吧?

  王:要照顾伤员。有一次一个给师长抬担架的民夫的脚跌断了,然后就是我替他抬的。这个师长叫陈洪,我一个人抬了五天,我那时候身体很好,其中还两天一夜没吃饭。

  后来追上大部队时,毛主席惊讶地问,“小鬼,你怎么才走到这里?来,把东西放到我的马上。”于是,我就把两个伤员的枪从身上摘下,放到毛主席的马背上。

  为躲密探踮着脚尖抬担架

  新京报:长征开始的时候,你们行军路上都吃什么?

  王:我们抬担架的人很容易掉队,都吃前面部队吃剩下的东西,用手抓那些剩下的饭,往嘴里一抹,这就算吃饭了。因为后面敌人“嘣嘣”就过来轰炸了,我们抬着担架又要跑。

  新京报:像这样危险的经历你经历过很多次吧?

  王:总共有两次比较危险的经历。有一次,过竹子坑,当时我们是在山坳里,两边都是竹子,山上有彭德怀的部队,我们就想在这里休息一下。这里实际上有敌人的密探,主要是来探彭德怀的部队的。但我们不晓得有密探在前头,结果这个家伙被我们前头的搜索部队发现了。我们就晓得了,哦,前面有敌人,得赶快走,不能再休息了。

  当时走路不能实实在在地踩下去,只能抬着担架踮着脚尖走,不然脚步声音太响。就这样走了五里多路,才走出这个山坳,来到了一座大山前。

  我们在这里遇到了何长工同志。他那时候是红军大学的政委,带着他的学生在这里。他一看到我,就说,“哎呀,小鬼,你怎么在这里呀?”他就要我跟着他上山。

  当时是夜里,附近村民在山上挖了很多窑洞,用来装东西,我们怕掉进洞里。何长工当时有一匹马,马就知道哪里有危险,晓得哪个地方有洞,我们就跟着马走。这座山上有八九个洞,在这儿跌死几个人呢。要不是碰到何长工同志,可能我就摔进洞里去了。

  新京报:好险啊,那第二次遇险呢?

  王:在贵州的时候,因为毛主席的夫人贺子珍要生小孩,所以那天出发就比较晚一些了,差一点掉队,等她生完小孩,我们才追上部队。当时敌人白天来轰炸,都是夜晚赶路。

  救助伤员用嘴吸出子弹

  新京报:行军路上照顾伤员也很辛苦吧?

  王:出发的时候有五个军团,在广西的时候,伤员病员多得很。我就在路边看到一个伤病员,手臂肿得好大好大。我就把衣服给他扒了下来,等把袖子扒下来,就看到他的手臂上子弹还没有拔出来,手臂已经有脓了。我就用嘴巴把子弹还有脓都吸出来了。

  我就告诉他,“你在这里坐着,我到山上给你抓药”。采草药时,我一边采一边用嘴巴嚼,嚼了这么一大团子(用手比划,一个大饭团那么大)给他敷上,再给他打上绷带。

  新京报:这么辛苦,你有没有闹情绪的时候?

  王:发躁的呀,很少。那时候参加共产党的队伍,是发了誓才当兵的。发誓说,当兵不怕死,怕死不当兵。真的不能怕,在战场上就是你死我活。

  新京报:湘江战役是红军长征路上比较艰苦的一仗,你是怎么通过湘江的?

  王:湘江战役打响的时候,我们早过了,我们跟着毛主席他们中央纵队一起先过的。

  新京报:部队到遵义城之后,你们还开过万人大会?

  王:我参加过万人大会,主要是搞动员,搞宣传工作。遵义城的四个城门开了四个群众大会。每个城门要发放四十箱子东西,有衣服、袜子、被子这样的东西。把打土豪没收的东西分给群众。当时还接受群众参军,扩红。

  新京报:你当时怎么动员群众参加红军呀?

  王:我们就问,你们哪一位愿意来当红军?当红军光荣呀,是为了保护我们国家,保护我们个人呐!过去我们受三座大山的压迫,现在我们为了推翻他们,没收他们的东西,分给咱们群众。你们要是来参军,也是保护群众呀。

  新京报:你当时在遵义动员了多少人参加红军?

  王:不止我一个去动员,一共有四五百人参加红军。

  翻越雪山靠吃辣椒御寒

  新京报:后来你从红一方面军到了红四方面军?

  王:在两河口前面60里的地方,毛主席下了命令,让我们到干部连。我这就到了红四方面军,归张国焘他们管了。

  新京报:你跟着张国焘的时候,曾因为不唱“毛主席是逃跑主义者”的歌,康克清曾夸奖过你?

  王:那时候张国焘说毛主席是个机会主义逃跑主义者,部队里编了说毛主席是个逃跑主义者的歌,让我们唱,我就是不唱。

  康克清问我咋不唱。我说,俺不唱,毛主席是不会逃跑的。毛主席在农民起义的时候就只有几支枪,还在坚持呢。然后就到了井冈山,后来发展成了苏区,五次反围剿,他都没有逃跑。在长征路上,我天天看得到,毛主席有马都不骑,他的马天天要驮枪支,他不会逃跑。

  康克清说,哎呀,不错,年纪小小的,就知道分析问题了。

  我说毛主席说要实事求是。

  新京报:你到红四方面军最初主要负责什么工作?

  王:负责搜余工作。队伍里由于有伤病员,也有掉队的,就是去照顾他们。在毛尔盖,毛主席和张国焘一个坚持北上,一个要南下。张国焘走到阿坝下了个命令,在后面的部队,要全部南下。

  新京报:你就因此再翻了一次雪山?

  王:嗯。我一共翻了四次雪山,三次过草地。夹金山我就翻了三次。

  新京报:翻雪山时部队都做了哪些准备?

  王:发大辣椒,还有生姜,看每个人的口味。辣椒都用绳子串着,吊在身上。在山上冷得受不了了,就从身上拽一个辣椒,放在嘴巴里一咬。这样就辣得全身发热,继续往上走。

  新京报:你还记得过雪山的时候有多冷吗?

  王:记得呀。过夹金山的时候,就有水桶粗的冰凌,石头都砸不动。那时候雪一年到头都不化,冷得很。

  上山就是驼着背上去的,几千米的高度咧。下山的时候就往下滑。

  新京报:做为女性,过雪山身体受得了吗?

  王:在阿坝的时候我病了二十多天,上面就派了一个人跟着我,做通讯员。

  为迷惑敌人妇女团剪发穿男装

  新京报:你又去了西征军,后来被任命为由1300多名长征女战士组成的妇女独立团团长?

  王:1936年七八月份,我也记不太清楚了,到1937年4月的时候就失败了。我们整个部队打得都没有子弹、炮弹了。

  我们团有1000多人呢,后来牺牲了600多人。

  为了迷惑敌人,我们全团官兵剪掉长发,一律男装。当时每个人就两颗手榴弹,五发子弹。我们要节约弹药,敌人走近时打子弹,等敌人走得再近一些,就扔手榴弹。打死了好多。

  等敌人第三次再攻上来时,我们没有子弹也没有手榴弹了,就是肉搏战了。

  敌人指挥官一看都是女兵,就叫不要开枪,也不要上刺刀了,就是抓人,抓到谁就让谁去做老婆。

  新京报:你怎么办呢?

  王:被抓后,我几次自杀没成,被敌军团长马进昌强娶为小老婆。1939年3月,在马进昌夫人帮助下,我翻窗逃出马家大院。

  后来我逃出来之后,找到兰州八路军办事处。要是八路军收留我,我也到了延安了。可那时候中央对西征军的政策是一年回收,两年审查,三年不留的政策。历经艰难逃回来得不到信任,我痛苦极了。后来我又从兰州一路千辛万苦回到江西。

  新京报:那你委屈吗?

  王:我不计较,我是什么都不要紧。这次(发行《巾帼英雄———长征女红军》纪念邮册)让我过来我心里还是很高兴的。中组部已经把我的党籍恢复成1934年入的党,也了了我一桩心愿。

  ■人物简介

  王泉媛

  女,93岁,1913年生于江西省吉安县。她1934年10月随中央红军长征,成为红一方面军30位长征女战士之一。

  翻越夹金山时,她的生育功能遭到严重损害,再也做不了母亲。

  后来,她到红四方面军,并于1936年10月,被任命为由1300多名长征女战士组成的妇女独立团团长。

  西路军失利后被俘,她历尽艰险逃出牢笼,沿途乞讨回乡。当她被确认享受老红军待遇时,已76岁。

  她收留了6名孤儿,目前与养女一起生活,享受副厅级待遇。

  ■长征揭秘

  敌人投降红军

  可获回家路费

  在1934年10月18日,红军总政治部一份标明“万急”的电文中,对红军的俘虏政策做出了指示:“对敌军俘虏,应加以优待,在短促的政治宣传鼓动后,即释放之,其连以上官长,应送至总政治部处理……”1935年11月,红军到达陕北后,红军总司令部以明电的形式对俘虏政策再次做出规定:“(1)投降红军的不论官兵,一律不准杀害,并予优待;(2)愿当红军的,一律录用;(3)要回家的发给路费;(4)敌人伤病官兵,一律给药医治;(5)带武器军用品来投降的重赏;(6)杀死卖国官长来投降的,升职使用。”落款为“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朱德”。

  红军的这几份电文,最大程度地团结了一切抗日力量。

  据新华社

  采写:本报记者 郭少峰

  摄影:本报记者 倪华初

  更多内容请登录新浪http://news.sina.com.cn/z/ xjbhscz/index.shtml

  相关专题:长征胜利70周年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