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中石化内部清理兼职行为 百位领导主动请辞兼职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9日13:42 国际在线

  中石化清理门户的事情,最初是以正面报道的形式为人们所知。

  10月20日,《中国石化报》在其头版显著位置以《领导人员兼职清理取得成果》为题,报道了中石化集团清理其集团公司党组管理的领导人员不规范兼职及收取规定外收入工作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该报的主管部门是中国石化集团公司。

  这次清理的结果令人吃惊——中石化集团党组管理的领导人中共有124人主动辞去或免去不规范兼职226个,不规范兼职人数和职务数比整改前分别减少26%和21%。共有132名领导人员自觉退缴了领取的规定外收入。但报道并没有透露退缴的具体金额。

  对于内部清理兼职行为的解释,《京华时报》报道引用了中石化集团董事长陈同海的话:“赚外快不仅影响领导人员本职工作,损害领导人员形象,而且影响党群干群关系。”

  据《京华时报》报道,此次整顿重点是:未经总部批准的各类兼职,包括所在单位所属的全资子公司、分公司,所投资的控股、参股经营单位,以及所在单位以外的三产企业等兼任的董事、监事及顾问等职务。

  这次中石化的内部整顿部分回应了自今年5月开始的垄断行业高工资的社会大讨论,对中石化集团顺应民意,自行清理门户的举动,社会给予了正面的评价,但此举却丝毫没有涉及垄断巨头管理人员在民营油企的兼职问题。

  据本报记者了解,从1998年起,处于垄断地位的国有石油企业,其管理人员兼职行为不仅仅发生在其企业内部及子公司。国有石油企业管理人员在民营油企兼职也是业内心照不宣的事实。与民营油企的利益交换,也是部分国有石油企业管理人员高收入的来源之一。

  目前中国民营油气企业已达2万多家,拥有100万员工。但其赖以生存的油源却仍然控制在两大国有石油企业手中。

  兼职现象的诞生

  “我最想回到的就是1998年以前那种状态。”哈尔滨市龙庆石化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友山说。

  1998年成为“兼职现象”诞生的起点。在此之前,由于各个国有石油企业是分业经营,在成品油的炼制与销售这一环节,市场主体是多元的。除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外,地方政府亦投资兴建了相当数量的炼油厂。

  在成品油批发环节,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和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占有85%左右的市场份额,剩下的15%主要由民营企业瓜分。零售环节则由非国有企业唱主角,它们的市场份额占到60%左右。

  民营石油企业由此进入了一个日进斗金的辉煌时期。今年56岁的赵友山在1980年代末就先后进入石油批发和零售行业,他从地方政府所属的炼油厂进油,向100多个与其联营的社会加油站批发,同时自己还经营着7个加油站,一年销售成品油30万吨,年纳税额高达近400万元。

  当时因为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只负责陆地原油的勘探与生产,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负责原油的炼制与化工,前者要从后者手中拿到成品油并不比民营油企更容易。

  “如果关系好,我们更容易拿到油。”齐放说。齐放是张家口联合石油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1991年进入成品油批发领域,到1998年,已有6000平方米的石油存储实力。

  1

 [1] [2] [3] [下一页]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