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上海国有银行股改效应显现三季度不良贷款率降至百分之三以内,达到国际水平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6日08:07 东方网-文汇报

  本报讯(记者陈韶旭)最新统计数据表明,三季度本市中资银行不良贷款率降至3.02%。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连续三个季度“双降”,三季度末不良贷款率3.73%,如果去掉未股改的农业银行,本市已经股改的中国银行、工商银行、交通银行、建设银行的不良贷款率都已经降至3%以内,达到国际水平。

  业内人士认为,国有银行应对外资挑战能力不断加强,这一效应得益于股改政策,
并且在上海体现得尤为明显,对整个资本市场的发展也是良好的促进。

  另一组值得关注的数字是,目前上海中资银行平均准备金充足率79.72%,比上季和年初分别上升4.02和11.60个百分点,整体抵御信用风险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其中已提足拨备的11家银行(比上季增加1家)平均充足率更达到了130.63%,比上季上升3.93个百分点,也达到或者超过国际一般水平。

  窥一斑可见全豹,上海的事实也正体现了国有商业银行股改的成果。

  据银监会公布的数据,三季度末我国主要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1万亿元,比今年初减少164亿元,不良贷款率9.3%,比今年初下降1.2个百分点。如果除去没有股改的农业银行外,已股改各家银行的不良率也接近核心监管指标。这意味着单单从提高银行抗风险能力和经营水平角度,股改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2003年底,随着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以及加入世贸组织后对外开放步伐的进一步加快,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开始迈出具有真正实质性重要意义的关键一步。当时国家动用450亿美元外汇储备等,率先启动了中国银行及中国建设银行的股份制改革试点。这是一场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重大改革。

  央行副行长吴晓灵日前透露,当初交通银行到香港上市时,也曾经设计过A股+H股同步上市的方案。但是去年正好处于国内A股市场股改进行时,很多投资者对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以后的价值还有不同的认识,对股市扩容还有担心,因此交行没有实现A股+H股同步上市的愿望。

  随着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的成功上市,投资者看到了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未来,也看到了世界投资人对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信心;特别是股改的成功,使得投资者有了信心,因而不怕大盘优质股回到境内上市,这为国有商业银行回到境内上市创造了非常好的条件,也为中国老百姓享受改革的成果创造了条件。

  作为我国规模最大的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从去年4月起开始了股改工作。有资料显示,工行到去年6月完成财务重组,10月成立股份公司。今年以来,工商银行股改进程明显加快,1月选定境外战略投资者,3月确定首次公开发行投资银行,4月境外战略投资38亿美元完成资金交割,6月大规模调整全行现行组织架构,7月工行A股+H股同时上市方案获批,7月18日工行正式向香港联交所递交H股上市申请,9月26日工行发行A股获证监会发审委通过。就在本周一,工行以最高发行区间价获得市场追捧,预定于今年10月27日挂牌上市的工行将成为我国金融史上国有商业银行股改成功的一个见证。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