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西安事变70周年专题 > 正文

西安事变中张学良:从劝谏到兵谏(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2日05:45 华商网-华商晨报

  

西安事变中张学良:从劝谏到兵谏(组图)
张学良杨虎城
西安事变中张学良:从劝谏到兵谏(组图)
1936年12月13日报纸刊载关于西安事变的报道
西安事变中张学良:从劝谏到兵谏(组图)
报纸对张学良审判的报道
西安事变中张学良:从劝谏到兵谏(组图)
报纸对张学良特赦的报道

  【记者手记】

  这是一篇纪念历史的文章。

  西安事变,当它随着年轮循环了70次扑面而来的时候,我们能够做的只有用文字来讲述那段硝烟弥漫的日子。

  有人说,如果没发生那个故事,如今的中国将是怎样?如果没有那群东北人和西北人,历史将会怎样?如果没有那次国共合作,原本内战不休的中华民族又将如何……

  然而,70年后,没有如果,历史已经铸成。

  毛泽东曾说,西安事变是扭转战局的关键,而周恩来在西安事变20周年时也评价:“张学良是千古功臣!”

  如今,距离那段历史已经70周年,记者为此专访了沈阳张氏帅府博物馆副馆长曲香昆,来重现当年历史。

  张学良的抗日思想

  在与红军交战的过程中,他意识到这是一支强有力的队伍,更重要的是,这支队伍是抗日的。

  1931年东北三省遭遇“九一八”战争,张学良在晚年的时候多次表示东北沦陷与他执行“不抵抗政策”有关,而对于当时作为东北最高统帅的张学良来说,父辈誓死守卫的东北在自己的手中丢了。

  当时的中国大地正饱受日本荼毒,日本人已占领东北,又在搞“华北自治”,全国民众要求抗日的呼声非常高涨。但是蒋介石在抗日问题上的态度很明确,“攘外必先安内”,所以要求对于日本的挑衅、战争、侵略,都一致采取既定国策,明确指示先消灭内部干扰,于是连续发动多次围剿。

  张学良在1935年初已经感到,对于面临危亡的中国来说,抗日更有意义。之后在与红军交战中,张学良也感到这是一支强有力的军队,这支队伍是抗日的。1936年4月9日,中共中央全权代表周恩来应邀到当时还在东北军占领下的肤施(延安)与张学良会谈。这次会谈,促使张学良决定走上联共抗日的道路。

  从“劝谏”到“兵谏”

  “如果我张学良不是抗日的,你们就一枪打死我,一个星期内,我一定用事实给你们答复。”

  曲香昆告诉记者,张学良利用每个机会,试图说服蒋介石。在蒋50岁寿辰的时候,张联合了阎锡山从侧面渗透抗日想法,蒋再次明确表示,“近期我的心腹大患是中共……”再次强调他的主张。此后,依据史料记载,张学良于1936年11月再次上书蒋介石,请缨抗战,遭蒋严词拒绝。1936年12月2日,张又去洛阳见蒋要求释放抗日救国会“七君子”,再次遭遇斥责。

  对于张学良的“剿共”不力,蒋想派中央军取代在西安的东北军和西北军。12月4日,蒋介石带领20多位军政大员及200余架飞机赶赴西安。同时调几十万大军“进剿”红军。情势危急,张学良与杨虎城再次向蒋诤谏,又遭训斥。

  12月8日,西安数千名学生为纪念“一二·九”一周年举行游行示威,前往临潼向蒋请愿,蒋下令“格杀勿论”。为了保护青年学生,张学良亲自追到东郊十里铺劝阻:“如果我张学良不是抗日的,你们就一枪打死我,一个星期内,我一定用事实给你们答复。”此时,张学良与杨虎城已经秘密商议:“劝谏”不通,只能“兵谏”。

  12月10日蒋介石召集军事会议,决定于12日发布第六次“围剿红军命令”。11日晚,张再次到华清池向蒋苦谏。张对蒋说,你这么一意孤行,跟袁世凯有什么区别,蒋则表示“抗日的事情,等我死了再说”。

  蒋决定把东北军调到福建,是日晚张、杨决定“兵谏”。张、杨二人进行责任分工,由张负责捉蒋和保证蒋介石安全,杨负责控制蒋带来的20多位军政大员和200余架飞机……逼迫蒋介石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圣洁无私的爱国主义

  国内主流反对张学良捉蒋……张学良发动的西安事变,被认为是“把天捅了个大窟窿”。

  西安事变将整个国际社会的目光都吸引到了中国,西安。西方很震惊。日本人事先很高兴,因为他们希望中国越乱越好。国内国民政府主流更是反对张学良捉蒋,认为这是“以下犯上”,无法让人接受。

  曲香昆一直研究张学良,学界认为张学良具有圣洁无私的爱国主义,在处理西安事变过程中舍小我、成大我的行为体现在两方面,一个是送蒋,一个是余后问题处理。

  在送蒋回南京的问题上,当时很多人不主张张学良去,认为必定被关押。但是张学良选择亲自送其回南京。曲告诉记者,因为在西安事变过程中,蒋介石的一切承诺全未有文字协议,全是口头协议,张担心东北军、西北军的行为被指责为有私心,进而成为蒋拒不履行抗日承诺的借口,于是愿意送蒋回南京,以表明一切以民族抗战为目的的诚心诚意。

  在余后问题的处理方面,张、杨没有扣留来到西安的20余位军政大员,也没有扣留200架飞机,在这个问题上,张学良采取的是对自己无任何保障的行为。张、杨的态度始终都很坚定:只要蒋能抗日,我做什么都是可以的。

  学界认为,张学良具有的圣洁无私的爱国主义情怀,值得我们尊敬,也需要我们尊敬。

  【新闻背景】西安事变

  1936年12月12日,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扣留蒋介石,迫使他停止内战、联共抗日,史称“西安事变”,也叫“双十二事变”。

  1936年12月7日,张学良到临潼华清池向来西安督战的蒋介石“苦谏”,请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遭拒绝。

  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了西安事变,在华清池武装扣留了蒋介石。

  16日,南京政府下令讨伐张、杨,企图借机扩大事态。

  22日,宋美龄、宋子文与蒋介石顾问端纳飞往西安谈判。

  24日,周恩来会见蒋介石,蒋介石表示同意接受停战议和、联共抗日、释放政治犯等六项条件,允诺“只要我存在一日,中国决不再发生反共内战”。

  25日蒋介石获释。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之后,内战在事实上大体停止下来了,国共关系得到迅速发展,从而开始了国内和平的新时期;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

  西安事变后杨虎城被蒋介石长期囚禁,1949年9月17日在重庆惨遭杀害。张学良在国民党撤退到台湾前被蒋介石胁迫到台湾,2001年10月15日在美国夏威夷逝世。新华

  【事件回眸】

  张学良谈“兵谏”动机

  1990年12月9日,因发动西安事变被国民党当局长期监禁的张学良少帅,在台湾接受日本广播协会(NHK)的采访时回顾了当年发动“兵谏”的动机。

  张学良说:“那时我不想与共产党军队作战,为什么中国人之间要流血呢?我认为这是不合理的,所以不管对方是谁,我愿意抛弃自己的权力和生命,进行抵制,这就是我的本性。”

  当时,日本正在扩大侵华战争,可是蒋介石的基本战略是“攘外必先安内”。张学良说:“我就主张攘外安内(攘外为先),就是对外就能安内。”据新华社

  老兵回忆事变前怪事

  西安事变整整70年过去了,在陕西省西安市一名杨虎城旧部老兵———87岁的李子含老人回忆起那一历史事件的亲历。

  1936年,17岁的李子含是杨虎城部陕西警备第二旅的一名士兵。12月11日夜,李子含接连遇到了几桩怪事。“就寝时间已过,为什么连队不吹熄灯号?同室的通信员也不见回宿舍。忽然听到各连响起了急促的哨声。连长宣读命令说,我们是执行绥署杨主任(杨虎城)的命令,这完全是蒋委员长逼我们这样做的等等。”

  12月12日3时,值日的军官发出口令:“集合———不带背包!”

  上午9时许,蒋介石被押至西安。据新华社

  【日记揭秘】

  宋子文:蒋痛哭绝食

  宋子文保存在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档案馆的1万多件资料,是宋家最后的秘密。这批档案中最引人关注的是宋子文亲历西安事变时记下的日记。

  宋子文1936年12月20日10时乘飞机抵达西安,“我单独拜见委员长。他甚为感动,失声大泣。我对其安慰,告诉他,彼并未蒙羞,相反,整个世界均在关心他。”蒋介石刚被捉之时,态度羞愤绝望,不吃不喝。

  宋子文回南京去说服南京方面暂勿攻打西安。宋子文回南京后发现,他离开才一天的国民党政府已失去对他的信任,因为他没有像蒋介石那样被扣在西安,居然平安而归。宋子文在日记中写道:“张公权称,西安事变系我一手策划。”

  宋子文22日携宋美龄、郭增恺、戴笠及蒋鼎文飞抵西安。蒋介石与宋美龄团圆后态度进一步转变,同意妥协。据《国际先驱导报》

  我与张学良7次会面

  东北大学校长赫冀成讲述张学良

  东北大学,一座80余年前成立的综合性大学,它的第一任校长便是张学良。如今,数十年光阴弹指一挥间,东北大学已经成为全国一座重要的高等学府,作为现今学校的校长,赫冀成曾经7次与张学良会面。

  “我永远记得他那浓重的辽南口音,他是一个爱祖国、爱教育的伟人。”赫冀成说。

  赫冀成与张学良的第一次相见是在1993年的中国台湾,当时,张学良已经年过九旬,但仍然身体健康。亲自在门口迎接了东北大学的来客。

  谈及第一次见到张学良,赫冀成难掩激动:“你知道吗?在见到他之前,我脑海中的张将军是高高在上,曾经叱咤风云的人物,然而,当我听到他那辽南的口音,一切压力都没了,他是我们的老乡呀!”

  赫冀成等人与张学良几次见面均带去了礼物。赫冀成说,我们选择的礼物都是家乡的特产,还有就是家乡的照片,老将军看到这些东西十分喜爱,那股怀念家乡的情感,任谁都能看出来。

  7次见面,赫冀成最难忘的有两件事,一件事便是张学良对于西安事变的自我评价。张学良曾多次对媒体说,他对西安事变的事情永远不后悔,即使历史重来,他仍然还会选择再次发动西安事变。

  另外,赫冀成说:“你能想像吗?一个曾经为祖国作出如此大贡献的人,在生活的地方看上去那样的普通,他依然简朴,依然平静,仿佛他曾经做的事情微不足道,而实际上却轰动世界。”

  赫冀成说:“我觉得,他是一个爱祖国的人,伟大的人。”本组稿件由本报记者经淼刘凌采写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786,000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rss订阅】【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张学良”的相关新闻
专家:西安事变“释蒋”是张学良深思熟虑之举 (2006-12-12)
浙江档案馆公布张学良九一八事变后秘信(组图) (2006-12-12)
张学良秘书记录事变日记公开 终生不言西安事变 (2006-12-12)
散木:张学良与邵飘萍之死 (2006-12-08)
张学良将军部分遗物赠予吉林省档案馆(图) (2006-12-08)
20集电视连续剧《张学良》 (2006-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