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民间智囊库PK水利部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5日09:49 南方新闻网

  民间智囊库PK水利部

  座谈会上,双方未就调水量、地质风险、工程成本等问题达成一致

  和此前怒江修水电站多为环保人士的反对呼声不同,此次西线工程,吸引了经济、社科、环保、地质等各个方面的民间学者关注参与。把这些学者们组织到一起的,是一个叫做
四川省老年科协的民间组织,而四川省原来主管科技工作的副省长韩邦彦,就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织者。

  退休以后,韩邦彦曾在老年科协担任了10年会长。老年科协,在他的描述中,是seniorscientist,退休下来的资深专家,不仅仅是老年专家。在四川,这个民间智囊库拥有30000多老研究员、老教授、老总工程师,涉及各个领域。

  2004年5月,了解到西线将在2010年开工之后,老年科协在

都江堰开会专门讨论。之后商量,要先听听水利部的介绍,林凌等报名“挤”进了水利部的座谈会。2005年3月的座谈会并没有让他们满意,据与会者回忆,四川方面有100多人参加,省发改委、环保局、水利厅等相关单位都来了。四川省政府秘书长也来了,还讲了几句话。会上,各个部门都反映根本不知道西线工程是怎么回事。

  座谈会的开法是,水利部、黄委会先介绍情况,然后四川专家谈看法,最后放会议简报。“气氛很紧张”,其中一个细节是,最后一张张幻灯片放简报结论,放到“与会代表认为西线工程没有重大制约因素”,四川代表们就忍不住了,对水电损失顾虑很大的四川省发改委反对说,怎么没有制约因素,制约因素很多。

  会上,双方并没有就调水量、地质风险、工程成本等问题达成一致意见。鲁家果回忆,到私下交流时,也是各自强调己方观点。

  民间智囊库出书

  用文字发表对西线工程的意见和隐忧,“也提供另一种不可行性研究报告”

  2005年夏天,老年科协的林凌、刘宝珺开始找人写文章、出书,记录和反映自己的观点。60位不同领域的资深学者,开始用文字发表自己对西线工程的意见和隐忧。没有经费来源,牵头的四个人就各自掏腰包,筹了7.5万元。

  今年9月,全国人大来四川调研南水北调之后,这本300多页厚厚的《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备忘录》面世了。前言即开宗明义提出,“对四年后才看到已经审查通过的报告,四川的专家们是很有意见的。因为他们最了解调水区的地质构造、生态环境、人文社会等情况,但做出这样重大的决策却没有给他们沟通消息……”

  这些声称事先没有得到有效沟通的学者中,有中科院院士、有全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有研究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的专家,有研究康藏地区宗教文化的宗教学家,也有研究西电东送的工程师。他们中的大多数用写学术论文的方式重申了对西线的疑虑和隐忧。

  作为备忘录主编,林凌把出书形容为不得已而为之,他说,主要意图是让西线工程不仅仅有黄委会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也提供另一种不可行性研究报告。四川民间智囊库急于把不同的声音反映给决策者供参考。所以,备忘录在北京出版以后,即有一百多本被送到国务院、水利部、环保总局、发改委等各相关单位和处室。

  不仅如此,林凌还邀请部分主流媒体高调召开了新闻发布会,他说这是让老百姓都了解,西线工程究竟是怎么回事,要花多少钱。出书后不久,应四川在线的邀请,林凌等还和网民进行了一次互动交流,论坛上开始越来越多流传关于西线工程的帖子。

  林凌的努力收到了回报。前几天,钱正英院士打电话给他,说备忘录编得好,终于听到四川方面的声音了。同时,三峡的某个办公室也来向林凌要书。让林凌深感意外的是,主张从西藏调水的“大西线”倡导者郭开也打电话给林凌,说赞成四川学者的看法,南水北调应该从西藏调,不应该从四川调。不过,林凌否认自己和郭开是一条战壕的战友,因为“大西线听起来比西线还神奇”。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rss订阅】【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