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镇的奇迹能否在外地复制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9日12:32 新民周刊 | |||||||||
奇迹等待复制 当这些感染者一旦走出神奇的公民镇,他们还能够坦然面对周围的人群吗? 撰稿/杨 江(记者) 苏 婧
游莉在楼下搓麻将,李秀华与李本才在楼上接受采访。李秀华突然哭了,“我今年年初做检查,发现被他传染上了。” “夫妻生活没有采取措施吗?”刘艳平问。 “没有。”李秀华抹着眼泪,一边的李本才垂着头:“2002年中英项目办开展前,我们不知道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夫妻生活一直没有用安全套,她也没有被传染上。项目开始后,知道不采取措施会很危险,这才用上了安全套。”李本才说,“就是去年年底才不用的。” “不就是为了再生个孩子嘛。”李秀华接过话茬,“女儿因为以前受到歧视,性格内向,我们就想再生一个。镇上其他感染者也有这样做的,生了孩子,母亲也没感染,谁想到我们就这么倒霉。” 记者了解到,在公民镇,一些艾滋病毒感染者的生活有了起色,重新燃起了希望,开始希望有一个健康的后代,在夫妻生活时存在侥幸心理,不肯使用安全套的并非李秀华夫妇一对。 “我们太麻痹了。”李本才坦言,“歧视消除了,觉得这个病也没啥可怕的,反倒有些漠视了。” 李秀华似乎接受了不幸的现实,与丈夫一起忙于生意。拿到检测结果后不久她就把感染的消息告诉了女儿,“她表现得很平静,劝我不要难受。” 孩子深埋在心底的苦恼,让这些感染者最难消受。李彬夫妇在接受采访时,他们的儿子坐在一边,面无表情,似乎对周围发生的一切毫不在意。“终有一天,在他还没长大前,我们都会离开人世,孩子不可能不苦恼。”魏婷说。 对于艾滋遗孤的问题,李英中表示,按照规定,父母均已过世的孩子才能算上遗孤,但资中县采取的措施是,只要是“艾滋家庭”的孩子,哪怕父母在世,一律都算作“艾滋孤儿”。这种做法是为了让感染者的孩子享受更多的政府救助,目前资中县共有15名这样的“艾滋孤儿”,吴晓敏说,将来这些孩子如果考上大学,将通过个人贷款、民政救助等方式解决实际困难。 采访行将结束时,记者与刘艳平一起前往资中某职业学校,看望已病故的林腾权的儿子。这是一个个子矮小、穿着朴素的15岁少年,与人面对面时,常常腼腆地盯着鞋尖。林腾权染上艾滋病后,妻子服毒自杀,林腾权老弱多病的母亲只得担起照顾病儿和弱孙的重担。林腾权去世前不久狠狠地打了儿子一顿,林腾权的母亲回忆:“把孩子捆起来打,两根篾条打断了,又用皮带抽。打完了,他自己跑到楼上哭。” “父亲是想把我带走,觉得我不争气,免得拖累奶奶。”小林喃喃道。他现在每个月享受100多元的低保待遇。 林腾权的墓就在公民镇外的一个小山坡上,我们此前曾路过。刘艳平突然发现小林的手臂上有一道伤疤。 “上次我来看他,发现他竟然在手臂上文了一个硕大的忍字。便训斥了他。”刘艳平说。小林当时告诉这位时常来关心自己的“刘姨”:“文身是为了戒烟,而为什么吸烟,却是因为心里很苦。” 刘艳平离开后,小林默不作声地走到水龙头前冲洗文身,发现洗不掉,竟然拿来一把镰刀在文身处一刀一刀地割剐。 “艾滋遗孤”的生计已经得到了政府的政策支持,但如何对他们受伤的心灵展开救助?这是摆在社会面前的一个难题。 此外,中英项目已经结束,而消除歧视被普遍认为只是一个开始,资中县做过一项调查,结果不容乐观,该县面临着巨大的艾滋病潜在威胁。 记者了解到,威胁首先在于艾滋病疫情基数大,资中县上世纪到外省地下血站卖血的多达1000人,现在只有110名公开身份(其中已死亡48名),还有多少感染者没有浮出水面急需调查;二是高危人群规模较大,目前全县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近900人,估计吸毒人员近5000人,据统计,97%为静脉注射吸毒,同时存在暗娼与性乱人群,他们普遍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安全套使用率低;此外,疫情由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扩散,目前已有10例感染者为夫妻间感染。 对此,资中县在中英项目结束后,已经明确今后将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研究更加切实有效的针对高危人群的综合干预措施。 李英中表示,资中的实践证明,只要政府重视、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感染者生产自救,就一定能将艾滋病引发的社会问题控制在最小的范围。 在盐棚子村采访时,有村民表示,他们对过多的媒体采访比较反感,“歧视在资中消除了,但我们的子女在外省市工作,那里对艾滋病如何看待?报道多了,我们担心会对子女不利。” 是的,当这些感染者一旦走出神奇的公民镇,他们还能够坦然面对周围的人群吗?公民镇的奇迹,能够在中国的每一寸土地上复制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