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河北农民海外创业五大洲广建“保定村”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8日09:33 石家庄日报

  核心提示:在非洲那片神秘的土地上,在赞比西河那无限风光的河畔,如果你见到黄色皮肤的中国同胞正在耕耘着农场,千万不要诧异。因为在那里,有我们河北农民开辟的“保定村”。

  截止到目前,在海外五大洲的土地上,1.6万多名河北农民陆续建立起48个“保定村”。

   “海外‘保定村’的模式,变国外打工为国外当老板;变输出产品为输出产业;变麻雀战为运动战;变游击队为正规军。它不但使一些农民创造了不菲的价值,更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友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保定村”的创建人刘建军说。

  河北农民五大洲广建“保定村”

  1.6万多名河北农民建起48个“保定村”2002年270名农民往国内汇款900多万美元

  □本报记者房建浩

  第一个“保定村”的建立纯属偶然

  现在的刘建军,正着力于老挝保定合作区的筹划。据了解,老挝政府已经同意,划拨出矿山500平方公里、橡树育林100亩进行项目合作。其中包括汽车组装、金属冶炼等30多个合作项目,如果合作成功,将提供近万人的外出就业岗位。与此同时,津巴布韦政府也发出约请,希望在津巴布韦成立“保定村”,大力发展烟草业。

  刘建军现在的职位是中非商会保定直属分会会长,创建更多的“保定村”是他当前的追求。

  1998年初,刚刚调任保定市外贸局长的刘建军,调集了大量资料研究、制定了开发偏、小、险、难市场的计划,以避免当时金融危机对保定外贸造成的影响。同年六月,他率考察团考察非洲国家。考察期间,他偶然获悉,有百十个定州人在赞比亚河的一个村子里种植蔬菜。

  原来,这些在非洲的保定农民,是跟随北京一个修坝公司来非洲打工的。工程从修建到完工历时两年,这些农民修建工程挣钱致富后,发现当地有大量肥沃的土地闲置,就产生了在那里种地的想法。

  “那些定州农民对我说,他们不想回来,因为在那里可以大搞种植业。他们盖了房子,种植了蔬菜卖给当地人,和当地人和睦相处。而当地的非洲朋友们,穷人吃肉,只有那些富裕的人,才舍得买菜吃。另外河北农民也为他们带去了便利、文明和实惠,所以当地人也不愿意让那些保定农民回国。”刘建军说。

  刘建军说,由于那些留守在非洲的农民们,护照都已经到期。于是他在回国后,帮那些留在非洲的农民们,重新办理了护照。并且在当年年底,把他们的家属也带到了非洲。第一个“保定村”的雏形基本形成了。“洋插队”触角伸向全世界

  留在非洲的河北农民生存情况,触动了刘建军在非洲广建“保定村”的想法。他确认:这是一条集体走出来,国外“洋插队”的新路子。

  刘建军介绍,“保定村”的建设就是:由政府同国外当地政府签订协议,动员中小企业带产业、带项目去海外合作,进而组织适应相关产业、工业的农民以及下岗职工前往“洋插队”。在选址上,要避开大城市,到高速公路通达的中小城镇的边沿,申请一块土地用以种树、种菜、养殖。之后再扩展建筑、开矿、木材加工、商贸、餐饮、橡胶、腰果、木薯棕榈油加工等其他产业。就这样,一个区域性中国人居住模式就形成了,多数区域还会请当地警察局派人保卫。

  “我们就叫这样的居民区为‘保定村’。”刘建军说。

  直到现在,在刘建军的努力下,已在五大洲的土地上,成功建立“保定村”48处,国外就业1.6万多人,征得的土地使用年限在39年至99年之间。“保定村”的企业都是互相支持,互相帮助。同时推进了民间外交,增强了友谊。

  “国外当地政府多数是将一大片土地划给白种,小则300亩,多则1万公顷,最多的能拨给土地2000平方公里,许多土地还有森林矿山,为国内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资源。2002年春节,仅定州市吕家庄在赞比亚的“保定村”,270名村民通过西联银行汇回国内的钱就多达900万美元,人均3万多美元。1.6万人如果平均汇回1万美元,保定就增加了12.8亿人民币的纯收入,至少相当于山区八个县的全年财政收入。”有了这样的结果,刘建军很满意。海外“保定村”也有村规

  易县牛岗乡台底村陈来会一家4口,在2005年4月到蒙古国“插队”务工。他在砖厂当切砖工,其妻子给砖厂做饭。陈来会说:“在老家,我是贫困县里有名的贫困户,现在不一样了,我们一家一个月收入就是1万多元,干8个月我就可以回家盖新房,买汽车了。”据了解,在蒙古国“保定村”6个项目中,仅天意达制砖公司就有来自易县和容城县的农民100多人,有两个建筑工地先后安排定州市、曲阳县两地农民100多人。另外在皮革加工厂、旅馆、饭店等行业落户的“保定村”,农民达300多人。接下来,他们还要申请更多的土地办农场、种小麦和蔬菜,承建总统府的扩建工程,发展矿业开采和打井等。

  2005年7月11日,在蒙古国的乌兰巴托,20多位来自保定的农民聚集在一起,进行了一场特殊的“选举”,选出了村委会,选出了村长陈喜安。这标志着在当地创业、务工的300多名保定人从此有了自己的组织。

  其实,在每一个海外的“保定村”内,都有村委会,有村长。中国的乡村管理模式移植到海外创业的保定人群中。

  在刘建军的办公桌上,有一份海外各“保定村”的通联方式。刘建军说,每个月他都要和各“保定村”进行联系,询问目前的状况。为了加强“保定村”的管理,确保村民与当地人和睦相处,刘建军还制定了统一的村民公约,选出了村委会主任。2003年,各“保定村”里设立了党支部,刘建军为“保定村”谱写了统一的村歌。

  “别看他们在国外,正常的爱国主义教育还是经常搞的,所有的村都在共产党员中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三个代表’、‘学习八荣八耻’等教育活动。”刘建军说。“酋长”的烦恼:如何鼓励投资者走出国门现在在非洲,有大小28个“保定村”。因此,刘建军也被西非统一组织授予六部联合名誉大酋长,尼日利亚共和国授予他打开非洲大门金钥匙等荣誉。

  但这位大酋长也有自己的烦恼,那就是如何鼓励更多的企业家走出国门,到陌生的国度去创业。

  刘建军认为,在非洲地区,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来说,都适合中国农民去创业。刘建军做了以下几个比较,以说明在非洲的创业空间之大:“在非洲你要种地、土地论顷给,而我们还有不少人修梯田;在非洲大白菜三十多元一斤,而我们才几角钱;红砖在非洲一元多一块,而我们才一角二分;木材在非洲论车卖,一立方米才几百元;非洲中国餐饮的水饺一美元一个,在保定能买两斤;我们的村民多数都会盖房、烧砖、打家具,而去非洲的这些人都被称作专家;在非洲做一个桌子面,要人工用斧头砍,而我们用电锯则被看得十分神奇和先进。”

  当然,在陌生的国度上创业也存在诸多困难。因为不通当地语言,到市场上买卖东西要用计算器来完成。“你按出一个1000,他摇头;他按一个500,你如不同意,再按一个800,他点头就成交了。”刘建军说,时间长了之后,年轻人就能学会许多语言。有很多外出人员,用汉语拼音把当地语言记下来,活学活用,急用先学。如斯瓦希里语“你好”,就用汉语拼音标出“哈巴瑞”,“请帮助”,标出“它法打里”。开始拿着本说,时间长了就不用了。

  “困难肯定也是存在的。但只要前期工作做得充分,项目选得合适,出国创业的风险还是很低的。但北方人的固有观念,还是很难转变的。都不愿意背井离乡,出国创业,惟恐会创业不成。而各级领导引导宣传不够。出国创业不能“摸着石头过河”,只有与对方政府签订协议,才能把风险降到最低。目前,海外“保定村”的建设,已经得到国内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所以进展得非常顺利。”

  【对话】

  “保定村”

  海外创业的后盾

  人物:陈喜安乌兰巴托“保定村”村长

  陈喜安是蒙古乌兰巴托“保定村”的村长。他在电话里,为记者讲述了乌兰巴托“保定村”的现状。

  记者:乌兰巴托“保定村”的规模有多大?

  陈喜安:目前有300多人,涉及的行业有建筑、制砖、羊绒加工等六个行业,生意做得都很好。

  记者:听说有很多人都是全家从保定到乌兰巴托务工?

  陈喜安:是的,像易县牛岗乡台底村陈来会一家4口人,在国内时非常贫困,两个儿子连媳妇都说不上。现在过得非常富裕,回家后娶媳妇也不用发愁了。

  记者:国内的市场和蒙古有着什么样的区别?

  陈喜安:虽然说国内的市场很大,但国内的竞争同样也是很大的。我在投资之前,发现这里主要以放牧为主,其他产业很不发达,有相当多的日用必需品是以进口为主。人们的思想也相对落后,经营商业的人很少,经营的空间也相对较大。所以我才选择到乌兰巴托进行投资。

  记者:您个人认为,“保定村”的成立,有利于国外事业的发展吗?

  陈喜安:我原来是单枪匹马在乌兰巴托创业的,后来刘建军局长找到我,告诉我在非洲成立“保定村”的事情。我非常感兴趣,于是也在乌兰巴托组织了“保定村”。“保定村”的组成,使得在海外创业的保定人有了一个相互帮助的平台,有了一个组织。一旦出现难以解决的事情了,政府也可以帮忙出面解决。创业者之间也可以加强合作,互帮互助,增加了凝聚力。

  另外,中国有很多传统的节日,虽然我没有在国外过过春节,但中秋节却多在乌兰巴托度过的。每到那时,我们“保定村”的村民们,就会聚在一起,买上水果和酒庆祝一番。减弱了对国内亲人的思念之情,感受到在家的温暖。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