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棣华中国夫人郭庆兰:在白求恩陵墓前相识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31日15:44 新世纪周刊

  国家主席胡锦涛2006年11月访问印度期间,特意会见了柯棣华的亲属。在艰苦的抗日战争中,这位来自印度的外国援华大夫像白求恩一样救死扶伤,最终牺牲在抗日前线。在许多中国人心中柯棣华是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贡献了自己年轻的生命;鲜为人知的是,他的中国夫人仍健在,在郭庆兰女士的记忆中,那个风趣幽默的印度丈夫,穿过六十余年悠长时光,依旧被烙记在自己的心底。

  在中国妻子眼中,柯棣华是个尽职尽责、医术精湛的好医生,更是个聪明风趣、令她佩服的好丈夫

  “这么多年了,我还是很想他”

  63年前,一位风华正茂的印度医生来到硝烟弥漫的中国战场,为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事业贡献了自己的生命,他就是柯棣华大夫。在中国生活和战斗的日子里,他相遇了一位中国护士并与之相知、相爱、共结连理。柯棣华逝世后的半个多世纪里,这位中国夫人郭庆兰女士对于那份短暂的婚姻留下的深刻烙印至今难以忘怀,如今已是91岁高龄、居住在大连的郭女士每每想起自己的印度丈夫,依然伤痛如昔。60多年的光阴荏苒,曾经在战场上产生的那份浓烈的爱情,永远铭刻在老人的心头。

  每个大夫名字后都加了“华”

  2006年8月,由郭庆兰女士口述,作家徐宝钧整理共同完成的25万字的长篇传记文学作品《异国情缘——我与柯棣华》英文版发行仪式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举行。

  书中郭庆兰女士回忆了自己和柯棣华大夫相识、相恋、相爱的过程,再现了柯棣华在中国生活和战斗经历。为读者展示了战争年代两个异国情侣为革命而奋不顾身的崇高品格和他们之间真挚的爱情。

  柯棣华大夫原名德瓦卡纳特·桑塔拉姆·柯棣尼斯,1910年10月9日生于孟买省的绍拉普尔(今属马哈拉施特拉邦)。他的父亲安纳是一家棉纺厂的办事员,后来当了主任,收入不低。母亲普列塔操持家务,是个典型的印度勤劳妇女。家里条件不错,所以他与兄弟和妹妹都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1936年柯棣华毕业于孟买著名的格兰特医学院,获得了外科医学学士学位,之后,他着手准备到英国继续研究深造。当时,印度人民的友好近邻——中国人民正遭受着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蹂躏,柯棣华认为救死扶伤是医生的职责,他毅然放弃了出国深造的机会,加入了印度国大党组织的印度援华医疗队。1938年9月,年仅28岁的柯棣华来到中国,支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

  为表示援华抗日的决心,援华医疗队的印度大夫们各自取了中国名字。每个人在自己的名字后面都加上“华”字,以表示中印之间的伟大友谊,这样德瓦卡纳特·桑塔拉姆·柯棣尼斯就成为了柯棣华。

  1939年2月,援华医疗队从国民党统治区重庆辗转来到革命圣地延安,奔赴中国抗日战争的第一线。在延安柯棣华曾多次受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受到毛主席的赞扬和鼓励。

  1940年6月21日,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大夫的陵墓落成仪式,在河北省唐县军城南关隆重举行。应聂荣臻司令员的邀请,柯棣华、巴苏华两位印度大夫参加了揭幕仪式。柯棣华大夫在揭幕仪式上用不纯熟的汉语发表讲话,他表示自己决心以白求恩大夫为榜样,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人类反法西斯战争,为中印两国人民之间的战斗友谊献出自己的全部力量。柯棣华大夫的讲话博得了与会所有同志一遍又一遍的热烈掌声。

  深沉而浪漫的战地爱情

  这是郭庆兰第一次见到柯棣华,在她的记忆中,这位个子不高,皮肤黝黑的印度大夫脸上有一双忽闪忽闪明亮的大眼睛,时刻焕发出迷人的光彩。柯棣华的讲话中对中国人民情真意切、发自内心的同情和他坚决的抗战决心,深深地感染了年轻的姑娘。就这样,脸色黝黑、清秀俊逸、风华正茂的柯棣华第一次走入了郭庆兰的生命中,打动了姑娘的芳心。

  郭庆兰1915年农历八月初三出生在山西省汾阳县(今汾阳市)城关一个城市贫民家庭。1933年在山西汾阳

医院附属护士学校学习四年,1939年,郭庆兰来到河北省解放区,并参加了河北省牛眼沟白求恩卫生学校的创建,并一直在这里工作。

  加拿大医生白求恩大夫以精湛的医疗技术全心全意地为中国的抗日军民服务。郭庆兰在参加牛眼沟白求恩卫生学校的建设中有幸在白求恩大夫的直接领导下工作了一段时间。她深刻体会到了白求恩大夫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服务的热忱,十分敬佩这位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支持抗战的外国友人。然而1939年11月,白求恩大夫不幸殉职,郭庆兰闻讯后悲伤地失声痛哭。

  在白求恩大夫的陵墓落成仪式上,郭庆兰见到了为支援中国人民而来的印度小伙柯棣华大夫,心中那份对白求恩大夫的敬爱得到了延续。

  在1940年6月,柯棣华大夫被分配到白求恩卫生学校当外科教员兼外科医生,后又被任命为院长。郭庆兰当时是卫校的护士教员,两个人之间接触的机会多了,加深了彼此间的了解。中国女护士开朗的性格和优雅的气质深深打动了来自印度的年轻医生;而印度大夫渊博的知识、精湛的医术和翩翩的风度也吸引着中国的姑娘。柯棣华的汉语讲得不地道,郭庆兰就手把手地教他;护校毕业的郭庆兰医学理论底子薄,正规医学院毕业的高材生柯棣华就热心给她传授医学理论知识。柯棣华大夫就像磁石一样吸引着年轻的郭庆兰,两人经常在一起唱歌、锻炼身体和劳动。郭庆兰的英语比较好,两个人经常用英语聊天,成为谈得来的异性朋友。空闲的时候,柯棣华会给郭庆兰讲印度的风土人情,讲他的家庭情况和青少年时代的故事,讲自己参加印度援华医疗队的详细经过,讲医疗队在国民党统治区跟国民党老爷作斗争的情况……

  一个会讲英语的中国护士,一个粗通中文的印度医生,抗日的共同事业使他们越走越近,两颗年轻的心紧紧地连在了一起。1941年11月25日,郭庆兰和柯棣华按照中国的习俗举行了简朴而又喜庆的婚礼。

  恋爱、结婚过程中郭庆兰经过了激烈的思想斗争,她担心自己与柯棣华异国婚恋会引起别人的非议。然而想到柯棣华放弃了舒适的生活和美好的未来,远涉重洋来到中国,无私无畏地帮助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郭庆兰的心中豁然开朗。

 [1] [2] [3] [4]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