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观察与思考专题 > 正文

逐鹿非洲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7日17:15 观察与思考

  -观察记者储昭根

  11月4日,来自非洲48个国家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携领90多名部长以及1700多名代表聚集北京,出席中 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中非确定建立新型战略伙伴关系。由此,古老遥远而资源丰富的非洲大陆再次引起了世人的惊奇。

  翻阅一下非洲的历史,十六世纪以来或许正是因为非洲有着如此巨大的魅力,因而亦不可避免地成为世界大国间的竞 技场。

  西方列强狩猎场

  从十五世纪开始,富饶的非洲大陆就成了欧洲列强首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争夺的战场。1415年葡萄牙诺昂一世与 恩里克王子率兵攻占了北非摩洛哥的穆斯林重镇休达(今塞卜泰)。休达扼守直布罗陀海峡的咽喉,同时还成为葡萄牙沿非洲 西海岸迈向东方的第一步。1420年葡萄牙亨利王子的远征船队发现了非洲西北部的马德拉群岛,此前发现的加那利群岛则 不得不让给西班牙。1431年亚速尔群岛的发现,则成为大西洋航行的补给基地。1445年,葡萄牙人开始闯入黑非洲。 1448年,亨利在阿尔金建立了葡萄牙在西非的第一座堡垒,作为大规模掳掠的根据地。1494年6月,在教皇亚历山大 六世的裁决下,以格林威治西经50度为分界线,将世界平分为二,葡萄牙只能在该分界线以东建立殖民地,西班牙则在该分 界线以西建立殖民地。双方的纷争才告一段落,但紧接着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比利时、意大利等殖民者也接踵而至。葡 、荷、英、法、西、比、德、意等国先后在非洲沿海地带建立了一批殖民据点,以开辟广阔的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

  列强在刚果河流域的争夺导致了1885年柏林会议召开,柏林会议重新划分了欧洲列强在非洲的势力范围,从而使 非洲首次成为当时几乎所有大国利益的交汇点。在19世纪的最后20多年中,英法争夺埃及、法国夺取突尼斯、英德南非之 争、

意大利争夺东非、英国入侵德兰士瓦,在非洲形成帝国主义抢夺殖民地的狂潮。其中,法国在中非、西非和北非建立的法 属西非洲殖民地,是非洲大陆当时最大的殖民地;但英国的殖民地人口却最多。1876年殖民地合计占全洲总面积10.8 %;到第一次
世界大战
前的1913年,非洲除最后两个名义上的独立国家,即埃塞俄比亚和利比里亚以外,都被帝国主义瓜 分完了,殖民地占到全洲总面积的96.1%。欧洲殖民主义者对非洲的争夺,情况直至1950年代开始非洲国家各民族的 独立运动浪潮,多个国家纷纷独立,才有所改进。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英、法对非洲的影响逐渐削弱之后,美、苏在非洲则开始地缘政治角逐,使非洲成为两个超 级大国地缘政治的主战场。为了各自的影响力和利益,他们让非洲代理人展开了意识形态上的较量。

  在非洲各国独立以后,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利用原来宗主国的有利条件,或者附有政治条件的经济"援助",企图左右 非洲国家的政治倾向,控制它们的资源与市场。进入20世纪90年代,非洲的形势也日益严峻起来。在政治上,西方国家利 用东欧剧变加紧向非洲国家施加压力,并以“援助”相要挟,企图在非洲全盘推行其政治、经济模式和价值观,从而激化了非 洲国家的各种矛盾,使各国政局更加动荡。在经济上,世界经济衰退,原料和农产品价格下降,加上流向非洲的资金减少,使 大部分非洲国家负债累累,经济更为困难。这时,部分以前与苏联关系密切的国家,因苏联收缩对非洲战略而产生失落感。部 分亲西方的国家,也因美国对其推行“美式民主”而对西方感到失望。

  可是如今非洲大陆上新一轮的大国角逐再次上演,美国、欧盟、日本、俄罗斯纷纷扩大各自在非洲的影响力。非洲已 从过去“被世界遗忘的角落”而摇身一变成了“未被开发的聚宝盆”,世界上重要的“战略原材料仓库”。

  非洲“热”起来

  冷战后很长时间以来,非洲在西方人眼中不过是个备受冷落或者是不痛不痒的角色。美国总统布什在2000年竞选 时就曾轻描淡写:非洲“不属于美国的战略利益范围”。西方政要也只有希拉克这样的老资格政客仍不厌其烦地一遍遍光顾赤 道以南的黑非洲。但随着非洲在全球中的地位“水涨船高”,人们越来越频繁地看到大国领导人在非洲大陆的身影。于是,非 洲又一次成为大国外交的着力点和西方国家领导人陆续访问非洲的“流行趋势”。难怪国际舆论惊呼,全球正在掀起一股“非 洲热”。

  布什上台后重新确认非洲的战略价值,将非洲作为美国全球战略的一个支撑点。首先,美国作为全球第一大石油消费 国,一直希望石油供应渠道多样化,非洲是其选择之一。

  美国从非洲地区进口的原油在其进口总量中,已经由1997年的7%上升到现在的16%,据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 预测,到2015年非洲石油将占美国石油总输入的25%,超过从所有海湾国家进口石油的总量。其次,在9·11后,鉴 于1998年同时发生炸弹袭击美国驻肯尼亚、坦桑尼亚大使馆事件以及在索马里等国不断出现“基地”组织恐怖分子的教训 ,美国认识到如果非洲再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将可能成为恐怖组织新的避风港。最后,在全球范围内推行民主是美国新保守主 义的核心价值之一。布什政府上台后,深受美国勃兴的新保守主义的政治理念的影响,推行民主始终是布什政府的对外战略的 主轴。2002年9月20日布什政府颁布了新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中,将恐怖主义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是美国当前面临 的主要威胁,正式确立了“先发制人”战略,并在全世界推行西方民主观,并且将强化与非洲能源生产国的合作确定为“加强 美国自身能源安全”的重要途径。因此,该报告表明美国正式确立以反恐、石油安全和推行民主为主轴的对非政策。

  为了实施这一战略,近年来美国对非洲发起了一系列全方位外交攻势。如布什总统在2002年6月八国首脑会议后 宣布,美国将提供数百万美元用于非洲的教育和医疗卫生;同年8月,国务卿鲍威尔访问了主要石油供应国安哥拉和加蓬等三 国,并参加了美国新建驻安哥拉大使馆的奠基仪式;9月,布什总统在联合国罕见地会见了10位非洲领导人;2003年7 月布什又对塞内加尔、南非、博茨瓦纳、乌干达和尼日利亚非洲五国展开访问;2005年,美国按五角大楼向国会提交的新 军事基地改组方案,拟在北非周围国家新建10多个“前沿作战基地”或“前沿作战设施”,并准备将大部分驻欧美军移到阿 尔及利亚、摩洛哥和突尼斯等国的基地中;今年2月11日至13日,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首次以国防部长身份出访北 非三国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而有消息说,五角大楼也将设立一个全新的军事机构—非洲司令部……,种种表现都表 明了美国与非洲国家关系正不断“升温”。

  对于美国以各种借口逐步向非洲渗透的做法,法国感到非常不满。二战前,法国在非洲有21块殖民地,总面积约1 039万平方公里。虽然这些地区先后独立,但由于历史原因,法国与非洲国家有着特殊的关系。

  于经济,非洲有贝宁、尼日尔、喀麦隆等14个国家通行非洲法郎。法国以自己的金融信誉和外汇储备做担保,规定 1法国法郎等于100非洲法郎,并使非洲法郎成为国际上可兑换货币。这种在世界上绝无仅有的货币机制,使这些非洲国家 获益非浅。在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期,受经济危机的影响,前英国殖民地国家的货币大幅度贬值、物价飞涨,而前 法国殖民地国家则凭借非洲法郎保持了经济的稳定。1999年初欧元正式出台时,法国又说服其伙伴接受非洲法郎与欧元挂 钩。当然,法国甘愿承担一定的风险为非洲国家担保其货币的可兑换性,除了政治上的需要以外,在经济上也不无好处。由于 非洲法郎与法国法郎兑换率恒定,没有汇率波动风险,故而来自法国的商品就在非洲大行其道。而非洲则是法国众多战略物资 及能源的供应地。

  于政治,自1973年以来,法国和非洲国家定期召开首脑会议,每逢双年轮流在巴黎和非洲国家召开,而且参加国 包括非洲大陆所有国家,而不限仅于法语非洲国家。逢单的年份,法国又要张罗召开世界法语国家首脑会议,50多个成员国 中有一多半是非洲法语国家。非洲国家在经济上有求于法国的援助,而法国在政治上需要非洲国家的声援。在事关国际问题的 重大斗争中,非洲许多国家往往会站在法国的身后。

  于军事,法国也是西方在非洲驻军最多、对非洲国家直接军事干预最多的国家。目前,法国在非洲6个国家有常设军 事基地,驻军达8000多人,曾多次对非洲国家进行直接军事干预,号称“非洲宪兵”。有人甚至这样形容法国与法语非洲 国家之间互相依存的关系:没有非洲,法国是一部没有汽油的汽车;没有法国,非洲是一部没有司机的汽车。

  法美在非洲的争夺只不过是美欧争夺的一个缩影,而在东亚对非洲的热度更是全球的缩影。2004年9月29日, 在东京都内宾馆召开了“第三届非洲开发会议”(TICADⅢ),99个国家和50家国际机构的代表就非洲开发和支援事 宜进行了商讨。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发表演说称,将在今后5年无偿向非洲提供总额10亿美元的帮助。日本同时保证:放弃 对非洲等重债务贫困国家总额约30亿美元的债权。同日,小泉纯一郎还与19个国家、机构的首脑进行了会谈,创造了日本 首相一天中进行首脑会谈之最。今年4月末5月初,日本首相小泉又访问了埃塞俄比亚、加纳两国以及非洲联盟总部。同样, 韩国也对非洲抱以了极大热情—今年2月,韩国总统卢武铉访问埃及、尼日利亚和阿尔及利亚;3月,韩国政府宣布了一项高 达1亿美元的援助非洲的计划;4月24日为期5天的韩国—非洲经济合作会议在韩国首都首尔举行;7月,韩国又出资赞助 了非洲联盟首脑会议。在那次会议上,潘基文代表韩国政府也宣布今年为韩国的“非洲年”……

  当今年9月,俄罗斯总统普京出访南非和摩洛哥,继今年3月访问阿尔及利亚,普京第二次访问非洲的时候,世界媒 体惊呼,“黑色大陆已再次成为全球影响力的争夺中心”。

  非洲热的背后

  面对“非洲热”的不断掀起,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非洲室主任贺文萍撰文指出“非洲热”源于以下几个方面的 原因:

  从安全和地缘战略的角度看,9·11事件后,基于反恐的需要,非洲在美国等西方大国外交政策中的地位进一步提 升。贫瘠并且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被边缘化的非洲,不仅存在恐怖主义滋生的土壤,而且本·拉登等“基地”组织的要员还 曾经藏匿在非洲东北部。为防止恐怖分子“利用非洲特有的条件—混乱的边界、地区冲突、松散的金融制度、武器泛滥—来营 造和扩展自己的网络和基地”,美国重视并加强了与非洲的反恐军事合作。

  欧盟的南下也提高了非洲的地缘战略地位。欧盟近年来不断深化与扩大,但地缘扩张的空间越来越小,东扩到独联体 各国,触及俄罗斯神经,东南方面挺进到中东西亚,与美国的大中东民主计划相碰撞,不得不开始南下非洲。2005年12 月,欧盟首次出台了《对非战略文件》,系统阐述了欧盟对非政策的战略构想,体现了对非洲的高度重视。

  从资源和市场潜力的角度看,由于中东局势的持续紧张和世界经济的发展,一方面是能源缺乏日益彰显,另一方面则 是市场保护主义趋势抬头。而非洲丰富且未得到充分开发的自然资源和53个国家、近10亿人口的潜在大市场,以及近10 年来年均约5%的经济增长率,无不使非洲成为西方大国竞相逐鹿的宝地。特别是近几年来,由于非洲探明的石油储量不断增 加,出口量增幅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被认为是世界石油天然气供应的“新大陆”。

  从国际政治经济舞台上的博弈角度看,非洲53个成员国占联合国成员国总数的27.7%,是国际政治经济舞台上 一支不可低估的重要力量。在联合国安理会改革问题上,非洲国家一直是高姿态参与,而且自始至终不畏外来压力或诱惑,坚 持自己的立场和主张,要求在安理会中拥有两个带否决权的常任理事国席位和两个新的非常任理事国席位。事实上,没有非洲 国家的支持和拥护,任何实质性的联合国或安理会的改革都是难以想像的。对此,曾旨在成为新增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四国 联盟”非常清楚。但令其感到沮丧的是,非洲联盟直到最后关头,也坚持自己的方案,反对把非洲方案与“四国联盟”方案合 并。另外,在反对单边主义、反对伊拉克战争、抵制西方对津巴布韦和苏丹的制裁和人权攻击、以及在世界贸易组织有关取消 发达国家农产品贸易补贴的谈判等一系列原则性问题上,非洲国家也敢于发出与西方不同的声音。而正是“非洲力量”的上升 和“非洲声音”的持续提高使西方大国不得不正视这股力量和倾听它的声音。

  但遗憾的是,作者没有指出带来这一显著变化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那就是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对非洲经济的积极 影响。而今年8月7日德国《经济周刊》却明确指出了这一点,“非洲有史以来首次掌握了自己的命运,而为这块大陆创造这 一绝佳契机的正是中国人。”中国在五六十年代不附加任何条件的、无私的帮助,使非洲众多国家迅速走向独立;现在中国和 非洲政治上平等互信、经济上合作共赢、文化上交流互鉴的合作的新模式定将引领非洲走向崭新的未来!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rss订阅】【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