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西安事变70周年专题 > 正文

杨虎城之孙致信连战马英九要求平反均未获回复(2)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2日13:53 国际在线

  “是归队的时候了”

  在连战大陆行之后不足半月,杨瀚以“杨虎城之孙”的名义给他写了一封信。他在信中说,“没有罪名,没有审判,就这样被秘密处死,殃及子女部属,岂有天理?岂能为党纪国法所容?”杨瀚说,“一个爱国受难的冤魂,现在,是归队的时候了。”

  杨瀚并没有等到连战的回信。失望是难免的,但他对连战的沉默表示了理解,“到底,国民党反共尊蒋几十年了……要翻历史的案还要些勇气。”

  但随后的一个举动,让杨瀚认为连战“用实际行动做了回答”。为纪念抗战胜利及台湾光复60周年,国民党中央党部举行了历史文物图片展览,内有一个张学良和杨虎城的专柜,内有历史文件6本,照片两张,其中包括杨虎城出席中国国民党五届一中全会的签到,及其陪同蒋介石视察的照片。

  2005年11月3日,国民党大陆事务部主任张荣恭给杨瀚回了一封信,信中没有具体谈及为杨虎城“平反”的事,只是重点介绍了“杨虎城将军的签名与照片在本党中央公开展示”这一事实。张荣恭说,“回顾复杂悲苦的中国近现代史,令人不胜唏嘘。但愿吾人皆能记取教训,放下恩怨,致力和平,为开创美好的明天而努力。”

  在这前后,杨瀚接受香港《亚洲周刊》采访时,表示他准备给国民党主席马英九写信,希望马英九先从自家门里做起,给西安事变给杨虎城一个公道。

  这个访谈被马英九看到后,让国民党党史馆提供资料支持。杨瀚知道此事后,在今年1月给马英九写了一封信,希望他“站在国家民族的立场,以21世纪政治家的魄力推动为杨虎城将军平反。”杨瀚特别提到,中国社会调查所就“要求中国国民党为杨虎城将军平反”一事,在北京、上海、南京、广州等地进行了民意调查。79.1%的被调查者认为,为杨虎城将军平反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新的政治意义;对解决国共间遗留历史问题,具有消除恩怨,放下包袱的积极作用。他说,“为杨虎城将军平反在海内外有着广泛的民意基础。”

  不过,一年即将过去,杨瀚没有再得到任何回音。

  “法理和人性的平反”

  今年11月间,得知国民党中央政策会副会长、大陆事务部主任张荣恭在北京,杨瀚主动打去电话,与他见了一面。

  据杨瀚介绍,张荣恭当时表态,对杨虎城的平反只是时机问题,他认为最好在(预期的)2008年国民党在台湾“执政”之后。杨瀚表示,他的要求和国民党是否“执政”没有多大关系,“我要的是法理和人性的平反”。张荣恭说,牵涉到党史方面的修改,需要一定时间。

  杨瀚对国民党方面的回馈不甚满意,但表示理解。他对杨虎城平反一事抱乐观态度。但张荣恭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却表示现在谈这件事还“不是时候”。

  “它还没列入我们的议题,我现在没有资格代表国民党来谈这个问题。”正在为台北、高雄选举奔波的张荣恭说,“台湾的感受和大陆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岛内形势这么复杂,大家都在关心现实的选举问题,现在无法因应西安事变的话题,太遥远了。”

  中国国民党党史馆馆长邵铭煌说,秘密杀害杨虎城违背法治和人权原则,国民党可以为此道歉,但杨瀚要求的是“给西安事变给杨虎城一个公道”,而让国民党对西安事变进行重新评价,非常困难。

  据了解,在国民党党内的历史著作中,西安事变一直受到批判。他们认为,西安事变产生两个后果:导致全面抗日提前爆发;使中共最终在抗战胜利后夺取了政权。而张学良则被评价为“千古罪人”。

  “对西安事变的评价,这些年也没有什么变化。”原中国国民党党史委员会主任委员陈鹏仁对本报记者说,“国民党会给杨虎城平反么?我个人认为,不大可能。我想国民党本身可能暂时不会谈这个问题。因为杨虎城在这个事件中,比张学良还要激烈一些。”

  但郭冠英对此持不同看法,这位与晚年张学良非常熟稔的台湾学者,曾和著名历史学家唐德刚一起做过张的

口述实录。在他看来,从冲突双方都是出于”爱国”这一点上,国共两党对西安事变达成某种程度的共识并非不可能。“我是赞成给杨肯定。”郭冠英说,等到2008年马英九如所预期选上“总统”,国民党应对历史做全面检讨。

  台湾正面临着一系列的选战,在2008年“总统大选”之前,为杨虎城平反的可能性并不高。不过,在国民党检讨历史和国共和解的大趋势下,给杨虎城某种程度的道歉应属必然。去年国民党中央党部在展览中设有杨虎城的文物图片专柜,亦表明他们向这条道路迈进了一步。就如负责国民党宣传和党史工作的张荣恭在给杨瀚的回信中所说,“(设杨虎城、张学良展览专柜)乃六十年来之首次,应系今年国共正式和解后的新发展。”专题采写/摄影:记者韩福东(除资料图片外)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rss订阅】【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