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新闻连载•追蛋记①:追问“人造蛋” 送检却无门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5日14:55 金羊网-羊城晚报

  煮鸡蛋发现异常,难道这是传说中的“人造鸡蛋”?

  本报记者董文

  人造鸡蛋早在多年前就听说过,但人造鸡蛋的真容,却从未在大庭广众下见过。记者不久前在超市买了10只鸡蛋,煮鸡蛋时发现异常,难道中了“人造蛋”?

  将“疑似人造蛋”送检,没有一个部门能够检验真假;上网查询,竟发现人造蛋被作为“热门实用技术”在数家网站推荐。记者追到公司听“面授”,拿到光盘看“电教”,却是连串“想不到”……

  以为追出了个所以然,正要打住却又一连收到四个“报料”———“深圳有个假鸡蛋工厂。”

  再追!追人造蛋记者如是追了三个多月,结果……

  一搓鸡蛋壳竟掉一层皮

  6月14日,记者在某大型超市购买了10只鸡蛋。当晚煮鸡蛋时发现,煮过鸡蛋的锅壁上沾上了一圈橙红色印记。取出煮熟了的鸡蛋时,手指甲不经意在蛋壳上划了一下,橙红色的蛋壳被划掉一块。再轻轻一搓,蛋壳竟然被搓掉一层皮,露出淡淡的橙黄色。

  人造蛋早在十年前就听说过,难道遭遇“人造蛋”了?记者以消费者的身份打电话咨询,这家以“新鲜鸡蛋,天天低价”招徕顾客的超市说不可能,他们是集中采购,有确定的供应商,售卖的鸡蛋可以保证质量,从来没有这方面的投诉。记者表明身份后,超市客服部张经理上门探视这只“疑似人造鸡蛋”,并当场剥开蛋壳“验明正身”。没有想到,剥开的两只鸡蛋蛋白颜色出现严重偏差,一个偏黄,一个偏白,捏在手上还有弹性。这更加重了记者的怀疑。

  张经理表示要送“疑似人造鸡蛋”到有关部门检验。此后,记者数次询问检验情况未果。

  一个月后,记者再次追问检验结果,被告知“经过向多个部门查询,没有单位可以检验”,被带走的两只“疑似人造鸡蛋”也下落不明。

  或说管不着或说没法检

  于是,记者带着“如果在市场上买到‘疑似人造鸡蛋’,是否可以检验真伪”的问题,向多个职能部门和检验检测中心查询———

  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说:没有条件检。他们只负责对工业产品质量和市场商品质量实施监督,鸡蛋属于畜牧产品,要不到农业部门问问?

  农业部门说:人造鸡蛋不是鸡生的蛋,与畜牧无关。是否人造鸡蛋,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该可以检验吧?流通、打假归工商部门管,去问问他们?

  工商部门说:倒是想管,也曾经跟质监部门探讨过,可国家没有相应的标准,质检单位无法检验,就是检验出来也执法无据。“没有技术上的支持,我们凭什么认定是真是假?”

  这些年来,关于人造鸡蛋的新闻不时见诸报端,但从未有人说得清人造蛋是如何“造”出来的。据说有位从事鸡蛋生意多年的鸡蛋商,从1995年开始,就悬赏5万元人民币一睹人造蛋的“芳容”,可至今都没有人送“人造蛋”上门。

  记者上网搜索,有16800项符合“人造蛋”的查询结果,人造蛋竟然作为“热门实用技术”在数家网站推荐。

  光盘教“技术”欢迎上门学

  自称为“武汉华夏原景新技术推广中心”的,在网上大肆售卖“人造硬壳鸡蛋技术”,他们标榜自己是“全国非常有影响力的人造蛋技术培训中心”,公然教唆打工者及下岗人员以假乱真,并将一封四川万县黄明的来信挂在网上:“自函授贵公司的硬壳蛋生产技术,做出的产品真假难分,日售3500只,邻县的商贩均提前两天定货。现在我日收入超过300元……”

  记者致电该中心,佯说想学该技术。一自称陈阁的人告诉记者,他从2001年开始传授人造鸡蛋技术,“做出来的人造蛋蛋清、蛋黄分明,形感逼真,蒸、煮、炒、烧皆可,色香味可与真蛋媲美。”陈还说,每天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上门学习或邮购资料,除西藏自治区以外都有他的客户。“很多酒楼、小吃店向我的客户批发进货。他们以假乱真,混在真鸡蛋里销售,10个蛋中有8个是假。”

  陈说,人造蛋每个成本仅为5至8分钱,批发价格在0.15元左右,市场销售价格可达0.25元。简单投入就能实现规模化生产。他说,记者上门接受培训,半天即可掌握技术,学费1000元,学会才给钱。如果想节省成本,则可通过函授,学费300元,赠送详细技术资料及4张VCD光盘。“4张VCD分别讲解蛋清、蛋白、蛋黄、蛋壳的制作方法。”

  “蛋清不就是蛋白吗?”记者不解。

  “嘿嘿,生鸡蛋是蛋清,熟鸡蛋不就是蛋白了吗?”他笑记者孤陋寡闻,说做成熟鸡蛋可以直接送到饭店去,连做蛋壳的程序都省了。“广东东莞有个老板就是这么做的,一天赚不少呢。”

  传授一“秘诀”还会讲“良心”

  “能否在QQ上给我看一下你们做出来的蛋?”

  “不行,没花钱公司不允许。”他还传授秘诀:“真假鸡蛋混在一起蒸,一起炒,口感和味道才更像真鸡蛋。”

  “全用人造的行不行?”记者问。

  “也不要太贪,还是要讲点良心。”陈的回答让记者错愕不已:这也叫良心?!

  记者说担心光看VCD学不会,陈说如果实在学不会,再来武汉面授。

  电话刚放下,陈阁便发来手机短信:函授详细技术资料及光碟(CD)300元,原料和模具另外购买,首次学习建议购买试用配装100元的原料及一个模具12元,合计412元。银行卡号:建行卡4367422872270044846,邮政卡6221885200021799608,户名陈阁。

  真能做出蛋清蛋黄分明且带壳的人造生鸡蛋?记者决定去武汉听他“面授”,看个究竟!(待续)

  

新闻连载•追蛋记①:追问“人造蛋” 送检却无门

  

新闻连载•追蛋记①:追问“人造蛋” 送检却无门

  

新闻连载•追蛋记①:追问“人造蛋” 送检却无门

  

新闻连载•追蛋记①:追问“人造蛋” 送检却无门

  (卓珩/编制)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