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央视《东方时空》专题 > 正文

交通部北海救助局深海成功解救14名船员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5日14:40 央视《东方时空》
交通部北海救助局深海成功解救14名船员

一下子从海上救出14名船员,这在我国的海上救助史上都是罕见的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央视《时空连线》2006年10月24日播出节目《深海遇难空中救援》,以下为节目内容。

  主持人(董倩):

  按照往年的经验,每年的10月到来年的3月,这6个月的时间是渤海湾的事故高发期,一旦船舶在这个时候遇到了意外,他们就要向交通部、救助局求救了。那么今、明两天的节
目,我们的记者将带领您看一下交通部北海救助局是如何在狂风大浪中,在危险的天气中救助船只的。

  10月17号,渤海湾海域遭遇了一股强冷空气的袭击,凌晨六点五十六分,一艘货船在行驶到山东东营套尔河口以北五海里海域的时候,发动机突然发生了故障,此时大海中风急浪大,遇险的货船进水了,船身开始倾斜、下沉,两小时之后,只剩下个船楼还在海平面以上。船上的14名船员像交通部北海救助局发出了求救信号,上午9点,难船的上空传来了救助直升机的轰鸣声。

  交通部北海第一救助飞行队副队长 潘伟:

  到了现场以后我们很惊讶,当时给我们的信息是这个船进水了还没有沉。到了现场后一看,船已经完全沉下去了,人都在船楼的上面,面积很小,有个四到五平方。

  交通部北海 第一救助飞行队救生员 王军:

  当天的海浪我们目测至少有七米到八米高,一个海浪过来的时候,就像能够把人和船全部盖进去,看见哗一个浪头过来,可以把所有人都淹没。

  潘伟:

  有的人就在桅杆下面蹲着,有的人就抱着桅杆,浪一过来的时候,整个人和船都没了,那个情况特别特别紧急。

  遇险的这艘难船名为“新保一号”,船身长86米,但此时露在海面上的不过四五米见方,其实早在救助直升机到达之前,交通部北海救助局的救助船舶已经到达现场,但是这些救助船只能远远地了望,爱莫能助。

  潘伟:

  因为那里的海滩很浅,当船沉下去以后,只有一个船楼在上面,别的船如果靠过去有可能骑在船上,如果施救的话,有可能涌浪把船撞向船楼,把船楼撞塌了,人可能就全完了。所以在现场好多船,没有一个能施救的,现在唯一的救助方法只有直升机。

  交通部北海第一救助飞行队是一支年轻的队伍,他筹建于2003年11月,近三年来已经成功营救各类遇险人员136名,多次创造过海上救助的奇迹。目前该队的队员们平均年龄只有33岁,而这一次准备第一个出舱营救的救生员王军才刚满25岁。

  王军:

  因为风比较大,吹得我在下面猛转圈,一直摆动,然后转圈。

  当天出事海域风力七级,救助直升机悬停在半空中,就像一匹野马般难以控制。救生员王军从20多米的高空中下降后,就开始像钟摆一样在半空中摆动、旋转,海浪在涌渡,浪船露出的四五平米的船楼也是忽左忽右,而危险就在这左右摆动中逼近了他。

  交通部北海第一救助飞行队绞车手 谈俊:

  船尾有一个很高的桅杆,因为那个桅杆在船员的另一侧,超出我们需要进入的位置,我一看救生员马上要贴近桅杆了。在这种情况下,应该马上把救生员收起来,离开桅杆的高度,如果不快收的话,那肯定就撞上了。

  在经历了这次险情之后,绞车手谈俊迅速把王军从机舱外拉了进来,他明白此时不能让队友冒险,要启用二号方案,谈俊在缆绳的一端系上了沙袋,决定先把沙袋甩到难船上,然后让救生员顺着缆绳下船救人。

  谈俊:

  (直升机)到了被救者的上空,迅速把沙袋扔下去,让他们抓住沙袋,然后我给他们做手势,意思是让他们收。

  王军:

  他们没见过那个动作,根本不知道事什么意思,做了很久这个动作,告诉他,指指自己拉,(船员)想了半天没想明白,突然间有一个船员明白了这个动作,然后我告诉他就是你了,一指他,然后他就收绳子,问问看是不是,是,那哥们一下就学会了,然后我就跟着海缆绳,就把我吊上去了。

  潘伟:

  下去以后我一看救生员也很危险,跟遇险的船员是一样的,海浪一过去看不见他了,不知道他受没受伤,有没有其它的情况。海浪过去以后他出来了,打手势,把第一个人就捆上去了,很快,这个绳子下去以后,到第一个人上来是四分钟,第一个人上来了。

  被救上来的第一位船员是14名遇险当中体质最弱的一个,按照这个救助速度,王军算了一下,不出十分钟,他应该至少能够把七到八名船员带上飞机,但是谁成想,当看到有人获救后,难船上出现了小小的混乱。

  王军:

  当时其中有一名船员着急了,救生套一下来,他就抢着救生套抓住,当时现场很紧张,因为风又大,海水又过来,正在那个情况下,我一看一个大概有八米高的海浪就过来了。我拍了他两巴掌,我说你赶快手放掉(救生套),抓紧(船帮),正在那个时候一个海浪就过来了,直接就从我头上压过去,把我们全部淹没了。

  幸好当时身后有护栏挡着,王军才没被冲进海里,他知道出于求生的本能,此时难船上每一位遇险者都可能作出不理智的举动,而他只有在风浪中大声喊着,提醒每一个人要站稳,抓紧,并保证自己会把他们营救到安全地带,终于最虚弱的船员被第一批拉进机舱,而出事的难船也在缓慢的下沉。

  潘伟:

  前后用了14分钟,救了7个人,我在监控飞机的重量和油量,感觉这个架次肯定一下救不了14个人,然后我们就决定先回到东营机场,把人放下来,加油后再到现场。

  45分钟后,救助直升机再次飞临难船上空,但此时现场的情况变得更加恶劣。

  潘伟:

  到现场这个情况又变了,涨潮了,船头和海面基本都平了,人的下半身基本都泡在水里面。

  此时难船上剩下的7个人,分别是船长、大副、轮机手和四名船员,他们在风浪中已经挣扎了五个多小时了,当二号救生员孔伟顺着缆绳爬下去的时候,他发现海水马上就要淹没难船的顶部了。

  交通部北海第一救助飞行队救生员 孔伟:

  等我到吊运点的时候,感觉现场的状况比较危险,因为当时从我目测的高度看过来,那个海浪比我们的船要高很多,一排接一排过来。

  海水在上涨,海浪以更加猛烈的势头一个接一个拍过来,而船身倾斜的角度也越来越大,难船上船员们的精神状况几乎到了崩溃的极限,所以这些都影响着孔伟的营救速度,考验着他的体力和意志。

  孔伟:

  有的人因为当时很冷又惊慌、害怕,已经坐在那不会动了,我需要他握住一个吊钩,当时掰他手已经掰不动了,我说你冷静点儿,听我的把它放开,他攥住绳子就不撒手,然后手就一直在抖,我把他的手硬给掰开,重新再给他握好。那个时候浪也大,飞机还在摇,他已经没有什么反应了,站不起来,他周围的栏杆比他都要高,我就挡着他,飞机一吊走,害怕他撞到栏杆,我就挡住他的身体,让他贴着我的肉飞出去,不会伤到他。

  就这样一个接一个,难船上的船员终于被救上了直升机,而船身的下沉速度也开始加快了。当难船上只剩下最后一名船员,孔伟准备带上他一起离开的时候,海浪忽然翻滚着向他们扑过来,而且是一浪高过一浪,高空缆绳几次都不能够准确到位,孔伟已经感觉到了船身的下沉。就在最后一刻,孔伟拉住了最后一名船员猛的向上一跃,十几秒后,海水淹没了船身,所有遇险人员安全获救。救助直升机上的绞车手谈俊用手里的摄像机,记录下了这一张张惊魂未定,而又充满感激的面孔,也记录下了救生员孔伟和王军在危急时刻的那份自信与决然。

  主持人:

  一下子从海上救出14名船员,这在我国的海上救助史上都是罕见的,而这些救助员们是这样说的,他们的工作就是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

  好,今天的节目就是这样,感谢您的收看,再见!

  相关专题:央视《东方时空》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