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专访草原之子廷巴特尔:将军儿子成为牧民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3日15:54 央视《面对面》 | |||||||||
草原之子廷巴特尔做客央视《面对面》 草原之子廷巴特尔做客央视《面对面》 草原之子廷巴特尔做客央视《面对面》 央视《面对面》播出节目《廷巴特尔:从将军之子到草原之子》 导视: 将军的儿子,成为草原牧民。
嘉宾:我这个打算还是做一辈子农民, 从城市到农村,他历经怎样的考验? 嘉宾: 跟要饭的基本上差不多 沙尘暴横行,他如何带领牧民应对挑战? 嘉宾: 恢复不了草场,牧业发展是胡说的, 扎根草原32年,他会给牧区带来什么样的改变? 嘉宾:想把牧区改变一个中国式的牧场 《面对面》王志专访草原之子廷巴特尔。 人物介绍: 廷巴特尔,51岁,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萨如拉图亚嘎查党支部书记,新中国开国少将廷懋之子,32年扎根草原,致力于牧区生态改良受到关注。 [解说] 每天早上,在妻子挤完牛奶后,廷·巴特尔要把牛赶到草场去吃草然后开始清理牛圈。 廷·巴特尔所在的村庄名字叫萨如拉图亚嘎查,他担任村里的党支部书记。如今的萨如拉图亚水草丰美,是当地生态条件最好的村庄,然而在上世纪80年代,这里却因为过度放牧,导致了草场沙化现象,甚至出现了沙尘暴。 嘉宾:一刮风就是家里头喘不过气,整个都是土,沙尘暴好像特别厉害,把牧民的房子,他刚一还是盖房子盖的土房嘛,半个房子都埋掉了。 [解说] 草场生态的恶化,直接导致了牧区的贫困,那么,怎样才能改善草场生态呢?廷·巴特尔开始带领牧民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由原来的养羊改成了养牛,并对草场进行了围栏建设,实行轮流轮牧。通过变革,萨如拉图亚的草场生态进入了良性循环,牧民的收入也不断得到提高,如今,村里的平均收入达到了每人每年一万元,由原来的贫困村变成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记者:这一万块钱怎么算呢? 嘉宾:把羊去掉了养牛了以后,牛的一部分收入,再加上牛奶的收入。 记者:什么概念,在当地来说 嘉宾:在牧民收入上还是比较相对还是高一点的。 记者:你现在村里还有贫困户? 嘉宾:现在还有,可是我们叫的贫苦户也有手机,也有摩托车, 记者:在村里比,他可能比别人差,但是拿到外面去,他还不算差。 嘉宾:不算差,你和人家别的贫苦户相比,他成富裕户了。 [解说] 廷·巴特尔的带领下,萨如拉图亚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在牧民眼中,廷·巴特尔是一位特殊的人物。但对于外界来说,更加特殊的是他的身世。廷。巴特尔并不是土生土长的牧民,他出生在呼和浩特市,他的父亲廷懋是新中国第一批授衔少将,曾在内蒙古自治区和内蒙古军区担任重要职务。 嘉宾:当时我这个家庭背景几乎没跟人说,来到这个地区,到最后我被宣传以后,我们牧民还有问的嘛,他父亲是将军,他们都不太相信,后来说是媒体上吵作的嘛。不可能,说是我们早就认识,还有好多人这样问我。 记者:那差不多是20年以后了。 嘉宾:20多年以后了。 [解说] 如今,这位将军的儿子已经扎根草原32年。那么,一位高干子弟是怎么从城市来到了牧区?将军的儿子又怎么会变成了牧民呢? 那么由于父亲特殊的背景,廷·巴特尔在内蒙古军区大院度过了无忧无虑的童年。然而到了文革期间,时任内蒙古军区任副政委的廷懋将军遭到迫害,全家人的生活因此发生了彻底的改变,一夜之间,廷·巴特尔从高干子弟变成了黑帮子弟。 嘉宾:就是黑帮的子弟天天是被挨打的,就是所有人见着都可以打你的。 记者:你有这种经历吗? 嘉宾:有。就是一直就是从小就是出去上学,或者出门,别人的孩子,有的时候大人都是见到你都是立正站着,完了给两个嘴巴子,都是这样的。 记者:那你服吗?小孩,我什么都不懂啊, 嘉宾:小时候不服是不服,可是没办法,也知道这个家里头就是坏人吧,阶级敌人嘛,父母都是,所有人都是阶级敌人,这样挨打是很正常的,可是心里是不服的。 [解说] 1974年,廷·巴特尔高中毕业。而作为“黑帮子弟”的廷·巴特尔唯一的出路就是下乡插队。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19岁的廷·巴特尔下乡来到了牧区,从此和萨如拉图亚结下了不解之缘。 嘉宾:这一排是知青的食堂,知青人很多嘛,到夏天的时候都在这儿吃饭,这边。 记者:住这边。 嘉宾:那边是,那个房子后面还有一排也是知青的房子, 记者:最多的时候知青有多少? 嘉宾:最多的到四五十人吧,我们前后来来去去有60多个。 记者:来这以前好像你的生活跟草原没什么太多关系? 嘉宾:下乡越没有关系,越没有熟人,越没有认识的地方,愿意去。当时自己的感觉就是所有没有认识人的地区重新生活了。 记者:为什么? 嘉宾:对城市就是有一种厌倦的感觉。 记者:当时有没有临时心态呢?下乡嘛,总归还是要回来的。 嘉宾:好像没什么这个概念,因为对城市一点没有留恋的感觉, [解说] 从城市来到了牧区,廷·巴特尔需要面对的是贫困的生活条件,从小没有受过多少苦,这位将军的儿子能够适应吗? 记者:环境啊,生活,跟你想象的一样吗? 嘉宾:生活上差的太多,因为我就没想到,我来到这个地区的时候,就没想到说是没有被褥睡觉,牧民就是家家没有一家有被褥的。 记者:那睡觉怎么办? 嘉宾:睡觉就是蒙古袍脱了,就是被子,把马靴脱了就是枕头。 记者:习惯吗?这样这种生活? 嘉宾:刚一开始不习惯,因为夏天你在沙地里睡觉的时候,好多就是虫子类吧,有时候蛇虱子杀啥的,它都钻到你的身上,蛤蟆啥的都钻到你的身上,尤其昆虫,耳朵里头都钻进去,所以不习惯。 [解说] 尽管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但是牧民们的朴实和热情,慢慢感动着廷·巴特尔,这个在城市里遭到冷遇的黑帮子弟在牧区感受到了温暖。 记者:那你跟牧民的联系,真正发生联系,发展感情什么时候? 嘉宾:也说不清楚,牧民给你送来一匹马,那骑一个马就感谢他,要不你就步行走了。后来以后就发展到什么,牧民给你送来胖一点的马,他就是把好一点的给你,你就老想报答他,就是这么一个心理。 记者:大家都知道,草原的人都非常好客, 嘉宾:就是牧民他的朴实,他的实在,他不藏,不躲,连自己的孩子都不带管的,就把饭拿出来,就给知识青年吃了,这种做法在城市里头是肯定是看不到的。 记者:怎么个情况当时? 嘉宾:那个当时是我们出去工作的时候,就是这个知识青年比较饿嘛,走了一两天没吃东西,这样到了牧民的家里的时候,牧民就是正好晚上天黑以后,正好做了一锅面条,我们也饿嘛,就是说一般牧民是客人先吃。 记者:你们是不速之客。不知道你去。 嘉宾:他们也不知道我们去,我们走到天黑碰到蒙古包就进了嘛,进去了以后饿的也挺厉害,正好端上饭我们就吃,也没有别的考虑,就吃完了。吃完了孩子们就是没吃饭,一般咱们那时候牧民都吃一顿饭,而且粮食很少,牧民的老乡的孩子也都是特别多的,一家差不多都是五六个,七八个,都很小的孩子,没吃饭就牧民让孩子那么的睡觉了,所以那个比较感动的, [解说] 文革结束后,国家开始落实知青返城的政策,廷·巴特尔的父亲也得到了平反,出任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第二书记,正好负责知青返城的工作,知青点的知青们都认为,已经当了两年牧民的廷·巴特尔应该是最有条件第一个返城的人,然而,他的选择却出乎人们的意料。 记者:你是什么时候得到知青可以返城的消息? 嘉宾:当时我们来的时候,就是1974年的时候,就开始有返城了,好多知识青年其实来的那天他就在找门路往回走,后来咱们就说叫知青镀金嘛,就是下过乡的知青,调到城市里,工作好找。 记者:那你自己呢? 嘉宾:我当时因为可能工作比较多吧,那个时候我就已经当队里的队长了,就没什么太大的感觉,可是知识青年多的时候,他也是走不了,也哭,比较难受吧。 记者:那你自己不就是知识青年吗? 嘉宾:你当头吧,就是老得给人家做工作, 记者:这工作好做吗? 记者:你就老得给他讲这个地方怎么怎么好,以后咱们在这个地方成家了以后怎么发展,有时候我就说到这么个情况。就是这个沙漠里头地下都是有黄金的,都这么讲, 记者:但说着说着走样了,最后跟大家说你们都走,我最后一个走。 嘉宾:那个不是走样,因为知青都留不下,我知道,心里知道。就是当时知青怎么说呢,就是走不了他难受,我就只能安慰他的办法,就是你们走不了留在这,我陪着你们一辈子可以留在这。 记者:你自己当时是真下了这个决心吗? 嘉宾:下了决定的。 记者:那知青现在回来过吗 嘉宾:也常回来 记者:那你那些知青战友回来看你还在,惊奇吗? 嘉宾:反正也奇怪,他就是说,有时候也想,说你为什么要留在这儿?不知道这个。 [解说] 廷·巴特尔放弃了无数个返城的机会,他亲自把别的知青一个一个送走,最后,村里就剩下了廷·巴特尔唯一的一个知青,他成了当地一位特殊的牧民,然而最初从将军的儿子变成牧民的身份之后,廷·巴特尔也遇到了让他尴尬的事情。一次趁着出差的机会,廷·巴特尔准备回家看看,但是让他没有意料到的是,作为牧民身份回自己的家成了一件难事。 嘉宾:放羊的时候穿的也是特别得不好,穿的皮裤,而且牧民生活那时候也不洗,也没有使去洗衣粉什么的都买不到,就是皮裤吃完往裤子上一摸,都是黑亮黑亮的。就这一身打扮我就回去了。回去了到了咱们内蒙古军区的,家搬回军区了嘛,又要进军区回家看看,把我拦住了,不让进。这个当兵的看了我,看了半天,这是个要饭的,你赶快走,要饭的你来这儿干什么,我说就这个院的,我家就在这儿,这个院不可能有你这样的人,他说不可能有这样的人,后来我跟他吵起来了,跟站岗的吵架了,吵架了也挺气的,因为我不回家行不行。 记者:你这个时候是不是觉得跟家里有距离? 嘉宾:有距离了。 记者:我就变得一个大家都不认识的人了。 嘉宾:不认识的农牧民,跟要饭的基本上差不多,因为穿的也是特别脏,特别烂嘛 记者:你没跟家里提要求吗? 嘉宾:没有。 [解说] 这一位就是廷·巴特尔的母亲胡淑荣,廷·巴特尔的父亲廷懋将军已经去世一年多时间,对于儿子扎根牧区的事,母亲是什么样的态度呢? 母亲胡淑荣:我觉得我儿子在那儿当牧民,我认为很光彩。 [解说] 当听说廷·巴特尔决定留在牧区,作为母亲的胡淑荣还没见过儿子下乡的牧区到底是什么样子,她决定亲自去一趟萨如拉图亚,她要看看到底是什么让儿子作出了这样的决定。 母亲胡淑荣:我在那住了三天,住了三天我看到底什么情况,是不是有了对象不想走,还是真的你是老乡对你有感情,或者是工作离不开你,。 嘉宾:他一看到我这个生活,就是一个炕,一个被褥,一个锅两个碗,他就难受了,他说这么多年了就这样,我说有这样。 母亲胡淑荣:我在那住着看了三天。我看大事小事都找他,那就是好像是有点离不开他。我们这些人呢,都是老脑筋,工作为重,你那需要你,你就在这吧。 [解说] 萨如拉图亚的牧民的确需要廷·巴特尔,村里有文化的人不多,牧民们就把廷·巴特尔这个村里唯一的知青选为他们的队长。 在廷·巴特尔的带领下,村里牧民的生活水平慢慢得到了提高,但是几年之后,村里的工作遇到了难题。 嘉宾:到了1983年分牲畜以后,这样的就是,牧民也不听队里的指挥了,而且草场分到个人家里了,大部分牧民都是为了尽快的挣钱嘛,就是羊群扩大扩大再扩大。完了以后把草场所有都退化了。这样就导致了一个恶性循环。 记者:最糟糕的时候是什么状况? 嘉宾:最糟糕的是大部分的沙头都是白的,就是河边这些草场啥的,没有打草的地方了都,整个都退化了,有草也打不了草。 [解说] 萨如拉图亚地处浑善达克沙地,面积有400多平方公里,沙地是介于沙漠和草原之间的一种地貌,生态十分脆弱,上世纪80年代牧区推行包产到户之后,由于过度放牧,萨如拉图亚草场生态遭到破坏,出现了沙尘暴的现象。另一方面,村里的一些牧民喝酒成风,也加剧了生活的贫困。 嘉宾:我们队里好多牧民穷就是那个时候,穷的路就是从那儿出来了,这回好了,原来是大队里管,现在不管我了,这样我的羊行了,去喝酒,小卖部吧,就是搞商业的,给我瓶酒,你不要钱了,去我们家拿羊吧,就一瓶酒一个羊。 记者:那你心里不着急吗,? 嘉宾:着急啊,没办法啊,我们队里的牧民就是,每天在公社,我去一趟公社买粮食,就是能碰到的就有十几个在街上躺着的睡觉,每次去每次有。 记者:所以你生气。 嘉宾:真生气啊。 老百姓都去干去,家家都能富,反过来要是衰退,要是家家天天就是喝酒,什么工作都不干,你想他的牧民以后怎么办?整体所有牧民都穷,//蒙古族灭亡了就,可以导致蒙古族灭亡了。 记者:想得这么严重。 嘉宾:想的特别严重。好多这样的,就我们现在北部还有呢,就是三五十个羊还雇个羊倌,他去区里喝一个礼拜酒,回去的时候,羊也是人家的,老婆也是人家的,现在还有。 [解说] 萨如拉图亚面临严峻的考验,身为队长的廷·巴特尔急在心里。但是牧民实行包产到户之后,草场牲畜从集体分到了各家各户,队长在村里失去了号召力,比不得以前生产队里事事都听队长的。一气之下,廷·巴特尔辞了职。 记者:你是真不想干了,还是吓唬他们? 嘉宾:是真不想干了,因为什么?你再干下去,这一个队的牧民,整体都要要饭了,怎么干?说是根本不听你的,整个队部整个是成了厕所了,所有玻璃全砸了,谁想要东西全都搬走,都是这样的情况了。 记者:那你辞职说出口了吗? 嘉宾:说出来了,这样的事,我说我反正现在也管不了你们,你们都有本事了,你们去干,你们去生活,你们队里的书记,队长我不给你们当,你找你们能当的人当,我不干,当时就这么说的, [解说] 廷·巴特尔决定先把自家的生产发展好,希望以此来来触动其他牧民,然而他面临的困难依然不少,最大的挑战就是在包产到户时他们家分到的草场沙化严重,分到的牛羊也是别人挑剩下最弱小的,在这样困难的条件下,他又该如何下手呢? 记者:分草场是怎么分的。 嘉宾:就是牧民愿意占用哪块草场,你就可以把蒙古包搬到那个草场去居住。当时我们就是按照居住地方,按亩数给你划分。这样牧民全都搬到很好的草场去居住。这块草场呢最后没办法,我们老书记就说了,那个地方整个不长草,就给你们家吧,别人谁也不住,就你们家住吧。我已经没法再搬了,只能住在这儿了。住这儿我们家牲畜分完草场,1983年分牲畜 1984年就开始死牲畜。 记者:当时没什么草? 嘉宾:现在看着这么厚,当时就全是土和沙子。没有草 记者:媳妇没意见吗? 嘉宾:那个当时是很大的意见,他跟我哭嘛。 记者:那当时是不是觉得吃亏了 嘉宾:那个没有办法,那是相当亏啊。每天哭,骂我。分的牲畜是最赖的。别人挑剩下不要的、小的,她去拿回来。 记者:为什么一定要这样做呢? 嘉宾:因为是支书啊,那时候就是队长。 记者:不这样做会怎么样? 嘉宾:牧民是不会服你的 。 [解说] 廷·巴特尔做的第一件事情就与众不同,他把自家将近6000亩的草场用围栏围起来,分成9个小的草场,牛羊按照季节进行轮流放牧。 记者:你推广围栏的时候大家还不理解 嘉宾:刚开始搞围栏嘛 他不适应,好像是你一拉,我们家牲畜就过不去了。虽然草场是你的,过去原始也说是你的,也说是他的。也没有界限,我的牛还能过去吃啊。你一拉,它就过不来,他就有意见了,感觉你把我这个路给挡住了,他有这么一个感觉。实际上拉网还有一个困难,就是没有这么多资金,五千多亩全圈了,又隔成九个格,这样基本花了四十万。所以说很贵的。 记者:钱从哪来? 嘉宾:钱就是那时候所有挣的收入的钱吧,吃饭、穿衣服钱以外全都投资在这个上面,全都搞这个投资了。一直投资到前几年才结束了,基本上全完了,都是逐年来的,20年了,20年就是一点一点投资一点一点投资, [解说] 通过围栏轮牧,廷·巴特尔家的草场慢慢得到了改善,羊的数量也从30只发展到了300多只。这个时候,廷·巴特尔却决定把家里的羊全部卖掉,这件事又出乎牧民们的预料,那么,是什么让廷·巴特尔作出这样的决定呢? 嘉宾:这个事也是自己家做实验,我们家原来也有300多羊,30来羊已经发展到了300多了,发展到300多了以后,草场就不容易恢复过来了,我自己心里知道,就是恢复不了草场,牧业发展是胡说的,自己知道,就得压缩羊只。 [解说] 深知养羊对草场的破坏性,而养牛更有利于草场的恢复和发展,还能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廷·巴特尔决定推行他的“减羊增牛”计划。可是村里的牧民世世代代都是以放羊为生,要改变这样的传统,廷·巴特尔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他的妻子。 廷·巴特尔:你一说卖羊,她就哭了。 妻子额尔登其木格:就是一开始我不太同意,因为是我们一直养羊的,养羊好像是比牛挣钱似的。后来我想想他说的也对,后来就卖了。 廷·巴特尔:当时跟她说,哭一场吧,羊群我给你最后照张相,你以后再想他的你就看这个。 [解说] 额尔登其木格是从小在村里长大的蒙古族姑娘,她是在1981年和廷。巴特儿结的婚。而当初选择一位牧民姑娘结婚,廷。巴特儿再次用行动显示了他留在牧区的决心。 记者:那你跟你媳妇开口的时候,谈恋爱的时候,他没有怀疑你的动机吗?你的知识青年你迟早要走啊? 嘉宾:他根本就没有这个动这个脑子,可是我有这个我就在考察他,我首先说,你需要什么?我们结婚你需要什么,要衣服,要裤子,要手表,要什么东西你就说一说,什么也不要,说了,我也不要钱,也不要东西,我就跟你结婚。 记者:那这个过程就是牧区的牧民没有怀疑说,廷巴特尔还是要走的? 嘉宾:怀疑,牧民一直在怀疑,一直在怀疑,结婚以后这才打消这些顾虑,结婚以后,刚开始结婚完了以后,头一两年还不行呢,因为咱们好多的收音机什么就广播做的小说什么的,就说知青下乡的,找了农民的姑娘了,结婚了,然后回来一返城吧把媳妇都扔了,好多这种故事。 记者:你媳妇没有担心吗? 嘉宾:担心,他就特别伤心,也担心,他就一直,他听蒙语的小说讲过这个,他还哭过呢。 [同期] 廷·巴特尔妻子 妻子:他到时候走了怎么办,我不可能去城市,一开始有一点想法。后来我看看这个人不会的。 [解说] 多年来额尔登其木格形成了对廷·巴特尔的信赖,也正是这种信赖让她支持了丈夫的“减羊增牛”计划。 通过“围栏轮牧”和“减羊增牛”,廷·巴特尔家里的收入不断增加,排在了村里的前列,他们家的草场也变成了村里最好的草场。到了1984年,在廷·巴特尔宣布辞职一年之后,他再次被选举为队长。在这次选举中,妻子却做出了一件令廷·巴特尔感到意外的事情。 记者:你就回家干活了,那后来选举的时候又选了你。 嘉宾:当时选举的结果就是投票的,这个票就差一票,100%票同意,牧民就不干了,谁没选廷巴尔,就追查开了,我就气了,我说就我自己没投我自己有罪吗? 记者:大家都选了你,但是你自己没选你自己。 嘉宾:选举之前我就跟我媳妇说了,我说牧民我管不了,我不能强迫人家不选我,我说你我管了,咱们俩是一家的,你也知道我的脾气你也知道,这样我就把这个都别选我,你尽量动员你自己的亲戚都不要选我, 记者:你媳妇怎么也投你? 嘉宾:回家我就找他算帐了,我说要是有两票,我没权利找你,因为不记名投票谁也不知道是谁写的,我肯定考虑就是你没投我票,现在就一票,我没写我自己,清清楚楚,我不找你打架,我找谁打架? 记者:媳妇怎么说? 嘉宾:他就没话说了,他只是笑笑。 妻子:我也给了他一票,我跟谁都没说,跟他都没说。真的我们一块活了这么多(年),我也没骗过他什么,第一次骗是这样骗的。因为那个时候嘎查里头,真正有文化、有头脑的人不多,他一放下,这个嘎查就整个完了。 解说: 扎根牧区的30多年时间里,廷。巴特儿面临不止一次的返城机会。在廷懋将军退休时,上级部门为他在北京建了房子,廷懋将军希望廷。巴特儿能和他一块去北京生活,还能为他安排工作。这一次,廷。巴特儿会动摇吗? 记者:当时你的兄弟姐妹也都支持父亲叫你跟他一起去。 嘉宾:我说因为什么?我说一个是因为我文化不行,文化程度低,进城没有文化,在城市里找工作,就是给你安排好的工作,最后你还是不可能工作下去,比如说给我安排一个领导的岗位,智慧都是有文化的人,能听你的吗?你就瞎指挥。 记者:那生活总比牧畜要舒适。 嘉宾:生活舒适了,其实难受,你要是,你干一个工作你要能干好,你感觉心里特别舒服,你要是干不了,你去了城市,你也感觉你是,心里难受,而且是最落后的, 记者:这是你的考虑。 嘉宾:我是这么认为。 记者:那在外人眼里可能就不这么想了。 嘉宾:我跟我父亲也说过这么一个事情,他问过这个,我说了这么一个事情,我说你看,比如我到城市里了,当一个工人,就做一个螺丝钉,我要在牧畜,我不是光做一个螺丝钉了,我可以修拖拉机,我可以开汽车,可以搞牧业生产,牧民,整体牧民他的感觉是什么,你是最有本事的人。这个是用来蓄水的,就是咱们草原上种一些树,水比较困难。我利用的是河水。这个是卫生间,咱们草原上可能这是第一个冲水的卫生间,淋浴也可以在这儿,可以淋浴。 记者:原来是什么样 嘉宾:原来草原上没有厕所。 记者:你建这个厕所的时候,大家觉得新鲜吗? 嘉宾:也新鲜,牧区他没见过。 记者:那像你建这个厕所,抽水马桶村里能推广吗? 嘉宾:这个我估计以后可能推广,现在暂时还推广不了。因为现在解决别的问题都要花不少。钱 [解说] 后来,廷·巴特尔被选为村里的党支部书记,成了村里的“一把手”。通过带头致富,廷·巴特尔赢得了牧民们的充分信任,在他的带领下,牧民们推行了“围栏轮牧”和“减羊增牛”。村里的慢慢发生着改变,草场生态得到了恢复,牧民的收入也大大增加。 村民1:我们以前在不知道,不爱草场就是那种破坏就破坏了,在书记的带动下,(嘎差里)大部分小畜已经在减少了,这样对草场的恢复也有一定的好处 村民2:他带领的这个肯定好 村民3:就是现在都是富起来了,也就不怀疑了。 记者:那作为牧民来说,他现在最关心的是收入呢还是生态? 嘉宾:现在牧民他还是最关心收入,可是生态这几年我们跟牧民讲得比较多一些,就是生态恶化了,以后没法生活,你的收入肯定是要下降的。讲得多了,可能牧民接受的也多了。 记者:能明白这两点的关系吗 嘉宾:现在还能明白,因为我们讲得比较多。现在每次开会我们第一任务是治理草场、保护生态,这是第一个项目。 [解说] 这一位牧民名叫云亮,他家里一共四口人,不久前云亮家里买了这辆客货两用车。 旁边的小一点的泥房子是云亮家以前住过的,现在住的房子条件虽然比以前的好,可还不理想,云亮告诉我们下一年他家就建砖瓦房。 记者:得花多少钱? 村民:估计也得十万左右。 记者:那是不是要借钱了? 村民:不用借。 [解说] 云亮家里这几年的人均收入是每年一万元,这也正是萨如拉图亚嘎查83户牧民的平均收入水平。村里的牧民整体上实现了富裕,但是还有部分牧民居住在沙漠边缘,为了彻底改善这部分牧民的生活条件,这几年,廷·巴特尔四下奔走,从上级政府部门申请来了专项资金,建成了一个牧民集中居住试点。 记者:有多少户呢? 嘉宾:这个是20户,住的牧民,从沙漠里面搬迁出来的。 记者:他们愿意吗? 嘉宾:这是自愿的,因为这个给他们都建上棚和院落,以后他们可以搬迁过来养牛,交奶。 记者:但是你集中居住以后,他们放牧到哪儿去放? 嘉宾:现在想的一个办法是什么办法,这个叫远放近养,就是远处的草场是放牧,就是牛群在那个地方放牧,近处是养,主要是养交奶的乳牛。 [解说] 我们注意到,集中居住试点交通相对方便,通了电,打了深水井,更重要的是这里建立了集中收购牛奶的奶站,以前牧民们在草原上分散居住,交通不便,牛奶根本就卖不不出去,奶站建成之后,靠挤牛奶一项,牧民的收入比原来增加了一半。 嘉宾与村民说蒙语 记者:他们懂汉语吗? 嘉宾:懂是懂一点吧。 记者:你挤这个牛奶放哪儿去呢?是自己家吃吗? 嘉宾:他就不好意思说汉语。 嘉宾:过去没法交奶,都自己家吃了。奶一过它就自动关掉了,自动就关掉了。 记者:村里有几个这样的奶站? 嘉宾:两个 记者:搞了多长时间了 嘉宾:今年刚开始。一个女的就光挤奶这样一项,每天的收入就在一百多块钱,好的都在二百块钱。这一个月就是几千块钱算一下,一个女的就光挤奶的这样一项,每天的收入就在100块钱左右,这些一个月就是3000块钱, [解说] 这一片杨树是廷·巴特尔在自家的草场规划的防风林,除了种杨树之外,廷·巴特尔和妻子还在草场里种了沙棘等经济林木,目前,廷·巴特尔正准备在草场上建一个养鱼塘。 嘉宾:小鱼塘就是用生态养鱼的办法,挖一个小鱼塘,放上鱼苗,到夏天昆虫、蝗虫等。我们河里的鱼都是吃这个,不用专门做饲料喂它。这就省钱。怎么吸引它?就是把用电很少的小灯泡、拉上线、点上灯泡。我们做了一个实验,就是把草原上放一个灯泡,底下搁水泥或者帆布, 记者:一个灯泡一晚上吸引多少昆虫? 嘉宾:十公分厚。 记者:这个喂鱼就够了。这么多虫子,你要在鱼塘中间拉上灯泡,它自然就吃的话,鱼的品种肯定好,就是肉质肯定好。也没有什么人工,不费劲,也不用掏钱去买饲料,打上鱼来又增加收入。 记者:你们两口子能管得过来吗?按照你们的规划。 嘉宾:按我的规划,像那个门,那边四五个门都在一块儿,我们还想安电子门,就是牛脖子上挂一个东西--感应器,牛要过,门自动拉开;牛过去了,门自动关上。 记者:技术上现在应该没问题了。 嘉宾:因为我姑娘学电子的,电子网络,她学这个的,我们就能利用她。给你爹设计一个门,这不就好办了嘛。 解说: 廷·巴特尔对自家的草场进行了细致的规划,那么,对于萨如拉图亚的未来,廷·巴特尔作何打算呢? 记者:那往后村里你还有什么计划? 嘉宾:往后村里的计划那就是咱们现在国家也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我们接受这个。 记者:您觉得在你心目中间什么样的才是理想的新农民新牧区。 嘉宾:不是我去想,也不是国家去想,应该咱们所有牧民在想,就是应该什么最合理,我们怎么搞最好。 记者:我看现在草场也在恢复,路你也修好了,定居点也开始做了,如果让你来规划,你这个村里,你准备规划成什么样呢? 嘉宾:牧区应该是小面积集中,就是不能把一个队的牧区全都集中,应该是找一个比较合理,离路、淀、水方便,比较近一点,搞一些点,就是可以搞养牛点,养鸡、养鱼、生态养鱼点,完了可以搞小型的加工厂 记者:那您自己呢? 嘉宾:我这个打算还是做一辈子农民。 记者:就没有设想过走另外的路。 嘉宾:没有,到今天我还是感觉所走的路还是对的。 记者:有没有一个目标? 嘉宾:我不希望我说挣多少钱,我也不希望我有多少钱,我就希望这个地区,祖祖辈辈人能生存,这个草原世世代代是绿色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