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存在大量企业在搬迁过程中倒闭破产现象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6日18:26 央视《新闻调查》

  解说:万州区共有370多家搬迁企业,而其中破产的企业就超过了2/3,破产企业留下来的是6万多名像蒋志华夫妇一样的下岗职工。而且大部分破产企业都已经停产,下岗职工只有自谋生路,或者领取一两百元的城市低保,那么这么多企业的破产与三峡移民工程的搬迁到底有着怎样的关系?

  方仁发(中共重庆市万州区区委副书记):因为三峡工程论证了几十年,对万州的经济
,对万州的工业还是带来一定的影响。

  解说: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在三峡论证的几十年里,万州区一直没有大的产业项目投入建设,于是万州的工业一直处在基础薄弱,结构单一的状态,只有一些规模不大的轻工业企业。到搬迁之前,一些企业由于缺乏市场竞争力已经处在亏损的状态,而到1992年三峡工程确定之后,所有的企业又从来没有进行过规模的扩大和技术的改进。

  方仁发(中共重庆市万州区区委副书记):从1992年(长江水利委员会)调查过后当时就做了一条规定,在175米水位线以下的工厂不能搞技改 商店不能搞

装修,不搞技改 产品不革新卖不出去,商店不搞装修 没有购物环境它怎么卖,在这种情况下停滞了,就停滞了。

  解说:另外三峡工程对沿江企业的排污标准也有所提高,一批不符合排污新标准的企业也被依法关闭。按照国务院颁布的三峡移民条例,三峡移民实行的是开发性移民方针,搬迁前期按照原标准,原规模、原结构给予补偿,重点在于后期的扶持开发。

  方仁发(中共重庆市万州区区委副书记):移民它的原则是按照三原则,原标准 原规模 原结构进行补偿,那么新到一个地方还是按照原来的结构,进行搬迁那根本不行,去了过后肯定厂房的面积要扩大,标准相对的要提高,就是维持再生产的流动资金,就要拿一部分 相当一部分用到企业搬迁这个方面去了,那么它就没有流动资金了,就使得企业最后就出现连年亏损,一亏损企业没办法,最后扭亏无望就要破产。

  解说:在三峡库区的其他淹没区县,就像万州区一样,也存在着大量企业在搬迁过程中倒闭破产的现象。顺长江而下穿过三峡,出了西陵峡,不久就可以看到三峡大坝,在三峡大坝的南岸矗立着一座崭新的城市,这就是湖北省秭归县,现在的秭归已经是一座颇具规模的崭新城市,距离这里37公里的老县城早已经全部淹没在水下,1992年开始搬迁后,秭归县的120多家企业几乎全部破产,但这并不是他们面临的最大困难,最困难的是如何建设一座新城。

  罗平烺(中共湖北省秭归县委书记):我们县城原来是0.7平方公里,那么按0.7平方公里给的补偿就是建筑物,包括场皮 道路这些补偿资金,现在我们建到这里是4平方公里,那么它总要有一个发展的眼光来进行规划。

  记者:但是国家补偿的是0.7平方公里的钱。

  罗平烺(中共湖北省秭归县委书记):对。

  记者:那你们的建设资金就有缺口了。

  罗平烺(中共湖北省秭归县委书记):就县城来讲,我们大概接近6个亿的缺口。

  解说:三峡库区所淹没的除了城镇,还涉及到近1700个村庄,在库区130多万的移民当中,近一半是农民,他们世世代代靠着长江两岸肥沃的土地繁衍生息,为了建设三峡,他们拆毁了房屋,砍掉了果树,甚至离开了故土。秭归县农民望运全1998年后靠搬迁原来主要靠种植和销售脐橙为生。

  记者:一年能卖出多少钱?

  望运全(湖北省秭归县茅坪镇银杏沱村村民):那个时候可以卖到八千多块钱,在我这个村我还是第一名。

  解说:秭归县素来以种植脐橙而闻名,望运全原来种的600多棵脐橙树从长江边往地势高的地方后靠搬迁时,他拿到了两万多元的补偿款,重新分到了土地,但是面积却减到了一亩多,而原来的脐橙树也不得不砍掉。

  望运全(湖北省秭归县茅坪镇银杏沱村村民):你想培养几十年的树费了多少心血,那确实 当时确实难受。

  记者:那树是谁砍的?

  望运全(湖北省秭归县茅坪镇银杏沱村村民):是我自己砍的,那都是含着眼泪砍的。

  记者:下不去手吧。

  望运全(湖北省秭归县茅坪镇银杏沱村村民):当时砍树的时候确实有点是不好受。

  解说:安置在农村的移民后靠搬迁之后虽然分到了土地,但是面积普遍比过去有所减少。

  方仁发(中共重庆市万州区区委副书记):特别是农村的移民这一块来讲,淹掉的都是良田沃土,那么后靠(搬迁)我们土地本身都比较少,我们原来淹没之前人平均耕地只有八分,淹没过后人均只有六分三,土地面积减少了而且往后靠的土地比较贫瘠。

  解说:据万州区的统计,后靠移民的人均年收入减少了550多元,光靠务农已经很难使他们保持原来的生活水平。也有很多农民选择了农转非,只要在城镇有经营项目,农转非的移民就可以每人获得七千元的安置补偿,然后变成城镇居民,万州的移民黄佐翠就放弃了土地,落户到离老家不远的一个镇上。

  黄佐翠(重庆市万州区长岭镇居民):开始我经营着一个日杂店,但是那时候经营有难度,只能对我家里面的五口人的生活,勉强带得走。

  解说:搬迁之前黄佐翠是村里的妇女主任,1998年她主动带头第一个申请移民,但是遭到了丈夫的强烈反对。

  记者:当时最怕的是什么?

  黄佐翠(重庆市万州区长岭镇居民):最怕的就是到其它地方去有劳力没得使用。

  记者:就怕没工作?

  黄佐翠(重庆市万州区长岭镇居民):没工作,所以说老公一直都不准我走,走的时候我一直跟他说,我说你不走 我说我要走,我老公说那你走,你走了 我们全家人走,后来我就去扯着老公 我说我走,我说为了库区的移民,我说必须要走,我说给他们起个带头作用吧,结果我老公就跟着我走了。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846,000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rss订阅】【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