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民主与法制时报专题 > 正文

中华老字号遭海外抢注 专家呼吁建立品牌预警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4日11:10 民主与法制时报

  “王致和”在德国遭抢注并非个案,只是几十年来中国品牌海外遭遇的一个缩影。中国传统品牌文化精华的中华老字号,是遭抢注的一个“重灾区”。目前,我国商标已经进入了被人疯狂抢注的高峰期,有专家称,这种情况将至少持续5年。专家呼吁,建立品牌预警系统,维护中国品牌海外安全刻不容缓。

    记者 周宇

  11月26日,王致和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又一家新厂在怀柔雁栖湖畔揭幕了。就在企业稳步发展的同时,品牌危机依然困扰着他们,因为就在几个月以前,王致和公司惊愕地发现自己的商标在德国被抢注了。

  对于中国企业,尤其是中华老字号等品牌价值较高的企业来说,“王致和”被抢注显然非同寻常。这是一家非常注重品牌的企业,在16年前,王致和是以一起商标维权官司闻名全国——1990年,王致和公司打起了“中国知识产权第一案 ”,仅仅索赔1元钱,其目的就是要震慑侵权者。而今,当年所获赔偿——1元人民币作为一种象征依然保存在王致和公司的档案柜,新的维权征程已然开始,不过这次的对手来自遥远的德国。

  “德国的官司目前还是在收集证据当中。顺利的话,我们计划在12月份在德国柏林正式起诉。”王洪青律师介绍, “今年,王致和公司打算再申请30个商标注册。我们将坚持与OKAI公司斗争到底,为的就是中华老字号们在走出去的时候能够顺利一些。”

  “王致和”商标为何在德被抢注?

  由于代理商最清楚该品牌在国外的商业价值,所以很容易在代理的过程中想到抢注。抢注之后,代理商必然会提出要求,而最常见的要求就是取得该品牌在该国的独家代理权。

  “王致和”由进京赶考的安徽举人王致和创立于1669年,是商务部公布的中华老字号之一。今年7月,王致和公司去德国注册其商标时意外被告知,自己的商标已被一家名为OKAI的公司抢先注册了。

  这让王致和公司的总经理王家槐十分震惊,也使得公司扩展德国市场的步伐受挫。王家槐随后了解到,OKAI公司在德国专门销售来自中国的食品,包括王致和豆腐乳。不过,OKAI公司和王致和公司没有直接业务往来,而是从中咨货运代理有限公司处获得产品。

  抢注事件发生之后,王家槐马上委托北京鼎鑫鸿业商标代理事务所总经理王洪青以及德国某知识产权律师事务所“追回”商标。8月初,德国律师向OKAI公司发出了律师函,要求对方在9月底之前给予答复,并撤销已注册的“王致和”商标,否则就诉诸法律程序,但没有获得回应。

  就在律师函发出一周之后,王洪青接到了中咨货运公司总经理马建的电话。马建表示,OKAI公司让其转达一些态度:王致和公司不一定能打赢这场官司,如果要追回商标,必须付出一定的代价。马建还透露,OKAI公司以前曾希望成为王致和的德国总代理,但没有谈妥,这也是该公司抢注王致和商标的一大动因。

  而王家槐则表示,此前并没有获得OKAI公司关于合作的任何信息。

  “王致和商标在德国被抢注,这在国外还是第一次。”王洪青律师说,“王致和的产品比较特殊,因为它主要是腐乳类产品,在国外是没有国家生产同类产品的。王致和的产品也是从2000年现任总经理王家槐上任后才开始出口的。”

  “其实海外代理商在该国抢注我国品牌的事情时有发生。”北京市律师协会商标法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威创日新知识产权事务所主任王传理律师说,“由于代理商最清楚该品牌在国外的商业价值,所以很容易在代理的过程中想到抢注。抢注之后,代理商必然会提出要求,而最常见的要求就是取得该品牌在该国的独家代理权。”

  抢注事件之后,王致和公司已停止向OKAI公司供货。“我们绝对不可能和这样一个违背职业道德的企业来合作,它不具备合作的基础。”王家槐说,“我们将不惜一切代价追回商标,而且有信心打赢这场官司。”

  三股力量威胁中国品牌

  有法律人士指出,国际炒家、自然人,再加上国外代理商,已经成为我国品牌在海外的三大威胁。

  2006年8月,北京威创日新知识产权事务所的年轻律师李晓明在例行商标全球监测的时候,无意中进入了加拿大多伦多一个叫做“中华老字号抢注公司(China'sTime-HonoredBrandInc.)”的网站。

  “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了许久,突见此网站还是让我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本以为自己对老字号在境外遭抢注已是见怪不怪了,但是在网上公然大批量买卖中华老字号情形实属首例。”李晓明说。他清楚地看到,这家公司的页面中整齐地排列着数百家中华老字号商标。

  “国际炒家的恶意抢注严重威胁着中国品牌的海外安全。”王传理律师说,“目前,国际上有一批境外商标注册公司蓄意抢注我国商标特别是知名商标,比如这家加拿大公司。他们恶意抢注我国商标的目的,就是进行商标倒卖或者以侵权之名收取佣金,严重侵害了我国企业的正当权益。”

  “真有点防不胜防。”王洪青律师则认为,“如果要我国企业在海外众多国家盲目注册大量商标,确实也没有必要。商标是否在海外某国注册主要还是取决于企业的市场战略。”

  对于海外屡遭抢注的原因,王洪青律师分析:“中国的驰名商标之所以在国际上频频被抢注,主要还是企业整体没有养成打造国际市场、进行跨国经营的习惯,也就是说,已经做大到一定程度了,还是只关注国内市场,而没有有规划地瞄准国际市场。”

  除了国际炒家,一些自然人也伺机恶意抢注我国一些商标。令人痛心的是,这其中又常常出现海外华人的身影。而这次王致和德国遭抢注事件中同样出现了华人的身影。

  对此,王传理律师说:“因为许多老字号品牌在海外的消费者是以华人为主的,华人最了解这些品牌的商业价值。国际炒家、自然人,再加上国外代理商,已经成为我国品牌在海外的三大威胁。”

  目前,国内约有15%的知名商标在国外被抢注。每年商标国外抢注案件超过100起。王传理估计,按照现在案件发生的速度,已经涉及被抢注的国家级老字号约占总数的1/3左右。

  内外因素困扰老字号维权

  国际炒家抢注热情源自“老字号”巨大的品牌效应及可获得巨额利润;而国内“老字号”经营者的知识产权(商标) 意识淡薄和经济实力较弱与之形成鲜明对比。

  老字号,在我国的发展始终处在困境之中,众多老字号已经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了。建国初期,我国共有老字号约1 6000多家,1990年原国内贸易部认定的中华老字号减少到1600家。今年10月,商务部重新认定的中华老字号仅存430家。

  而这些历尽沧桑保存下来的老字号如今又常常成为抢注事件中的受害者,同时又面临着艰难的维权困境。在它们身上,集中体现着中国品牌的生存危机。

  “国外公司和个人抢注‘老字号’,是看重了其巨大的品牌效应,一旦抢注成功,便有利可图。要么利用已抢注商标的巨大品牌效应占领当地市场;要么以侵犯其商标权等理由要挟被抢注者高价回购该注册商标,或者附加其他不合理条件。不论何种情况,国外抢注者均可获得巨额利润。”王传理律师介绍。

  与国际炒家的抢注热情相比,国内“老字号”经营者知识产权(商标)意识淡薄的问题在付出巨大代价之后,依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许多经营者没有充分认识到“老字号”商标巨大的品牌效应和经济价值,不清楚商标海外注册的法律意义。

  “经济实力也是一个原因。”王传理律师分析,“现在的中华老字号,70%是餐饮业,利润低,很难形成规模产业。有的就是从小吃店、小门脸积累起来的。尤其是建国后经过公私合营、国有化、改制、交给家族经营,产权大多经过了数次变化。对老字号来说,真正的原始积累是从改革开放以后才慢慢开始的,由于制度和经营主体的沿革,与国外大公司相比经济实力有限。”

  “现在流行这样的一种说法,在全国的老字号里,勉强维持现状的占70%左右,长期亏损、面临倒闭破产的约占2 0%,而效益良好、已形成规模效应的仅有10%左右。在全国驰名商标企业中,只有10%的企业是中华老字号企业。”北京老字号协会副会长刘满来说。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旦面临海外维权,随之而来的则是巨额费用。

  “虽然(可能)最终通过各种方法夺回,但耗费你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王致和公司总经理王家槐颇有些无奈。

  在现存的老字号当中,王致和公司属于经营状况较好的。该集团年产值近6亿,利润却只有一千五百多万元。而更多实力有限的老字号在商标被抢注之后则选择了沉默。

  “商标的保护,应该是企业自身的责任,但对于老字号企业情况有些特殊。这些老字号早已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但其经济状况很可能并不好。”王洪青律师说,“因此,要求所有的老字号企业用自己的经济条件来为有一定历史色彩、民族色彩的品牌进行全方位的保护不太现实,也不太公平。如果全按照经济规律办,有些老字号在海外是不会去维权的。所以对这类企业应该单独建立保护机制。比如,国家建立一个专门的老字号企业无形资产保护组织,对自己没有能力进行大范围海外商标注册的老字号企业的商标,该组织进行全方面的保护性注册。”

  令人欣慰的是,商务部正在开展一项“振兴老字号工程”,力争用3年时间认定1000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华老字号”,重点培育一批“中华老字号”,提高其品牌影响力,使之成为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的著名自主品牌。

  品牌保护呼唤及时预警

  目前,国家有关部门也在研究包括商标在内的知识产权预警问题。品牌预警的目的就是及时发现品牌在国内外所受到的威胁并果断地采取措施予以制止。

  在培育品牌的同时,如何对其进行保护,降低其海外维权成本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这时,“品牌预警系统”成为众多专家口中的关键词。“在对方抢注尚未成功之前,维权的费用是非常低的。一旦抢注成功,维权的成本将非常高,并且诉讼期间品牌是不能用的,整个程序走完可能需要2-3年。”

  王传理律师举了海信的例子。他说:“海信商标在1999年1月5日被国家工商总局正式认定为驰名商标仅6天之后就在德国被抢注,此后德国方面提出了4000万欧元的转让价。各国的官方管理机构在接到商标申请之后,如果没有形式上的明显问题,就会进入公示期,从1个月到5个月不等。此间如果没有人提出异议的话,到期就发给商标证,注册成功。”

  但是,有实力的企业甚至可以自己建立商标预警机构,避免以后付出难以估算的巨大代价。王律师解释:因为商标监测代理服务机构,受到企业的委托之后,就会对各国商标官方公告进行监测,一旦在公告期内发现委托企业在国外被抢注,就会及时告知客户,向国外的商标管理单位提出异议,这时候维权成本极低。

  “通过现有法律、技术和商业信息的合法采集、检索和分析,针对某种产品或技术有风险的商业行为进行评估,这是一种风险分析。”国家知识产权局魏衍亮博士这样理解预警系统,“针对我国众多企业不注意包括商标保护在内的知识产权保护,我国政府正在研究知识产权预警、应急的相关问题。”

  “比如某种品牌的电视,某种技术中国运用的很普遍,但是通过检索我们发现,这种技术在某国没有专利,这时候相关机构就可以对企业发出预警信息,进行提醒。”魏衍亮说,“品牌更是这样。商标的预警更加直观、更容易操作,也更需要做。”

  而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研究专家邓仪友则建议,有关部门可以考虑建立专门的机构,收集国内外相关知识产权信息,协助企业进行相关的调查事项,建立和完善国内知识产权公共信息服务体系和预警机制,建立知识产权信息和法律法规信息平台,减少企业维权的成本。

  王洪青律师也认为,除了企业自身,社会的力量或者政府的资源也可以建立类似的机制,为中国知名品牌提供帮助。

  “问题是费用谁来出?我倒更觉得如果建立这样的机构或者组织,应该是采取会员制,即只针对花钱加入的企业提供这种帮助。”显然,对于王致和这样的知名品牌来说,如何保护自己的品牌,不论是企业还是政府都还有很多事需要做。

    (版权声明:任何媒体转载本稿件,须注明来源于《民主与法制时报》,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rss订阅】【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