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中国经济10大看点:最低工资刮起龙卷风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5日02:09 中国经济周刊 | |||||||||
关键词:最低工资、收入分配 “全国没有一个省市的最低工资达到国家要求,即当地月平均工资的40%~60%的标准。”4月22日,在北京大学举行的一个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研讨会上,深圳当代社会观察研究所所长刘开明一语惊人。
当前,全国各地比较普遍采用比重法和恩格尔系数法来确定最低工资标准。2005年我国各省(区、市)最低工资标准,最高者不过690元/月,最低者仅为340元/月,各地的劳动保障部门认为目前的最低工资标准是偏低的。 影响力:以此立意的本刊独家报道——《各省市“最低工资”均低于国家标准》在5月8日刊出后,立即像一枚重磅炸弹,震惊了五一长假后第一天上班的人们,并引起社会强烈反响。各大媒体和知名都市类报刊广泛转载或引用,大量评论频频见诸报端。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5月12日9时,转载该文的网站高达150家。其中,在文章发布当日,国家重点新闻网站、主要商业门户网站以及地方新闻网站均做了首页“头条要闻”的重点处理,网友评论总量近5000条。 同时,中央、地方各类平面媒体跟进转载达40余家。其中,工人日报、中国经济时报、南方日报、海南日报、广州日报等主要官方媒体做了转载,羊城晚报、北京青年报、新京报、南方都市报、大河报、华西都市报、扬子晚报、信息时报、燕赵都市报、重庆晨报、东南快报、海峡都市报、天府早报、西安晚报、法制晚报、北方新报、时代商报、华商晨报、青年时报、新快报、重庆晚报、河南商报等知名都市类媒体做了转载或评论。有的都市类媒体还在同一天报纸的不同重要版面,分别做了“最低工资标准”的报道和评论。 一周之后,中华全国总工会致函本刊,公开回应读者质疑。此后,媒体对“最低工资标准”的讨论达数月之久。 点评:工资不仅仅是企业内部的问题,它更是社会问题、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政府对最低工资的设定进行干预,并且着力使它的标准向着更加公正的方向迈进,意在让普通的劳动者也能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让职工的基本收入不至于与改革脱节,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在之后的几个月里,各省(区、市)都逐步调高了最低工资标准,健全了相关制度。这,也是此篇报道的意义所在吧。 新闻追踪 最低工资标准调高了 ★《中国经济周刊》实习记者 杨天波 今年上半年,上海、天津、广东等11个省(区、市)调整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北京、山西、浙江等19个省(区、市)发布了当年的企业工资增长指导线,增长基准线一般在11%左右;北京、上海等中心城市新发布了部分工种(职位)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各地还大力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在小企业和农民工集中的地区开展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试点。 旁观者言 “提低”成效明显 ★文/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所长 苏海南 当前,进一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逐步理顺分配关系,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群体,调节过高收入,已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今年,在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这方面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其中,“提低”措施普遍贯彻落实,就人们关注的最低工资而言,成效尤为明显。 一是进一步完善了最低工资制度。目前,全国31个省(区、市)全面健全了最低工资制度,在已经颁布月最低工资标准的基础上,继而全部颁布了小时最低工资标准。 二是全面建立了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按照《最低工资规定》每两年至少调整一次最低工资标准的要求,今年应调整最低工资标准的20个省(区、市)全部完成了调整任务,另有9个省(区、市)连续两年进行了调整,且调整幅度都比较大,其中调整幅度最高的达59%,最少也达5.8%;目前,月最低工资标准最高的为810元(深圳市),最低280元(湖北省部分县市);小时最低工资标准最高的为7.9元(北京市),最低1.85元(黑龙江某些县市)。 三是加大了贯彻执行的工作力度。劳动保障监察等部门今年将执行最低工资制度情况作为监督检查的重点,加大了查处力度;各有关方面也加强了宣传等工作力度,形成了较好的氛围和环境,从而促进了最低工资制度的贯彻落实。 “你们的影响力让我后怕” ★文/黑龙江省劳动保障厅劳动工资处处长 盖小兵 我是在网上看到这则报道的,影响力很大。后来我到北京开会,朋友们跟我说,听说温家宝总理也看了这则报道,并作了批示。当时我就想,这下你们一举成名了。 我觉得新闻媒体应该客观、公正、及时地报道新闻事实,所以我感觉你们的反应还是非常迅速的。但就我个人而言,还是比较后怕,因为影响力太大了,我非常震惊。万一我对政策把握不准,那是要犯错误的。而且你们是电话采访,本来就不容易把问题谈透彻,加上你们最后还采访了劳动保障部的官员,所以后悔自己不够谨慎。 虽然“第三次就业高峰”并没有具体的起始时间表,但现实当中的就业压力和存在的种种问题让人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时代转型下的尴尬命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