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干部自揭内幕:创卫生城市乱扔百姓血汗钱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7日10:34 南方新闻网-南方周末 | |||||||||
我是华东某县级市的一名机关干部,多年来借调在市“创建总指挥部办公室”工作,经历了一系列“创建运动”。今天,我谈谈对“创建”的忧虑和感慨。 机构如牛毛牌子挂不下 我所在的这个临时机构已“临时”了10年,开始叫“创建××市卫生城市总指挥部”
在我市,类似的机构不止一个。还有设在政法委的“创建平安市总指挥部”、“创建依法治市总指挥部”,设在招商办的“创建民营经济大市总指挥部”,设在农工部的“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总指挥部”……别看这么多“总指挥部”,实际上总部只是一个——市委、市政府。“上头一个总,到下千根线”,从部、委、办、局直至各大企事业单位、乡镇、居委会,都建有相应的指挥部、领导组、办公室。我们自己都觉得滑稽:既然总部只有一个,“总司令”也只一个,还成立那么多的“总指挥部”干嘛呢? 但这是全市一把手的“创建大工程”,下面各级单位拼尽全力也得“奉陪”到底。还有各行业、各部门自己的“创建验收工程”,也须一一应付。举个城管局的例子来说吧,每年应付上边的国家卫生城市复查1次,省、市城管创优、集镇管理创优检查验收各2次,省、市队伍建设达标检查验收2次,行政执法检查验收2次。而本市党风廉政、行政执法、安全生产、物价、财务、档案等各类的检查验收,就更名目繁多了。单执法检查这项,一年就有人大、纪委、法制办等几个部门各自为政的多头轮番检查验收。 百姓的血汗钱随便扔 据我的体验,创建的实质就是拼财力、树形象、出政绩。拿创建各级“卫生城市”来说,一开始就走调了,是借着这个由头,玩大拆迁、大改造、大建设。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多次抨击的贪大求洋的“城市风”,我觉得主要起因就是这股“创建风”。如此浩大的“创建工程”,县级财政能否承受?将县城打造成一个国家级“卫生城市”,前后没有15亿元人民币是难以实现的。卫生城市建成了,再创环保、园林、生态、健康、文明城市,还需要大量资金。而像我们这个地区的一个县级市,年财政收入超过20亿的凤毛麟角。这笔投入从哪里来?于是,打着“人民城市人民建”旗号的各种“土政策”出台了:有钱出钱,没钱出力,“谁家的孩子谁家抱”;乡镇的钱被“平调”到市财政,企事业单位的钱被划到县财政;机关干部、教师、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被莫名其妙地“自愿捐献”到“创建工程”上;至于预算内资金更是一个铜板都不能少,一律进 “笼子”调度。 如此创建工程,县(市)实情是否必要?举个例子,国家卫生城市标准有个“硬件”:城市必须有自己的污水处理厂。可一个小县城,人口不过10来万,这种环卫公益设施,原本可与邻近仅30公里的中等城市合作,实行资源互补。但市领导为了急于“创建达标”,硬撑着建。我市污水处理厂投入6000多万元,建得像个花园式的豪华宾馆,但投入使用的话,一年得三四百万元,县级财政哪里背得起?于是,污水处理厂就建在那里作“形象工程”,供上级达标检查验收时专用。新建的污水处理厂,由于城区人口少,污水进量不足,营养物浓度不够,在临达标验收前,从外地买来100多吨污泥、几百吨粪便、几十吨酒糟以及尿素、磷肥等,投入污水池培殖细菌发酵,以应付验收。 按国家卫生城市的要求,城郊接合部八成以上的农户厕所需达到城市标准。为过农民这一关,市里不惜挤出上千万元的专款强行进行“厕所革命”。结果近2万所农厕改造通过验收后,不少很快又被不习惯、不方便使用“卫生户厕”的农民推倒,复辟为原样的农厕。市领导埋怨说:“农民的素质真差!”而农民却指责干部:“这是拿老百姓的血汗钱往粪坑里扔!” 验收的秘密 临近创建验收是城市空气最紧张的日子。公安、城管、工商、交通、环保等部门的执法人员倾巢出动,主街道上的便民店统统被列为“严重影响市容”,被责令或关、或撤、或拆;街头摊贩被管得鸡飞狗跳,统统进“笼”;遮盖脏乱差地段的是巨幅广告牌和高大围墙遮羞。一个城市,是公众生活重要,还是市容好看重要?这些小摊小店多为下岗职工、低收入家庭所经营的,凭什么要他们为干部的政绩付出惨重的代价?这些商亭原本都是经过了合法审批程序的,为什么随着一个临时机构的成立和检查验收的开始,一夜之间变成了“非法”?为什么检查验收组一走,又任其“复辟”? 讲三个验收中的经典笑话—— 监督电话被做手脚。省卫生城市检查组来我市考核验收,检查组一落座,便公开了群众监督举报电话。检查组组长妻子正巧有事,便打这个电话,却怎么都打不通。面对老婆的质疑,组长一头雾水:“咋会呢?这个电话整天都空着呀!”殊不知该监督电话是聋子的耳朵——纯属虚设,早被我们的电信局做了手脚:打得出,打不进! 灭鼠政绩辉煌无比。灭鼠情况是卫生城市的一个硬指标。检查组傍晚在市区选择3个居民住宅小区布了监控区:将地整平,敷上洋灰,中间放上老鼠爱吃的诱饵。老鼠夜里如经过这个地带,则留下足迹无疑,说明灭鼠工作难如人意。布控的人前脚走,我们就派人将监控区用布墙围了起来,以防不识人意的老鼠窜入险区。有人对此防范措施的安全系数仍表示怀疑:老鼠会打洞,它要是从监控区地里钻出来咋办?我们又决定派城管队员分前半夜、后半夜轮流值班守护。值后半夜的同志怕大意失荆州,索性带上脸盆、瓷碗,隔一阵敲一阵,以吓退耗子。 情报网络无孔不入。群众对形式主义有看法,说检查组老让牵着鼻子走,金苑小区脏乱得很,咋不去查查?次日,检查组人马来到金苑小区,却见草坪如毯,整整洁洁。原来,昨夜检查组交流汇总情况时,被我们安插的耳目——宾馆服务小姐窃听到了。我们立马给城区镇政府转达了死命令:今晚不组织人马把金苑小区整治到位,不得休息! 我们这里有人戏称“创建总指挥部”是当年的“文革小组”。别看它仅是个临时机构,却实是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实权部”,浩瀚的15亿创建工程经费都是从这里“发包”出去的。正因为是临时机构,其人员、财务、编制、经费几乎处于工商、税务、物价、审计等部门的监管“盲区”。市里一些不好开支的费用一般都是捆捆扎扎,拿到指挥部来“打包埋单” 。 为了顺利通过验收,指挥部不惜“跑部钱进”,请客送礼。“跑省、跑部”是市领导和指挥部办公室头头的“日常工作”,他们跟省城、京城的官员混得哥儿们似的。 验收能否通过,关键在验收组人员的手里。这些人对我们来说就显得至关重要,成为重点公关对象。省、京城的验收时间、验收组名单一定,不管是明查还是暗访,我们都会知道得一清二楚,然后各路人马分头出击,负责“摆平”验收组成员。验收组也是个临时组织,人员验收之后就各奔东西,拿了、吃了,就自然“心中有数”,不再为难。我市为“创卫”而建的污水处理厂,就是外行一看记载仪表也知道——它只运转了3天,平时根本不启用。但在这个假象面前,专家们居然一致叫好。 热衷创建为哪般 领导们为何如此热衷于创建? 一是“为官一任,造绩一地”的思想作怪。美其名曰“创建”是政府的“实事工程”,实则捞取政治资本,为自己升迁铺平道路。 二是机制上没有制约。“创建工程”不少是一把手的“拍脑袋工程”、“挂帅工程”,人大、政协不但不去监督,反而“服从大局,保持一致,整体联动”。同时,领导干部搞“花架子工程”很难被追究责任。即使问罪下来,也足有“集体决策”、“好心办了坏事”等作挡箭牌。要是再摊上个好大喜功的上级,还会赞其“有眼力、有魄力、有能力”。 三是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将创建“形象工程”的责任一古脑儿扣在下级头上,未免冤枉。县(市)不顾实力、实情、实需搞形象工程,实与上级一些部门泛滥的行业评比、达标验收也不无关系。所谓“有权的扩大审批,没权的滥搞评比”。 那么,如何遏制层层泛滥成灾的创建达标验收?首先,国家当来一个打假,凡是冠以“省、国家级”的各类达标验收,须得到相应的政府批准,否则各部门、各行业不得打着这个旗号到处滥搞达标验收。另外,要改变明查和定时查的方式,以暗查为主,暗查要真暗,要“突然袭击”。最重要的是,要改变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体系,不要将通过了几项达标验收、拿到了几块奖牌,作为提拔干部的条件。 想当年,在创建卫生城市热潮初涌时,大连市原市长薄熙来就大胆回应:大连不创卫生城市!大连不为金牌、银牌诱惑,而是脚踏实地地干自己的事。可今日大连,你能不承认它是人民心目中的国家级卫生城市? 韩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