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青年参考专题 > 正文

我的伊朗姐妹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3日16:39 青年参考

  黄艾禾/文

  

  首先要说,我不认识任何一个伊朗人。伊朗对于我来说,只是一个遥远的文明古国,一个曾经叫波斯的地方。到了今 天,听到伊朗人一派不管不顾的放大话,吐狂言,要把以
色列摆平,要与整个世界作对,难免一厢情愿地觉得伊朗人大概都是 封闭而偏激的、男的留大胡子、女的戴面纱的宗教狂。

  想了解伊朗,有学者们的历史书可看,那是一个绵长丰富,复杂到你恐怕连名字都记得费劲的历史。关于伊朗的今天 ,它的宗教与文化,那不是三两年能搞得清的。但是,你相信读一本书,就可以开通一条从我们直抵伊朗人心扉的通道吗?

  这里推荐《我在伊朗长大》,一套4本画册。这是伊朗女画家玛赞·莎塔碧的作品(你也可以称她是作家)。玛赞是 一位插画家,具体说,是给报纸、杂志画插图,所以,你看她的这4部画册,完全像在看杂志,而不是在看美术。那是发自内 心的倾诉,是一个出生于有悠久文化文明,现在却成了第三世界的古老国度的女孩的倾诉。她动荡不安的内心成长经历与她所 在的这个国家的动荡,相互衬映。

  第一本画册——《面纱》,是从1979年伊朗的伊斯兰革命讲起。那时玛赞不过是个10来岁的小姑娘,但她已经 看到,周围的大人们是怎样满怀激情地参加推翻巴列维国王的革命,包括玛赞的父母,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参加游行。但大家都 没有想到,革命的结果之一,是女孩子们被迫要重新戴上面纱。女孩子们在学校与校监为面纱的事捉迷藏,打马虎眼——这些 把戏我们看了,心领神会。

  接下来,伊朗人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他们开始经历日趋严厉的专制统治,满街走着道德警察。街道都被改成用“烈 士”的名字命名。身边的“异端”分子一个个被捕,经受酷刑、消失,接着是战争来临,炸弹扔到了德黑兰,食物短缺,男孩 子们被征兵,残酷地死亡……

  在这个过程中,玛赞经历着她躁动不安的青春期。他们秘密开派对,以能寻找到的西方文化来反抗本国的文化专制: 喝酒、蹦迪、唱摇滚,直到被道德警察偷袭,大家才屁滚尿流作鸟兽散。

  最后,玛赞的父母决定,送她出国。看到他们一家人在机场分别的那些画,真是让人难过万分。这一幕,难道在我们 北京的国际机场不是天天在发生?孩子对西方充满好奇向往与憧憬,家长却是一面痛彻心肺,一面坚定不移。父亲对她说:“ 你得走了,别忘了你是谁,别忘了你的祖国。”那份沉痛,要等玛赞到了国外,才能全部理解。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所有有过 悠久文明传统古国的必然命运?是不是我们都必然得经过这样的一轮又一轮的痛苦历练?

  玛赞的书,字并不多,她用画来讲故事,黑白两色的漫画,自有一种稚拙与坚持的风格。不知道不常看漫画特别是日 本漫画的人,是不是习惯这样读书。但你若是看进去,会觉得它其实比文字更具冲击力。

  每一页的纸上,不拘一格地安排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画幅,但是主人公们之间的对话,前后顺序又全让你看得清。 有时一幅画充满整个画页,其震撼相当于电影里的大特写。而有时,她又会把很残酷的事,画出诙谐的效果。这真是一种让人 喜欢的态度:既承受痛苦,但又不为这痛苦所缠绕,更不因这痛苦自怨自艾,自我怜悯。

  这套书的后两本,更偏重玛赞的个人情感经历。一个10几岁的少女独自一人去了欧洲。像所有这个年龄的人一样, 她叛逆、她冲动、她迷惘、她永远没有安宁——她的叛逆也实在是出格,她遭到的痛苦几乎要了她的命。

  但她打动我们,还不是这些出格经历,而是她的诚实——她是那样坦诚地讲述她内心的种种秘密,那是我们也曾有的 ,却不敢说与他人的或羞于出口的内心波动,她却讲得如此自然而然。所以,我们才会跟着她,从伊朗到奥地利,又从奥地利 到伊朗,时而莞尔,时而陶醉,时而嗟叹。我们会觉得和她之间,没有文化上的、信仰上的、地理上的阻隔,原来其实全世界 的人,人性都是一样的,人心都是可以通的。

  

  书名:《我在伊朗长大》

  作者:玛赞·莎塔碧

  译者:马爱农左涛

  出版社: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06年4月

  定价:(全4册)85元

  相关专题:青年参考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