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我市海洋经济和海洋管理成绩斐然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30日06:42 青岛新闻网-青岛日报

  

我市海洋经济和海洋管理成绩斐然
青岛三面临海,环抱胶州湾,海岸线长730.64公里,沿海分布49处港湾和69个岛屿,管辖海洋面积1.38万平方公里,沿海滩涂3.8万公顷,海洋是青岛的特色,也是青岛可持续发展的最大优势。近年来,我市充分发挥海洋优势,正在加快发展海洋、港口和旅游三大特色经济,建设“四大工业基地、六大产业集群”,构建“三点布局,一线展开,组团发展”的现代化国际大城市框架,建设全国重点中心城市和世界知名特色城市。

  近年来,市海洋与渔业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执行《海域使用管理法》和《海洋环境保护法》等涉海法律法规,切实加大立法、规划、管理和执法力度,海洋经济和海洋管理工作取得可喜的进展。2005年全市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达到了769亿元,比上年增长21%, 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达到334亿元,占全市GDP12.39%。我市被确定为全国海域使用管理示范区和中国海监执法示范单位。近三年来,该局已两次获全国海洋综合管理奖。今年以来,重点抓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全面落实海洋功能区划制度,为依法管海科学用海提供保证

  海洋功能区划制度是《海域使用管理法》确定的海域使用管理三项基本制度之一。青岛市政府曾于1995年批准实施了全国第一部大比例尺海洋功能区划——《胶州湾及邻近海岸带功能区划》,为我市海洋综合管理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青岛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全市三大特色经济、四大工业基地和六大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的提出,以及“三点布局,一线展开”大城市发展框架的形成,《胶州湾及邻近海岸带功能区划》已不适应城市发展的新形势。根据国家海洋局的统一部署,在市政府的领导下,该局和沿海区市政府及规划、环保等26个市直单位组成《青岛市海洋功能区划》编制办公室,开展了新一轮《区划》编制工作。两年来,该局严格按照技术导则要求,通过大量的资料收集、现场调查、卫星遥感、实地勘测和深入研究,编制完成了《青岛市海洋功能区划》。《区划》得到了由邱大洪、文圣常、赵法箴院士等国内高层次专家的高度评价,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目前,《区划》文本已经修改完善,将于近日在市长办公会议研究。在《区划》修编过程中,该局坚持按照“依法管理,科学保护,合理开发”的原则,严格以修编的《区划》为依据抓好海域使用审批,促进海洋有序、有度、有章利用,确保岸线及海域使用最大限度的发挥综合效益。

  二、实施前海一线养殖设施清理整治,全面恢复岸线自然景观风貌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以水产养殖为重点的海洋开发中,我市的部分渔民开始在前海一线近岸海域构建鲍参池、网箱、养殖筏架等渔业设施进行海珍品养殖生产,并逐步形成规模。随着青岛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和滨海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这些纵横交错、杂乱无章的养殖设施已严重影响了沿海一线的自然风貌,与青岛城市形象极不协调,特别是随着奥帆赛的承办,前海一线养殖产业的撤出已是势在必行。对此,市政府在2001年就先后召开会议和发布通告,着手对前海一线和前海海域实施综合整治,但由于大多养殖业户海域使用证未到期,并且涉及养殖渔民的切身利益和生活出路问题,此项工作进展艰难并一直没有实质性突破。随着奥帆测试赛的临近,此项工作重新提上政府议程,2005年初市政府决心对沿海养殖设施进行集中清除,并将此项任务交由市海洋与渔业局牵头负责。工程启动后,市政府专门发布了《关于清理整治前海一线水产养殖使用海域的通告》,市海洋与渔业局派人逐户登门送达并宣讲有关政策,坚持深入细致地做好群众思想工作。经过一年的调查测量、登记公示、制定补助标准、落实补助资金、工程拆除招标等大量前期工作,今年3月20日该局与前海一线养殖业户签订了拆除协议,正式实施拆除。由于潮间带施工作业同陆上相比,受潮汐和场地等客观条件的制约,每天有效工作时间平均不到3个小时,并且多集中在夜间。为确保工程进度,该局坚持跟着潮汐干,确保奥帆测试赛前完成任务。共拆除鲍参养殖池122个,面积130亩,拆除清运土石方58000多立方米,拆除养殖看护房53间,面积2600多平方米,通过清理整治我市近海海域的自然景观风貌得到有效恢复,也为奥帆赛创造了良好的比赛环境,社会各界给予了非常好的评价。

  三、认真办理市人大9号议案,全力保护胶州湾生态环境

  胶州湾是青岛的“母亲湾”,是青岛生存和发展的摇篮。胶州湾作为青岛“三点布局、一线展开、组团发展”大城市框架的核心部分,也是我市发展三大特色经济的重要载体。近年来,由于开发海洋的热潮和陆地经济的快速发展,胶州湾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环境及生态压力,胶州湾海域面积不断缩小,纳潮量减少,自净能力减弱,部分海域污染相对加重。胶州湾日益严峻的生态形势已引起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的广泛关注,去年初的青岛市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关于切实加强胶州湾水域及近海岸线保护议案》(第9号)被确定为大会唯一议案。议案形成后,市政府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议案办理工作,市长夏耕亲自部署,明确提出“两控制、一治理”的办理要求,即:控制填海、控制污染,治理胶州湾已经形成的污染。作为全市海洋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该局主动承担了牵头办理任务。一年多来,牵头组织市规划、环保、港航等24个市政府部门,落实项目资金1711万元实施了胶州湾综合治理工程。胶州湾综合整治工程自去年6月份启动实施后,该局按照“标本兼治,重在治本;注重实效,治管并举”的要求,多方协调,积极推进,使整个议案办理工作取得重大进展。一是制定了《胶州湾填海项目审批程序》,除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大项目外,已停止了胶州湾填海项目的受理;二是初步确定了环胶州湾截污工程建设方案;顺利完成了墨水河一期整治工作;开展了“白泥”陆源污染治理;三是完成了《青岛市海洋环境保护规划》、《胶州湾湿地保护规划》和《胶州湾入海污染物容量研究》的编制工作,成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胶州湾基础岸线变化对水动力的影响研究报告》、《胶州湾近海海域防风暴潮规划》正在加紧编制中。

  四、加强奥帆赛场建设,全力迎办“绿色奥运”

  奥帆赛作为奥运会海上运动项目,海洋环境条件是帆船比赛能否顺利进行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为充分展示绿色奥运的理念和实现“承办一届历史上最出色的奥帆赛”目标,我市大力加强了奥帆赛场及邻近海域环境监测和保护。一是加快推进奥帆赛区海洋水文、水质监测暨预报系统项目建设。在国家海洋局支持下,市政府与国家海洋局投资2510万元,共同开展奥帆赛区海洋水文、水质监测预报系统项目,为奥帆赛的顺利举办提供海洋环境保障。目前,信息网络系统和海洋预报中心建设已全面展开,三套多参数海洋浮标监测系统已布放入海并正常运行,适时发布了奥帆赛区海洋环境监测数据和预报信息。二是启动了赤潮防治项目建设工作。投资1876万元在全国率先实施了大规模的赤潮防治项目,建立了赤潮监测预警体系,开展了大面积针对性监测和赤潮防治研究,编制赤潮应急反应预案,完善了赤潮应急行动体系,确保奥帆赛不受赤潮影响。在最近刚刚结束的“好运北京—2006青岛国际帆船赛”中,该局承担了水文水质监测预报、赤潮防治,赛场清障及清洁、赛场警戒、食品安全等工作,海上保障得到了国际帆联和青岛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肯定和好评。三是强化陆源排污入海监督监测。为从根本上解决我市近岸海域环境污染问题,从去年开始对全市41个排污口实行了动态监测,建立了重点入海排污口监测档案,每月发布陆源入海排污口及邻近海域的监测信息和分析评价,并以专报形式直接报送市政府主要领导,使陆源污染入海治理工作力度大增。四是扎实开展近岸重点海域和奥帆赛区海洋环境监测。布设181个水质监测站、54个沉积物监测站,开展近岸海域海洋环境监测、海水浴场泳期环境监测和重点养殖区环境监测,加强了对奥帆赛及邻近海域环境监测,及时掌握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状况。

  五、全面规范海域使用管理,为海洋经济发展搞好服务

  我市发展三大特色经济、建设四大工业基地和六大产业集群,构筑“三点布局、一线展开、组团发展”的城市发展框架,承办海上奥运、建设生态市等重大战略都与海洋使用管理紧密相关,作为海洋主管部门深感责任重大。在海域使用管理中,该局主动转变工作作风,强化公共服务职能,不断提高海洋管理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全力为海洋经济发展搞好服务。为促进各涉海产业协调发展,多方协调有关涉海部门,编制完成了《青岛市海洋经济“十一五”发展规划》,为指导全市海洋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围绕全市四大工业基地和六大产业集群建设,坚持“主动服务,科学论证,依法审批”,积极为重点大项目做好海域使用审查、审批,实行了项目审批直通车服务,千方百计保证产业集群项目用海的需要。针对用海项目审批流程不顺问题,市海洋与渔业局主动协调发改、规划、国土、环保等部门联合制定了《海域使用项目许可程序》,大大提高了用海项目的审批效率。今年以来已依法审批东方威尼斯水城、天泰东海岸项目、大炼油大件运输及杂货码头等9个用海项目。截止目前,全市已确权海域面积41万亩,累计发放海域使用证1002本,征收海域使用金2.53亿元,实现海域使用登记率、发证率和年审率均达到100%。在积极搞好用海审批服务的同时,市海洋与渔业局还坚持严格把关,科学论证,严格贯彻落实海岸、海洋建设项目海域使用论证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对工程建设项目全部实施环境影响评价,先后组织专家对大炼油、青岛港液体化工码头等20多个对海洋生态有重大影响的工程建设项目进行了环评,有效控制了工程建设对海洋生态环境的污染损害,维护了海洋生态平衡,促进了海域开发利用和海洋环境保护的有效统一。

  六、加强执法能力建设,维护良好海洋开发秩序

  为维护良好海洋开发秩序、促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市海洋与渔业局不断加强和改进执法能力建设,努力提高行政能力和服务水平。一是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深入推进海洋与渔业行政执法队伍综合改革,将我市海监、渔政、港监、渔业无线电管理等四支执法队伍进行整合,组建青岛市海洋与渔业行政执法支队(加挂中国海监青岛支队),该支队为副局级单位,编制44人,受青岛市海洋与渔业局领导,行使青岛市海洋与渔业行政执法职能,青岛市海洋与渔业行政执法支队的组建进一步优化了执法资源配置,大大提高了我市海洋与渔业的执法效率。二是加强管理设施建设。争取国家投资1268万元建成了300总吨级执法船和160吨级执法艇并投入使用;在国家海洋局支持下,启动了总投资5800万元的青岛近海海域监视监测监控中心项目,项目完成后可实现海域管理的信息化。三是强化海上执法。打造具有青岛特色的海洋执法品牌,连续3年开展了青岛市“蓝箭”海洋综合执法行动,加大对胶州湾、前海一线及奥帆赛区、重大海岸工程项目、主要排污口、重点养殖区、自然保护区等重点区域的检查力度,采取海陆联合检查的方式,严厉查处了一批非法用海、非法填海、盗采海砂及污染海洋环境的行为。2005年以来,全市查处青岛澳利来公司非法填海等65起破坏海洋生态资源案件,有效维护了海洋管理秩序。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