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之子:青铜器研究专家李学勤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7日21:08 央视《东方时空》 | |||||||||
东方之子李学勤 央视《东方时空》11月27日播出节目《李学勤:破译遂公盨》,以下为节目内容。 【解说1:2002年的一天,著名青铜器研究专家李学勤先生被请到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一件从海外回归的青铜文物正等着他鉴定。李学勤当时并没有预料到眼前看似普通的青铜器中竟隐藏着惊人的秘密。它就是后来被李学勤称为“遂公盨”的西周青铜器珍品。
李学勤:我们首先看到遂公盨的时候,它当时基本保存了出土时候的状态。我们看它的锈是自然的,是原来生成的锈,虽然除掉了一部分,但是生坑锈的特点还是保存了。 【解说2: 盨是古代用来盛食物的礼器,西周中期开始流行,到春秋中期才消失。根据“遂公盨”生坑锈的特征,李学勤排除了它是伪造青铜器的可能,但它到底属于什么年代、由什么人铸造的呢?李学勤首先把目光投向“遂公盨”外沿上的花纹,很快他找到了断代的重要依据。 李学勤:这个花纹是一个很长的鸟纹,这个鸟纹的特点是尾巴已经分开了,这个地方身子是分开的。如果是连在一起的,是很早的,是西周早期到西周中期之初的特点,而这个分开的是从西周中期以后才特别盛行的。所以我们从器物本身上就可以知道,这是一个西周中晚期之间的,更确切地说是西周中期偏晚。 【解说3:发现眼前的东西竟是来自2900年前的西周中晚期,这激起了同时也是历史学家和古文字学家的李学勤探究“遂公盨”铭文秘密的兴趣。粗一看内底铭文,李学勤感到非常吃惊。 李学勤:就是觉得这个东西铭文非常特别。因为它不像一般的铭文一样有一个固定的头尾。因为青铜器的铭文最常见的应该是有一个计时间的。比如多少年、多少月、多少日,有一个计时间的。最后常常有一个吉祥话,比如说子子孙孙永宝用啊等等,这是大家比较熟悉的。而这件东西完全没有这个内容。 【解说4:“遂公盨”上的铭文如此与众不同,这让见多识广的李学勤产生了疑惑:它会不会是后人在真器物上伪造的一篇假铭文呢?因为先秦青铜礼器作为国之重器,一直是后世仿造作伪的重点,而有铭文的青铜器更是价值连城,早在汉代时期就有伪造铭文出现。李学勤仔细观察研究了“遂公盨”上的铭文,很快他排除了作假的可能。 李学勤:从文字本身来说,它是非常古雅的。古文字学有一个明确的标准,能看的出来,它不是伪造的。另外,看它的字口,这个就是每个字的笔道,特别是它字口的形状,证明它是铸成的,不可能是刻上,或者是用腐蚀的方法做成的。 【解说5:肯定了铭文是真的,李学勤脑海里又闪现出一个新的疑问:这篇铭文会不会不完整?它只是半篇,而另外半篇留在另外一件盨上或者是留在那个丢失的盨盖上。因为像这样铭文分散的情形在已发现的中国上万件先秦青铜器中不乏先例。李学勤开始试着翻译弄懂铭文的意义。 李学勤:我再仔细看头两行铭文的时候,我发现它提到了,我开头就把它读懂了。开头是“天命禹敷土,随山浚川”。所谓敷土就是划分九州,浚川就是治水。一开始是天让禹去治水和划分九州。我读到这是极为兴奋!觉得这是了不起的! 【解说6:大禹治水是中国家喻户晓的故事,但是近百年来史学界一直在争论:距今4000多年前的大禹,是实际历史人物?还是神话传说?这直接关系到夏王朝的历史如何书写?现在眼前 “遂公盨”上的铭文一下子将有关大禹治水的古文字记录提早了几百年,为解开中华上古历史之迷提供了可靠的文献证据。它说明大禹应该确有其人,因为早在2900年前的西周时期人们就已经在广泛传颂着大禹的功绩。而更让李学勤兴奋和惊异的是“遂公盨”铭文中关于大禹治水的文字竟和儒家经典文献《尚书》上的记载惊人地一致。 李学勤:这几句话“禹敷土随山濬川”是《尚书》的话。尚书》里面讲到禹的最主要的一篇就是《禹贡》。《禹贡》这篇开头就是“禹敷土”。至于“随山濬川”这几个字,是《禹贡》的书的《序》里说的。那个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因为随山浚川还不是《禹贡》啊,是《禹贡》的《序》,而且只有《禹贡》的《序》里有这四个字,其他的文献里都没有。所以在西周的青铜器里面,看《禹贡序》里看到相同的字,是非常惊异事情。 【解说7:发现了历史秘密的激动让李学勤立即把全部铭文抄录了下来,他希望从中能有更多惊人的发现。回到家中,李学勤用了一个月的时间仔细研究“遂公盨”上的铭文,凭着深厚的古文字学功底,李学勤破译了铭文的基本内容。他判断“遂公盨”上98个字的铭文确是一篇有头有尾的完整铭文。它是西周时期遂国的某一位国君遂公所作,是一篇专门论述“德治”的政论文。这在已发现的中国上万件先秦青铜器铭文中也是绝无仅有的。铭文中六次提到“德”字,它以大禹治水、施德天下为例,论述“为政以德”,并教诲民众要“以德行事”。这也是目前所发现的关于“德治”的最早的文献记录,它说明我们文化传统中的儒家“为政以德”思想的源头可以再往前上溯几百年。 李学勤:这点非常重要,因为这个也是证明了我们自古以来历史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中国传统的政治思想就是“为政以德”。过去我们学青铜器铭文,就是金文,有的说一篇好的金文,可以抵一篇好的《尚书》。这个真是抵一篇《尚书》。当时觉得真是了不得,我觉得这个东西一定要留下。 【解说8:“遂公盨”,高11.8厘米,口径24.8厘米,重2.5千克,盨盖缺失,内底铭文10行98字。国家一级文物。现在,“遂公盨”是保利艺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学者们称它将会改写中国古代思想史。但李学勤认为对遂公盨铭文的研究和破译还远未结束,他期待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惊人的发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