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南方周末专题 > 正文

知情者称郁知非邀请官员家属出国旅游导致落马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7日10:23 南方新闻网-南方周末
知情者称郁知非邀请官员家属出国旅游导致落马

资料图片:郁知非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本报记者 马 韬 朱红军

  10月10日晚,上海茂名路锦江饭店,前国足张玉宁的婚礼上,上海国际赛场总经理郁知非最后一次公开亮相,一身黑色西装的他,周游于老友新朋间,习惯性地右手插袋,左手比划。

  第二天,见诸申城各大报刊的婚礼报道上,他的名字被刻意忽略,只在一份体育类日报上,被不经意地提及,头衔是前申花总经理。

  这更像是一场不期而遇的谢幕表演,一周后,官方媒体披露其被有关部门传召协助调查,自此不见踪影。

  上海诸多体育记者最后一次见到他,是在国庆期间的F1大奖赛上,9月29日在媒体接待会上,郁知非依然笑脸相迎,宛若无事。此前,上海的各大报刊已收到有关通知,不得在F1报道中出现其名字和照片,“我们知道,他肯定要出事了”。

  这次的F1上海站赛事在连绵的阴雨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20万观众冒雨赶往远在嘉定的赛车场,车王舒马赫在最后关头超车成功,一举夺冠,挽回了最后的尊严。

  这原本应是自2002年加盟F1的郁知非最可告慰的时刻,但“泰山压顶,还得强作笑颜”,一位与其相熟的记者事后对本报记者称,“那几天,我第一次感觉到他的可怜。”他还发现,郁变得沉默寡言,热情的寒暄后会突然语塞,然后匆匆作别。

  此前,从中国足球大佬,到成为F1教父,郁知非一直走得十分顺利。他突然落马令一些老友不解。老申花足球队球员祁宏回忆,“那天他热情地拍拍这个肩膀拍拍那个肩膀的,没看出有什么事。”10月18日,上海一家媒体报道他被调查的原因是“涉及上海腐败案及上赛场(上海国际赛场有限公司的简称)运作中存在的违规操作事宜”。

  11月23日,有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郁知非在F1的推广工作中,有太多的“公关”活动,比如邀请官员家属出国旅游,正是这些“沟通”,导致郁知非落马。“其实也是以公司的身份去活动的,F1是个巨型活动,牵扯到的领域太多,海关、工商、交通、公安等无一不涉及。”

  郁知非在上海久事大厦36层的办公室,正对十六铺码头——当年上海滩浪奔浪流的名利场,他曾多次玩笑着将自己比作许文强,那个从十六铺码头开疆辟土,最后又折戟上海滩的硬汉。如今,这句玩笑一语成谶。

  走进他办公室的许多记者,都会提及郁知非时常走到窗口,拉开窗帘,遥指陆家嘴灯火佳处指点江山的架势,“浑身散发着踌躇满志的气息。你会感觉,那个时候,他就是个上海滩的人物。”

  郁知非前传

  11月21日,记者来到上海黄浦区金陵东路339号——上海申花电器的总部。这里看不到上海滩的繁华,让人感觉置身于1990年代初的上海。申花电器所在的办公楼是一个临街的四层旧楼,楼内的地板陈迹斑斑。

  十几年前,郁知非就在这座小楼的三楼办公。从这个地方,步行仅20分钟就能到达他在久事大厦的办公室。这20分钟的路程,在郁知非的职业生涯里,走了足足20年。

  生于1952年的郁知非,1969年顺应当时的潮流,到黑龙江建设兵团当了9年兵,东北的生活给他性格中增添了北方式的豪爽。1978年他回上海;在正式“就业”之前,一边收废品,每天拿几毛钱的补助,一边利用空余时间学习大专的课程。

  1980年代初,下乡返城的知青们找不到工作,以街道为单位成立生产组,成了解决工作的办法之一。郁知非参加的那个里弄生产组,开创了一个街办企业的奇迹,1983年成立了三灵电机厂,先后生产了电子琴、空调用的风扇等电气产品,并于1993年改名为上海申花集团。

  “转折点是申请到了洗衣机的生产指标。”一位郁知非的好友说,“当时是计划经济,产品奇缺,能生产出来,就有市场。”随后,洗衣机和热水器成了申花集团的主要盈利产品,郁知非出国,会带回样机或者产品说明书,“那时候的主要办法就是仿制国外的产品。”

  1980年代的三灵电机厂俨然是中国白色家电的龙头之一,与当时的海尔、小天鹅相比并不逊色。郁知非此时从最初的销售科长逐渐成长为申花集团的董事长。

  1993年下半年,上海确立了发展足球产业的方针,分管领导是市委副书记陈良宇。

  “当时上海著名企业不少,市里希望能有企业拿出钱来搞足球产业,但能直接拍板拿出几百万搞足球的,没有,”那位郁知非的好友回忆道,“而郁知非又是一个非常听领导话的人,再加上从1991年开始,就曾经两次赞助申花足球队的前身上海足球队,最终,他肩负起了借足球打出上海新精神面貌的重担。”

  1993年12月10日,上海申花足球俱乐部正式成立,隶属于申花集团。这是中国职业足球的第一个俱乐部,郁知非任董事长。在郁知非和主教练徐根宝的配合之下,“抢逼围”的战术让上海足球一下子从“软脚蟹”变成了“疯狗”。

  申花

神话

  从1994年至1998年,五个赛季中,三夺联赛冠军,一夺

足协杯冠军,被誉为蓝衣军团的申花足球俱乐部成为中国足球的霸主。借助申花足球,郁知非也成为中国足坛的大哥。

  郁知非在申花足球俱乐部顺风顺水的过程,也正是中国足球职业联赛的黄金时期。申花是中国首家职业足球俱乐部,并是在足球产业中做得最优秀的俱乐部之一,其成就并不能用获得的名次来简单涵盖。

  “郁知非对足球的认识及运营能力,在中国是绝对一流的。”申思如此评价他以前的老板。申花在足球上的成功离不开另一个人,他就是陈维力,其父亲是上海市主要领导之一。

  “陈维力在队里的时候,是郁知非与其父亲联系的桥梁,其父亲很多对球队的指示,都是通过陈维力传达。在陈维力离开球队之后,郁知非和陈维力父亲直接沟通的桥梁就没有了。”接近郁知非的人士回忆。

  1999年是郁知非充分展现自己体育经营才能的一年。他运作了

曼联与申花队的商业比赛,差不多赚了1600万元,被誉为中国足坛有史以来最成功的商业比赛。不为人知的是,此时的郁知非已经是强弩之末。

  “郁知非对外宣称申花俱乐部一直赢利,别的俱乐部都亏钱,就他能赚钱?实际上,大概从1997年开始,每年的亏损都近1000万,但要承认,这已经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了。”那位郁知非的好友,揭示了这个中国惟一一个号称赢利的足球俱乐部的另一面。

  其他取得优异成绩的球队,都有大财团支持,惟有申花,财力有限实在难以支撑,“最后不得不以寅吃卯粮的方式,用下一年度的赞助费广告费来平衡本年度的运营费用”。

  该人士对郁知非这段职业生涯的总结就是:历史把他推到了那个位置,他似乎并没有太多选择的权利,大家则在底下吃力地将外表光鲜的他举得高高的。

  郁知非在1998年的时候曾拿着一个假路易威登皮包,还以为别人看不出,但明眼人一下就能看出那是假的,被熟人指出后,马上就不再用那包了。“外表光鲜之下的郁知非,其实有很多并不被人知的辛酸之处。”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585,000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rss订阅】【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郁知非”的相关新闻
双面郁知非——上海体育大亨的光荣与悲哀 (2006-12-07)
中国F1教父郁知非坠落 陈良宇之子曾经是其副手 (2006-10-30)
中国F1教父郁知非坠落 陈良宇之子曾经是其副手 (2006-10-30)
上海国际赛场总经理郁知非被传召协助调查 (2006-10-18)
时代人物周报:郁知非—足球大佬的F1加速度 (2004-12-28)
mangazine.名牌年度十大精英男性-郁知非 (2004-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