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新民周刊专题 > 正文

一间图书室 一方新天地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1日16:13 新民周刊

  本刊“为西部小学建设图书室”活动纪行

  撰稿/汪 伟(记者) 黄 祺(记者)

  2006年9月,《新民周刊》“为西部小学建设图书室”计划正式启动。善举得到上海航空公司与国内十余家出版机构大力襄助,首批捐赠图书近2万册,已分别送往四川、贵州
和云南的三所小学。

  除了真实准确地传达信息,理智独立地陈述理念,本刊以为,深入中国现实,并以绵薄之力,长久致力于推动中国一时一地之进步,亦是媒体无可推卸的职责所在。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拟定一操作性强,并能发动更多社会力量参与的资助计划,当是捐赠的第一要务。在众多可能的捐赠对象中,我们在四川、贵州和云南三省内各选择了一所小学;不仅因为三所学校所在多为贫困地区,也因为我们希望针对当地所急需,捐赠能够最大程度发挥其效用。亦是基于此种考虑,捐赠之前,本刊对受赠学校的基本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

  在众多资助方式中,我们选择资助教育,是因为我们认为,教育是改变贫困地区有志子弟命运的最佳途径;我们更进一步选择捐赠图书和建设图书室,是因为深信,知识无贫富贵贱之分,书籍可成进步的阶梯,并且可为当地学校长期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如加以有效管理,我们相信,图书更可达永续利用的目的。

  捐赠始末

  关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大营盘小学在所谓“麻风村”办学的真实现状,本刊于第326期(2005年4月1日)已发表了题为“为麻风和梦想煎熬”的报道。这所原本只有一个民办教师的学校,已经通过艰苦努力,从只有四个年级的教学点,发展成共有六个年级,学生100多人的完全制小学。学校图书室正在建设之中,尚无大批图书入库。

  2006年上半年,一直为大营盘小学注入发展资金的台湾希望之翼协会委托本刊在上海购买书籍,以备充实学校图书室。这是本刊援建西部小学图书室计划的缘起。购书计划进行同时,本刊同仁发起图书捐赠,短短数日便募得图书数百册,邮往大营盘小学,并由此触发本刊更大规模的书籍募捐计划。

  7月,在本刊副主编杨继桢等同仁多方联络之后,海燕出版社、大象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知识产权出版社、北京贝贝特、重庆出版集团、江苏教育出版社、安徽少儿出版社和
上海科技
文献出版社在内的9家出版机构纷起响应,陆续捐出图书近2万册。这些图书都经本刊与捐赠单位反复商议,捐赠机构亦在各自出版的书目内选取适宜书籍,多为教育类和少儿类图书,并有少量教辅书籍。

  2006年夏,书籍陆续从全国各地运至上海。9月,本刊开始接洽图书运往捐赠地点事宜。由于捐赠点距离上海路程遥远,又分布在云、贵、川三省,运输成本高昂。适逢上海航空公司表示,可以免费承担图书运输任务。双方在短短数日内,确定了运输方案。10日,运输方案启动,上海航空公司总经理范鸿喜先生对运输计划多有关注,并要求上航业务部门做好安排,支持捐赠书籍运输。在各方努力下,12日,2万册书籍分别搭乘上航班机,按时运抵成都、重庆和昆明机场。随后在本刊安排下,运往捐赠学校。

  12日和13日两天,本刊社长、主编丁曦林和副主编杨继桢率队,分赴四川和贵州两省,再次实地考察受赠学校图书室建设状况。

  黔北行

  12日,6000多册图书从上海运抵重庆,本刊记者与上海航空公司工作人员也和图书一起,从重庆启程,赶往400公里外的捐赠目的地——贵州省遵义市凤冈县绥阳镇大石灵山完小。

  一路虽然是国道,但山区的公路还是很难走。盘山公路有“山路十八弯”的感觉,一处叫“三渡关”的地方,公路Z字形盘旋上升,从下面往上看,前面的汽车就像在我们的头顶上行驶。

  一路不断经过小城镇,不断看到乡村学校放学的学生,沿着公路步行回家,一路打闹。小村镇一般坐落在群山中间的低矮平坝里,和我们在车中看到的景象一样,学生们远望四周,一座山的后面还是一座山,地理上的障碍,阻挡了这些山区的孩子看世界的视线。

  当我们来到大石灵山完小,已经有学生仪仗队列队欢迎我们的到来。红色的仪仗制服穿在瘦小的乡村学生身上,大多松松垮垮。孩子们的眼神羞怯又充满好奇。

  与此同时,其他学生已经早早坐在操场等候我们的图书,他们全是农民的孩子,有的花着脸,很多孩子光脚穿着看不出颜色的球鞋。

  “家最远的一个孩子,每天来上学要走10里路,一个多小时。”学校校长指着最远处的一座山,告诉我们这个孩子的家,就在那个山坳的后面。考虑到学生上学路远,学校每天的教学时间是上午10点到下午4点。一些学生从家里带红薯当作午饭,有的在小商店里买一点吃的,还有一些中午饿着肚皮,直到下午放学回家才吃这一天中的第二顿饭。

  虽然凤冈县经济并不发达,但当地保持着尊师重教的传统,当地人说,无论到哪一个乡镇,最好的房子一定是学校。大石灵山完小依山而建,今年刚刚落成的新教学楼是浙江一位佛教人士捐赠修建的,学校把老教室保留用作图书阅览室,曾经是宗族祠堂的图书室古色古香,但里面只有900多册图书。

  学校校长曾说:“我现在最愁的事情,就是怎样让我们图书室里的书能多一点。”而那天,他始终在替学生们表达他们对我们的谢意,表情极其真诚。

  学生们自己拎起30多斤的书包,往图书室里搬,城市里的家长看到一定会惊异,这些自己体重才五六十斤的孩子,身体里潜藏着多大的力量和勇气。将6000多册图书放进图书室,学校准备的书架远远不够用。一些学生拿起带连环画的中国古典小说,舍不得放下,他们从没到看过如此精美的图书,他们也还不知道,图书将为他们打开一个新的世界。

  在川西南

  滴水不绝,可求穿石之功,台湾希望之翼协会在大营盘小学正践行这个古老的经验。一年半之后,本刊记者再次坐汽车在盘山公路和泥泞土路颠簸数小时而到大营盘小学时,这个与世隔绝40余年、因现代传媒广为人知的麻风康复村里的小学,已经盖起了新校舍,白色高墙上饰以青灰琉璃瓦,给人带来一些欣慰。

  校舍旁边是新的图书室,本刊记者前期捐赠的书籍堆放其中,正在由相关人员进行编码工作。今年适逢凉山彝族自治州大力推动“普九”(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双基”(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和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工作,大营盘小学亦得到统一的图书配套扶助。如果本社的图书室计划与希望之翼的图书捐赠及学校自由图书资源能够整合利用,大营盘小学将为学生提供数量前所未有的藏书。

  日夜兼行。13日从上海出发,14日凌晨2点,本刊记者一行抵达越西县境内的普雄火车站。略事休整,清晨即赶赴数十公里外的越西县城,并在县城会同当地政府部门官员,随即赶往位处群山腹地的大营盘小学。

  “百闻不如一睹,到了越西,到了大营盘,我们又一次深切地感受着乡村中国的严峻现实”,丁曦林在当天上午的捐赠仪式上说,除了新闻报道,我们也一直致力于一点一滴的努力,用自己的行动,改善我们面前的现实。

  而大营盘小学校长表示,将会保管好、管理好、使用好这批图书,让更多的孩子从中受益。

  学校老师介绍,2005年进入当地中学学习的大营盘毕业生,在初中表现良好,不仅成绩优异,也能很好地融入班级和同学之中。这与此前我们从希望之翼协会和当地教育部门听到的消息一致。这些走出麻风康复村的子弟,为教育改变命运的格言,提供了最好的证明。没有慈善和教育机构的进入,他们将和父兄一样,不能免于与世隔绝的命运。而一次善举可能达到的成就,也为这些孩子的命运所证明。

  “我们的图书室计划是一个积铢累寸、持续不断的帮困助教活动”,丁曦林说,未来几年本刊还将继续投入时间和精力,整合社会各界的资源,将这个计划一点点向前推进,惠及更多的贫苦地区子弟。

  “上海与遵义应该是有时差的,但我们感觉这里太阳升起的时间和上海相差不多”,杨继桢说,“我们真诚希望,教育的阳光也能够同时惠及两地的孩子。”

  这是一个媒体人的希望,也是一家媒体的愿景,是图书室计划的初衷,也是我们的归宿所在。-

  相关专题:新民周刊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