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南方周末2007新年特刊专题 > 正文

南方周末年度人物:陈冯富珍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8日11:15 南方周末
南方周末年度人物:陈冯富珍

陈冯富珍

  年度人物

  □特约撰稿 戴 平

  □本报记者 马昌博

  12月1日下午5点,新当选的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飞抵香港。这是其当选后首次回家,当地媒体形容为“衣锦荣归”。

  几个小时前,她刚刚在北京受到了国家主席胡锦涛的当面祝贺,而3天前,同样的当面祝贺来自总理温家宝。

  这个59岁的“铁娘子”在家乡被隆重欢迎,当晚,行政长官曾荫权于礼宾府为其举行祝捷酒会。

  一天后,陈冯富珍抵澳,何厚铧赞其当选世卫总干事是中国人的骄傲。陈冯富珍回应说,这反映了中国的国力。

  这也是联合国成立61年来,第一个出任国际组织最高负责人的中国人,其当选背后则映衬出一个期待真正崛起的中国图景。

  “不会偏袒任何一个国家”

  对外国政府而言,目前最关注的是陈冯富珍当选后,在处理公共卫生和食品安全问题上,在传染病数据透明度方面能不能公平对待各个国家。

  对此,陈冯富珍11月9日接受媒体访问时重申,“我是一个国际公务员,我是为世卫193个成员国服务,不会偏帮任何一个国家,我们的立场一贯都是要求国家与我们分享信息及分享样本。”

  香港时事评论员、城市智库召集人洪锦铉相信,中国政府不会令自己的人没面子,而陈冯富珍在这方面也有自己的原则,不会轻易受其他人影响。

  他举例说,当年陈冯富珍在香港当卫生署署长时,香港的食品、药品,很多都是从内地进口,“那个时候许多内地的蔬菜都达不到香港政府的目标,残留的农药严重超标,结果陈冯富珍也都果断地禁止他们进口,而不是帮内地隐瞒。”

  至于外界关注的另一点是台湾一直希望加入世卫,陈冯富珍未来到底会用什么样的态度去面对这个问题。

  11月29日,陈冯富珍接受中央电视台访问时说,世界卫生组织已经有很明确的立场,这个政策从来没改变——那就是说坚守一个中国的原则。

  洪锦铉认为,现时国际形势下,若再有人提出台湾问题,相信不用陈冯富珍“出手”,其它国家就会为她“挡驾”,陈冯富珍说出这番话,明显也知道这一点。

  他说,一年多以前,中国政府就跟世界卫生组织签了一个备忘录,这个备忘录就是从具体专业方面让台湾的专家都参与世界卫生组织的会议。

  “在过去一年多备忘录激活之后,取得相当好的成果,比较多的台湾专家参加了世界卫生组织会议,可见对陈冯富珍来说,台湾问题不会是一个大问题。”

  外交发力

  抛开围绕陈冯富珍当选要面对的这些现实问题,我们来探询陈冯富珍当选前的外交故事。

  从陈冯富珍当选的外交角逐力来看,陈冯富珍是在击败墨西哥、日本、西班牙及科威特等强劲对手之后,才获任世卫组织总干事的。

  普遍的看法认为,她当选这个联合国辖下最大的国际组织领导人位置,并一举成功,除了她的个人能力外,还有“幸运”因素:她在国际舞台上出现之际,正值中国有能力通过外交发挥实际性的影响。

  洪锦铉说,“为了陈冯富珍能竞选成功,温总理亲函各国政要举荐,吴仪副总理面授机宜、支持陈冯氏往34国游说、卫生部部长高强亲赴日内瓦部署、中国驻瑞士使馆、港府及其驻日内瓦经贸办事处也共同努力。种种措施,才促成了陈冯富珍获得高票提名、高票当选。”

  11月初,北京举行了“中非论坛”,国家主席胡锦涛和来自非洲的42个国家元首一一握手,这种“一国对一洲”的外交现象实为罕见。

  中国宣布将免除非洲穷国100亿美元的债务;在这次会议上,中国也向非洲介绍了陈冯富珍以及中国的态度。

  几天后,陈冯富珍在四轮投票后击败包括日本推荐的世卫组织西太平洋地区主任尾身茂在内的对手。事后的分析说,非洲和亚洲的支持成为重要一环。

  这证明了中国在多边外交上的成功,经济发展的中国开始展示力量,此前决定派陈冯富珍参选时,国家副总理吴仪就已表示:“中国会尽一切力量让Margaret陈冯富珍的英文名当选。”

  据一位接近中央政府的香港政坛人士分析,这次同意陈冯富珍参选,最主要的用意是希望借此传递中国的和谐外交理念,提升中国对外形象。

  “在这方面,陈冯富珍获选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就如中国发射一支香港火箭进入国际轨道似的。火箭是中国香港生产,动力来自中国内地。这支火箭的用途,就是减少外国对中国的戒心,并把中国的和谐外交理念宣扬出去。”

  陈冯富珍于11月9日当选世卫总干事后发表的首次演讲之中,就提出了“和谐”是世卫组织宪章的核心,这一点与近年中国政府大力提倡和谐社会的理念正好不谋而合。

  “我们工作的重点也是建立一个和谐的卫生世界。构建和谐世界与健康和安全密切相关,是人类追求的生活境界。”她在致辞中说。

  “和谐”是中国领导人大力推出的理念,这一理念不仅在国内发酵,而且通过各种途径向世界传播。

  有评论认为,陈的这番话,可以视为中国政府的理念,“陈冯富珍胜出后,正好可以为中国提供一个国际平台,弘扬、证明自己主动承担国际社会一分子的基本责任”。

  崛起者的新角色

  在分析家们看来,此次高调助陈冯富珍参选世卫总干事,也表明中国外交政策的适时调整,从相对的内敛,变得更灵活、主动、坚定、沉着。

  确实,能展现2006年中国外交变化的,不仅是陈冯富珍的当选,也不仅仅是中国东盟峰会的召开,也不仅是APEC会议召开时,各国领导人愿意与中国领导人交往。

  11月初的“中非论坛”,外界形容“这几乎将非盟首脑会议改在了北京”。

  发生在2006年中非间的故事和坦赞铁路时代已不同,本报曾指出,中非关系出现了新的色彩,促成这一巨大转变的,是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向执政党、从革命者向建设者的转变。

  “正是这种转变,使我们在非洲的角色变成了朋友加交易者、投资者。”中国今天所确立的非洲政策,更是一种积极的、正向的,维护中国国家利益的政策。

  2006年的另一大外交事件是,中日关系重新“发热”,10月8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造访北京。

  近年来,天安门前悬挂外国国旗次数越来越多,不过,悬挂日本国旗,5年来,还是头一次。

  几乎所有评论都说,这次访问是“历史性的”。

  中国决策层能够如此迅速地调整对日关系,在中国独特的政经背景下,需要勇气和担当精神,而这种担当的背后无疑是一种理智和自信。

  当然也有不和谐的声音。

  10月9日,朝鲜进行了核试验,中国外交部第一时间表态,“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无视国际社会的普遍反对,悍然实施核试验,中国政府对此表示坚决反对。”

  “悍然”一词在汉语词汇中极为严厉,中国外交部的表态令世界震惊,这一表态极具颠覆性。有评论认为,在国际民意和中国传统意识之间,中国做出了自己的选择,也是正确的选择。

  “悍然”,这一外交细节,恰恰是2006年国外交的亮点之一,这一亮点表明,中国是负责任的大国,既对国际负责,也对自己的国民负责。

  因此,在“负责任大国”的背景下,陈冯富珍的当选更显水到渠成。

  中国崛起的根据和证据

  也许是一个巧合,在陈冯富珍当选4天后,国家电视台播放了一部名为《大国崛起》的记录片。

  能够在国家电视台播放反映西方崛起的记录片,一方面说明今天中国直面西方文明的信心与坦然,另一方面也表明,中国正在全球变革中,探询自身位置。

  记录片引起了持续的讨论,参与讨论的不仅仅包括精英阶层,还包括一般民众,虽然这部记录片事后被认为“没有特殊政治背景”,但还是让中国人热烈地讨论“崛起”的话题。

  “中国凭什么崛起?”“中国崛起了吗?”“中国崛起的根据在哪里?”

  这是任何一个中国观察家、任何一个中国问题专家都无法说清楚的问题,因为中国太复杂了。

  确实,一方面,上海、深圳的摩天大楼高耸入云,城市中心的高尚住宅幽静而美丽,另一方面,中西部地区依旧贫瘠而落后。

  发展不均衡、贫富差距严重、经济增长方式的调整举步维艰。

  我们是在最好的时代,还是最坏的时代,其实都不重要,因为我们在发展中,而且是在迅速发展中,关键是,中国未来要“最好”。

  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同此前的十个五年“计划”相比,此次纲要不单纯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更强调社会政策,如增加就业岗位、重构义务教育格局、建设公共卫生和公共安全等。

  2006年,我们还看到中央政府以前所未有的力度,通过政治、经济、法律、行政手段约束地方政府领导人,以纠正部分官员不正常、不正确的发展观、政绩观,以缓解社会矛盾。有评论人士认为,中国正在以自己的方式解决发展中出现的问题,避免“拉美病”的重现。

  2006年10月15日,广交会迎来百期盛典,广交会曾是连通中国与外界的窗口。而从第101届开始,广交会的全称将从“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更名为“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

  持续的贸易盈余和巨额的外汇储备已经不适应中国经济的均衡发展,现在到了需要“进口繁荣”的时候了。

  这一切令人感慨世事变迁。今天的中国越来越眼花缭乱。陈冯富珍的当选似乎只是这一系列眼花缭乱细节中的一个飞快滑过的“瞬间”。

  尽管住房、医疗、教育、社会腐败、群体性事件、环境污染依然困扰着中国,但当“和谐”成为国家领导人的政治哲学,以人为本成为政府极力推动的行政理念后,中国将赢得一个值得期许的未来。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279,000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rss订阅】【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