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际先驱导报专题 > 正文

东亚“钢盟”呼之欲出 对抗米塔尔收购攻势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8日12:48 国际先驱导报

  中国钢铁老大宝钢集团在日本大胆提出中日韩钢铁巨头交叉持股的设想,以此对抗全球排行老大的米塔尔钢铁集团咄咄逼人的收购攻势

  国际先驱导报驻东京记者刘浩远 本报实习记者宋媛报道 据《日本经济新闻》12月1日报道,中国最大钢铁企业宝钢集团董事长谢企华正在进行她的日本之行。她在接受日本媒体采访时表示,希望日本新日铁公司在宝钢海外上市时向宝钢投资,再加上与新日铁已经建
立资本合作关系的韩国最大钢铁公司浦项制铁,最终三家公司相互持股,形成一个“东亚钢铁联盟”。

  也许是早有默契,新日铁的回复出奇得快。新日铁社长三村明夫3日对媒体坦陈,新日铁正在研究与中国宝钢集团相互持股事宜,如果在业务合作方面能够取得成果的话,互相持股是有可能的,新日铁也正考虑加紧构筑亚洲三大钢铁企业联盟与塔米尔集团抗衡的想法。

  全球排名第二的新日本制铁、全球排名第三的浦项制铁再加上全球排名第五的中国宝钢如果形成企业联盟,将形成一个粗钢年产量总计约9000万吨,总量达全球第二的世界钢铁巨头。而正如新日铁社长三村明夫所言,其目标也很明显:应对世界头号钢铁巨人、粗钢年产量达1.1亿吨的印度米塔尔钢铁公司。

  “东亚联盟”专防米塔尔

  国内著名钢铁产业研究机构兰格钢铁网信息总监徐向春告诉《国际先驱导报》:“宝钢此次在海外上市之际,提出与日韩钢铁公司交叉持股的请求,重要原因是在世界最大钢铁公司印度米塔尔恶意收购阿塞洛之后,亚洲其他钢铁集团‘很自然地’提高了警惕,防止再次出现这样的恶性收购”。

  此前,亚洲大钢铁厂家也一直积极寻求联盟,尤其是新日铁和浦项制铁,前不久双方已就进一步联盟达成协议,包括在2007年度互供板坯20万吨以及交叉持股比例提高2个百分点左右,分别达到5%。

  在国内,中国政府对于外资收购上市公司有着“股权限制”等控制方法,宝钢在中国犹如身处温室,能得到一定保护。但宝钢在海外上市后将缺少中国政府政策保护,被收购的可能性也将加大。徐向春认为,如果中日韩三方形成了交叉持股,就不易被大的集团收购,相对安全。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史丹则认为,寻求新日铁持股,除了防止被收购,还有其他的好处:“宝钢此举可以获得资金,引进技术,开发市场。”

  徐向春也称,中日之间的合作,日方的持股比例应该不大,宝钢以前的积累不足,通过这种方式获得资金技术,也是好事。

  日媒:三强合作可图亚洲市场

  日本媒体认为,东亚三强联盟启动的话,极有可能形成以中国为中心的亚洲经济增长源。

  据新日铁的统计数据,亚洲对高级钢材的需求约占世界总需求的四成,随日美欧主要汽车制造商生产扩大,今后的钢材消费量将以每年近一成的速度增长。三集团在生产汽车用钢板方面拥有技术优势,如再加强合作的话,即可拥有亚洲市场。

  新日铁和宝钢、米塔尔也分别有合作,日本媒体提醒,防止将技术泄露给米塔尔集团将是双方面临的课题。

  日韩很乐意“结盟”

  徐向春向《国际先驱导报》记者表示:“日韩与中国形成三方交叉持股后,日韩钢企自身被收购的风险也大大降低了。”

  目前,浦项同意一次性收购宝钢0.285%的股份,而宝钢也将持有浦项0.353%的股权。浦项称,与宝钢的结盟主要是为了赶上全球钢铁业合并的趋势,以维持市场占有率。

  “由于韩国浦项的股份非常分散,而且大部分股份不在韩国,因此更容易被收购。”徐向春说,“我觉得这样的联盟对于日本和韩国的弊端基本为零。”

  史丹则表示,新日铁应该会考虑宝钢的请求,首先,新日铁也要抵抗恶性收购,其次新日铁也需要拓展中国市场。“至于持股的比例会有多少,我想新日铁会以持股比例、持股成本、获利基准等因素综合考虑,应该不会超过10%。”

  史丹认为,中韩日三国正在向“一个能与米塔尔分庭抗礼的联盟”方向努力,未来钢铁业将形成东西抗衡的局面。

  不过,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袁钢明则向《国际先驱导报》记者表示,需要注意的是,宝钢和新日铁已经在上海成立了一个合资公司生产钢板,其中日方的股份占50%之多,技术、原材料基本来自日本,因此,宝钢也要注意新日铁已经慢慢渗透进了宝钢,影响着宝钢甚至中国的钢铁政策。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rss订阅】【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