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我们总不能卖他的老婆孩子抵债吧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3日04:15 中国青年报
我们总不能卖他的老婆孩子抵债吧

郭增光(中)和法律援助工作站的律师们研究案情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我们总不能卖他的老婆孩子抵债吧

郭增光被打,外衣被扯烂。谢德良摄


我们总不能卖他的老婆孩子抵债吧

工作站的墙上挂满锦旗


我们总不能卖他的老婆孩子抵债吧

11月14日,郭增光和工友们在大兴法院按手印取回欠款


  我们总不能卖了他的老婆孩子抵债吧

  在郭增光掏了400元钱包车回家的中巴上,一些工友当着他的面开始冷言冷语。

  “也不把情况问清楚,就把我们带出来了。”

  “谁知道他和工头是不是一伙的呢,合伙坑我们……”

  “别,别,大家都少说两句。”终于有人出来打圆场。

  “村里人都信任我,可我把事情搞砸了。”3小时的路,郭增光记不清是怎么捱到家的。

  “要是不把乡亲们的欠款要回来,我这辈子在村子里都别想翻身了。”郭增光横下一条心,也不去找别的活干,一天一个电话,找曲文坡要钱。

  最初,曲文坡还接电话敷衍两句;到后来,他连电话也不接;再打,干脆关掉手机。郭增光去了20多趟北京,没能找到曲文坡。

  直到春节前一个月,对方的手机干脆欠费停机,家里的电话也无人接听。郭增光明白,这是许多包工头惯用的逃债伎俩:一到年关结款,手机停机,上演“人间蒸发”。

  但他还是抱着一线希望。第二天,郭增光来到北京,找到曲文坡在大兴区的家。这座曲文坡自盖的两层平房

装修得“像模像样”,大堂中间还摆着一艘巨大的玉船,上面写着“一帆风顺”四个金色大字。郭增光看着,“气就不打一处来”。

  

客厅里挤满了人。他一问,钢材商、砖瓦商、劳务,甚至给工地送馒头送菜的,全是来向曲文坡要债的,仔细数了数,共32人。

  曲文坡当然不在,只留下老婆孩子守家。债主们心情都不好,凑在一起骂骂咧咧,什么难听的话都有。有人告诉郭增光,他已经连续在这儿等了一星期了,曲文坡也没回来。“我们总不能卖了他的老婆孩子抵债吧”。

  讨不到钱,郭增光在村子里的日子很不好过。大多数的工友也不多说什么,只是三个一帮,五个一群,一趟趟到郭家要钱。

  有一个比较“极端”的工友,在路上挡住了郭增光,拔掉了他的摩托车钥匙。郭增光迫不得已,打了“110”,才把车子取回来。

  “软刀子杀人更疼啊!”郭增光咬了咬牙,和妻子一合计,把家里仅有的万把块钱拿了出来,又从亲戚那儿借了5000元,先把一部分欠薪还给了工友们。

  这天底下总还有讲理的地方吧

  2002年2月,是郭增光有生以来过的“最痛苦的一个春节”。

  年三十晚上,他心里憋得慌,吃了几口饺子,连春节晚会也没看,早早关灯睡了。黑暗中,他翻来覆去睡不着,已经十多年没哭过,可不知什么时候,眼泪就不知不觉地流下来了。

  正月里,他一步也没出过家门,茶饭不思,手一抓,头发一缕一缕往下掉。妻子安慰他:“也许过了春节,曲文坡会良心发现的。”

  春节后,郭增光终于找着了曲文坡。此时,曲文坡原来的工程已竣工,他告诉郭增光,又新接了一个工程,是自己垫的资。

  “老郭啊,你这又是何苦呢?”曲文坡把郭增光拉到沙发上坐下,“我接的这个活儿,能赚不少钱,如果你能在我这儿好好干,每月我开给你3000块钱。”

  郭增光根本不信:“曲老板,我不愿意。我只想把大家的钱拿回来。”

  曲文坡的脸色陡然变了。他叫来工地上的保安,把郭增光轰了出去。

  “既然好说不行,那就来硬的。”郭增光左思右想,花了10块钱,买了块白布和一瓶墨汁,在地上捡了个烟头,蘸着墨汁,在布条上写下:“曲文坡还钱”。

  他把布条揣在怀里,再次来到工地上,在一块空地上堵住了曲文坡。

  “你又干啥来了?”曲文坡扬了扬下巴问。他身边跟着十几个人。

  郭增光从怀中掏出布条,扎在头上,指了指:“你要再不还钱,我就绑着,让全工地的工人们看看。”

  “还,还,还,还你妈个×!”不由分说,曲文坡照着郭增光的胸口狠狠给了一拳。郭增光反应不及,被打倒在地,随后那十几个人围了上来,一顿拳打脚踢。

  “管你黑道白道,老子都不怕。你尽管找人去。”曲文坡把布条从郭增光头上扯下来,骂骂咧咧,扬长而去。

  郭增光的外衣被扯了个大口子,里面的毛衣也被扯烂了。他跑出工地,给“110”打了电话,闻讯赶来的警察,得知郭增光是因为讨薪被打,丢下一句话就走了:“这不是我们的职责范围。你既然没啥事,就算了吧。”

  郭增光回到村里,叫了平时关系不错的二三十个工友,在家里商量办法。工友们炸了锅:“他欠钱不还,还敢打人,这还有没有王法了?”

  有人说得激动,喊道:“干脆我们一人一刀把他砍死算了。这么多人,也顶多判个几年,出口气。”

  郭增光劝住工友:“走极端对大家都没好处,这天底下总还有讲理的地方吧?我们找政府和法院去。”

  我就像个皮球,被人踢来踢去

  “这几年里,我就像个皮球,被人踢来踢去”。郭增光摊开双手,无奈地说。

  起初,他来到工程所在地的某区劳动局。劳动局了解事情的经过后,告诉郭增光:“这是个人之间的劳务费纠纷,不属于劳动纠纷,不归我们管,你去法院吧。”

  郭增光来到该区法院,法院的工作人员听完后却又是另一种说法:“这是劳动争议,应当先到劳动局,他们仲裁后还不行,再来法院起-诉。”

  郭增光糊涂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该不是两家都不想管,才故意这么说吧?”

  一个凑巧的机会,他听说司法局能提供法律援助,就揣着疑问找上门去。司法局的工作人员告诉他:“农民工不属于法律援助的范围,你还是上工会去吧?”

  工会接待郭增光的,是一个50多岁的“很热情的大姐”。她给郭增光倒了杯水,耐心听完,递给他一本《劳动法》,说:“这确实不对。这样吧,你回去好好学学《劳动法》,以后就不会吃亏了。”

  郭增光又来到信访办。在信访办门口,他遇上了家乡保定市来“截访”的干部。一个40多岁的中年男子,从郭增光手里拿走材料,并要了他的手机号码,说:“你等着吧,市里头会给你解决问题的。”可直到今天,这个人都没再和郭增光联系过。

  走投无路的郭增光,试着打电话给北京的几家报社,根本没人搭理。一个接电话的记者没听几句,就告诉他:“我们领导规定,这种事情,最多侧面关注一下,不能正式报道的。”

  那段时间,郭增光感觉自己“像个转个不停的陀螺”,从老家到北京,又从北京到老家,一个月往返20多次。有时候来不及回家,就只好找个地下通道过夜。天气渐渐冷了,地下通道没法睡,他就花10块钱,找个地下室旅馆睡一觉。

  没钱了,他找个工地搬一天砖,挣口饭钱。有空闲时,他就直奔西单图书大厦,“那儿的法律书特别全,地方大,也不会有店员丢白眼”。

  那段时间,郭增光潜下心来钻研与农民工息息相关的法律条文,“《劳动法》、《合同法》、《工会法》,我背得不比大学生差。”

  “可有什么用呢?根本没人愿意听我说。”郭增光手攥着一本翻烂了的《劳动法》,大声质问,“难道法律只是写在书上的?”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369,000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rss订阅】【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民工 讨薪”的相关新闻
农民工漫漫讨薪路长达5年 权益保障存系列漏洞 (2006-12-13)
民工入校讨薪与学生冲突多人受伤 (2006-12-12)
组图:民工岁末讨薪难 冰雪帐篷艰难度时光 (2006-11-29)
宁夏发生多起民工讨薪引发群体性事件 (2006-11-28)
两年为农民工讨薪2.6亿 (2006-11-24)
两名民工讨薪未果街头明码标价卖器官(图) (2006-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