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上书推迟南水北调西线计划 工程前景难测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5日09:49 南方新闻网 | |||||||||
写信给总理的鲁家果。 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引水线路图。杨勇摄 关键词 上书 四川社科院一位默默无闻的离休研究员,两度上书温家宝总理,引发了关于“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民间集体论证。这个将耗资3040亿元、关系到长江黄河流域几亿人生存发展的水利工程,是中国有史以来最浩大的水利工程,存在环境影响、地质风险等问题。之前在地方政府的决策下匆匆上阵,现在计划正在调整延迟,工程前景扑朔迷离。
西线一期工程原计划 项目规划通过时间:2001年7月 项目建议书:2001年7月-2004年 可行性研究:2005年-2006年 初步设计:2007年至2009年 招标文件编制:2010年 即在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上游河源地区形成水库群,利用西高东低的地形,将这些河源之水汇为一体,穿过巴颜喀拉分水岭,进入黄河流域。 通天河侧坊沟枢纽调入雅砻江浪多河段。 民间上书延阻3040亿南水北调西线 水利部官员承认四川专家的意见是西线调整和延迟的原因之一 采写:本报记者杨传敏 2年前,鲁家果还是四川省社科院一位寂寂无名的离休研究员。但在2004年底,这位76岁的老人写了一封信给温家宝总理,信的内容涉及到南水北调的西线——一个将至少耗资3040亿、关系到长江黄河流域几亿人生存发展的水利工程。 以这封信为原点,围绕这个中国有史以来最浩大水利工程的纷争,逐渐演化成以四川60多位学者为主体对工程经济效益、环境影响、地质风险的自发民间论证过程。而鲁家果也成为这场漩涡的中心人物。 论证打乱了西线的原定计划。11月初,水利部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原定于2004年完成的西线项目建议书将推后到今年完成,也有可能还要往后推,之后还要通过可行性研究,才能最终确定西线能否开工。他承认,四川专家提出的意见,是西线调整和延迟的原因之一。 而这种论证过程并不局限在四川,据消息人士透露,去年几位水利界权威人已上书决策层,希望探讨另一种据称可以取代西线的调水方案——从三峡上游附近小江调水注入黄河。 至此,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前景似乎更加扑朔迷离。 一封写给总理的信 “170亿立方的调水量被高估了,成本远远不止3040亿” “西线按原计划2010年开工的可能性已经很小很小了”,已是初冬,成都的天气出奇晴暖,四川省社科院前副院长林凌斜靠在自己办公室的软椅上,陈述语气安闲笃定。 “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一点也是可以的”,把水从南调到北,是毛泽东在1952年提出的构想。这个构想在前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林一山的研究下,被具体化为三条线路——东线扬州调水至山东、天津,中线湖北丹江口调水至北京,西线川西调水供应西北六省。 所谓西线,即在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上游河源地区形成水库群,利用西高东低的地形,将这些河源之水汇为一体,穿过巴颜喀拉分水岭,进入黄河流域。 2001年,黄河水利委员会(以下简称黄委会)评审通过了《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将这个构想具体化为一个未来40年花费3040亿人民币的中国有史以来最宏大水利工程——打造一条海拔3500米的人工隧道天河,把170亿立方米长江上游水浩浩荡荡送入黄河上游。 在2001年经过专家组评审通过的《纲要》里,黄委会这样形容西线的重要性——“不可取代,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基础设施工程”。按照2001年规划,西线将在2004年完成项目建议书,2006年完成可行性研究,2007年开始初步设计。而西北6省的呼吁曾让这个计划差一点提前到2008年开工。 但2004年底,鲁家果通过朋友送到北京的一封信打乱了这个计划。 2004年初,通过同事向传三,鲁家果偶然看到了黄委会在四川西部调水的规划报告,感到很吃惊。“这是一笔糊涂账”,用红笔小字,鲁家果在这份规划书旁边的空白页面上开始了密密麻麻的复核计算和批注。“170亿立方的调水量被高估了,成本远远不止3040亿”,西线规划让鲁家果不住摇头,皱纹像一座座深深的拱桥挤满他的额头。 2004年底,鲁家果写下《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应慎重决策》,发表在同年6月的《科技导报》上,从调水量、地质状况、成本核算、生态影响等角度,质疑西线工程的风险和效益。 同年年底,通过私人渠道,鲁家果至今仍被某些人称为“外行”的文章,被送到了温家宝手上。温总理阅后作了批示。之后,这封影响西线的信和温家宝的批复,被一起送到了水利部。 现在,这封信在关心南水北调的学者圈子里几乎是人人皆知。信送去后的3个月,黄委会、水利部分别先后来四川和相关部门座谈,鲁家果应邀作为“专家”列席会议。 其实,这位76岁的老人关心水利由来已久。1998年长江大水,他曾写文章对三峡蓄水量、坝高提出不同意见,该文被发表在1998年第5期《科技导报》上。 不过他的行为颇受争议,不断有人说他是外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