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蓄水带给山民“新生活”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8日11:17 汉网

  汉网消息 10月18日起,经秭归、巴东、巫山、奉节、云阳、万州、涪陵,我们沿长江边溯源上行,最后到达山城重庆。

  这一次,我们走了10天。稍稍停顿,我们发现蓄水后的三峡库区正在发生着变化,一些山民开始放下锄头当起渔民,曾经的大昌古城正在复原修建中,部分库区腹地景点因水位抬升也慢慢展现在人们面前,一座座美丽的新城正依山拔地而起……

  ■山民变渔民,全新“水生活”

  10月的秭归,秋意正浓。大雾迷漫中的三峡大坝,依然雄伟巍峨。

  记得5月大坝全线封顶时,秭归县凤凰山脚那片高低起伏的农田还有山民在耕种,现在那里早已没入江水中。

  3年前,三峡首次蓄水。水位由98米升到135米,一个600多公里长的水库形成,“高峡出平湖”景观初现。如今,从135米到156米,重庆9个区县的部分地区再次淹没在不断提高的水位下。

  “我们没有土地了,以后我们就是渔民了。”不断升高的三峡水位改变了村民的身份,也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方式。现在,水已经成为当地人的“关键词”。之前,他们习惯了山区生活。

  在秭归郭家坝的长江边,我们遇到了正在擦洗机帆船的郭老汉。

  56岁的他告诉我们,在没有蓄水到156米之前,他们家在江边还有几块地,可以种点土豆、玉米和高粱。蓄水后,那仅有几块的土地全被淹没了,他便改行捕鱼。

  在巫山大昌新城的大宁河边,我们也看到了几名正在江中捕鱼的山民。

  一位提着鲜鱼刚刚上岸的刘老伯高兴地告诉我们,现在正是银鱼上市期,他们每天的收成还不错,运气好的时候一天最多可卖200多块。

  ■放下锄头开餐馆,生意不错

  下水打鱼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沿江开餐馆,照样可以养活全家。这次库区行,我们见到了很多开餐馆的山民。

  10月18日,秭归县“三峡农家”饭馆门前,前来吃饭的客人一拨接一拨,女老板王荣也帮忙洗碗、上菜。

  王荣原居住于秭归旧县城归州镇,2003年三峡135米蓄水淹没了老县城和她的旧居。

  就在这一年,她看上了三峡大坝附近正在修建的船舶待闸锚地带来的商机,在距三峡大坝上游3公里的一个依山傍水的高坡上建起当地最早的“农家乐”餐馆——“三峡农家”饭馆。由于她待客热情,经营有方,加上顾客在餐馆可一边就餐一边欣赏三峡大坝风光,餐馆开业以来一直生意兴隆。

  和王荣同样经营有方的,还有银杏沱村的崔老板,他现在餐馆的生意也越发红火。

  1997年,崔老板住在长江岸边,日子过得有些紧巴。后来,他用移民款在公路旁盖了座两层楼,并将一楼改造成餐馆,崔家的命运由此改变。崔尤其关注此次三峡蓄水,自9月20日蓄水那天起,他餐馆的客人便越来越多。

  崔老板名叫崔邦俊,他的农家餐馆位于银杏沱村村委会附近,该村有一个响当当的外号——“三峡移民第一村”。

  因为餐馆面积大,菜有特色,刚开张不久,村里就有新人把婚宴选在崔老板的店里。

  崔老板告诉我们,搬迁头几年,生活和以前没什么两样,还种些黄豆、玉米和水稻之类,2003年三峡开始第一次蓄水后,家门口的港口开始热闹起来,来往的客人多了,便有了开家餐馆的念头,没想到还成功了。

  村前的几个码头上,停靠着大小几十艘船只。崔老板告诉我们,秭归紧靠三峡大坝,有坝上库首的优势,不少船只都要经此翻坝或上或下,水上涨之后,以前的旧村址便成了码头,每天近千艘船只停靠在此。

  据了解,该村现有7个码头,一个大型的三峡通航待闸锚地正在建设中。有船只停靠,便有滚滚客流。秭归银杏沱村干部说,三峡开始156米蓄水之后,每天都有数千人进入银杏沱村,这对崔老板之类的餐馆老板而言,无疑是笔巨大财富。

  云阳新张飞庙景区附近的山坡上,数家刚刚兴建好的农家乐餐馆即将开业,一批曾是山民的老板们个个都鼓足干劲,准备大干一场,赚个盆满钵满。

  ■开船摆渡,唱响悠扬山歌

  这次沿江上行,我们还发现不少靠开船摆渡为生的库区“新山民”。

  站在秭归县归州镇香溪河和长江交汇处,甚至分辨不出哪边是香溪,哪边是长江。

  在黄阳畔渡口,李老汉正在等渡。“水涨起来后,虽然只是一江之隔,我们的出行却很不方便。”李老汉说,“以前过河很是随意,现在水大了,出门必须乘坐轮渡,过河费高,我们只好减少出门的次数,必要时才出门。”

  尽管出行不便,但水位上涨给三峡新旅游也带来了商机。

  长江三峡旅游有限公司市场部有关人士告诉我们,2003年6月,三峡首次蓄水至135米水位时,西陵峡段的“险”感减弱。而此次蓄水,由于水位又上涨了21米,这一峡段不再突显两峰对峙,而更呈高峡平湖之态。同时,由于巴东神农溪线路将延长,全程游览时间增加半个小时,其上游深处峡谷可以乘舟前往,景点内容相应增多。

  没有土地后,巫山大昌古镇周小生买了艘小船,办了证,开始经营摆渡生意。一天下来,收入过百。

  蓄水156米的神龙溪沿渡河段水域更宽了,前往景区的游客一批接一批。

  19日下午,沿渡河上,悠扬悦耳的山歌响彻峡谷。很多村民们划着木船,载着外来的游客们,深入景区腹地。

  沿渡河镇政府有关人士说,蓄水后开船摆渡的村民比以前更多,村民的收入也有很大提高,日子越来越滋润了。

  文/记者吕宗恕图/摄影记者陈卓通讯员周朝政发自秭归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