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信市场化将会毁了医疗改革及教育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09日12:23 新周刊

  坏预言:

  迷信市场化将会毁了医疗改革和教育

  “考试没有成绩;证书没有了;学生个个都是‘总’;大学不再有围墙……”这是网络流传的《教育的七个预言》中预言的20年后的中国大学教育。这样的美好预言,20多年前还有一个:

  1979年中美两国的教育家相互考察了对方的初级教育后,作出了预言:中方见到美国学生在教室里摇来晃去,如逛街一般,得出结论:“美国的基础教育已经病入膏肓。可以这样预言,再过20年,中国的科技和文化必将赶上并超过这个所谓的超级大国。”而美方见到中国的学生早上七点就起床,去学校时边走边吃早点,得出结论:“中国的学生是世界上最勤奋的。他们的成绩和任何一个国家比都是最好的。可以预测,再过20年,中国在科技文化方面,必将把美国远远甩在后面。”

  中国的在校大学生数、教师人数、学校数量、国家支持,都在世界前列,不少居于世界第一。但在一位清华到香港中大的交换生日记中,年薪超过百万的香港大学教授,仍在感叹中国教授可能是世界最廉价。同时,大学生素质和“堪忧”一起出现在报纸标题,也成为了网络短片和歌曲的嘲笑对象。来自浙江的一个调查结果显示,一个家庭培养一个大学生要将近15万元;而很多家庭都负担不起。按照经济学家郎咸平观点,迷信市场化将会毁了医疗改革,也会毁了教育——郎咸平不能理解,“大学教改的结果就是让农村子弟上不了大学”,也不能理解“当病人到医院的时候,医生不是问你有什么病,而是有没有保证金”。

  20多年前,卫生部提出的“运用经济手段管理卫生事业”被认为是中国医疗市场化的信号之一。而高校收费改革则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1996年到2006年间,收费由平均500元升到5000元以上。关于教育和医疗的市场化问题已经被专家重点提出:2005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报告》认为:总体来说,医改是不成功的,其根源“在于商业化、市场化的走向违背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基本规律”。

  好预言:

  发展既带来经济增长又可促进公平

  2007年,上海郊区各区县合作医疗人均筹资水平将不低于218元,逐步缓解农民“看病难”、“看病贵”;2010年,重庆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将覆盖全市。

  2006年,北京“第七届中国发展高层论坛”预备会上,前美国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迈克尔·伯斯金面对中国的现实指出,经济增长一定要强硬,然后再考虑把这种经济发展的一部分收益用来帮助低收入的人,不能为了搞公平而搞公平,不能用把高收入拉下来的方式实现公平。而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前美国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则补充说:“在很多领域这两个观念并不矛盾,譬如说教育和医疗,既是为了经济的长远增长又可以促进公平。”考虑学生贷款的重要作用、参考英国或加拿大的医疗体制、引导人们向保险公司购买更高水准的健康保险,是他们给中国的建议。

  国家发改委2006年提出的新的卫生体制改革目标是,2010年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所有居民全部享有基本医疗保障;同一年,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高等教育发展要把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适当控制招生增长幅度。那么,2007年教育和医疗能否在市场化中被挽救?据教育部门最新统计显示,2007年中国高校将迎来报考的最高峰;海南省教育厅厅长说,高考难度将降低;据调研机构iResearch数据,2007年中国网络教育市场规模将达296亿。同时,有专家综合国家统计局、国家经贸委、中国医药商业协会等机构的数据和1100多种相关报刊,得出结论:2007年医药行业拐点有望形成。但在2007年,中国人更期待《城市医疗体制改革方案》的出台——这个比一切的预言都管用。对此,中央电视台评论员老杜在博客上发言:“只有政府用政策划出新的道道,医疗改革这头驴子才有可能走出只会转圈的僵局。2007年新的医改方案就要出台,也许从2007年起,我们看病真的可以少花一点钱。”

  城市化与乡村 要超级城市还是要城乡一体?

  农村人口涌进超级城市,三大城市群不堪重负。有人预言城市即将崩盘,有人呼吁城市关门,但中国的城市化或许还有另外的路可以走。

  文/陈漠

  最近有一个数据引起媒体和公众的热议,广州每年抓获的犯罪嫌疑人中有80%是外来人员。不过,这不是预言,这是广州市社科院十多位学者历时半年的研究数据。在这个数据背后,隐藏的是各种不同角色的人对城市化和城市病的恐惧和猜测,他们在作出各自不同的预言。

  坏预言:城市要被外来人口压垮了

  人人都知道广州是一个好“活”的城市。在这里没有人查你暂住证,不像在北京上下电梯都有大妈问你是谁,不像在上海说外地话会被人瞥白眼。更重要的是,在广州,城市中心都随处有“城中村”,生活成本相对比较低,不像在北京幅员辽阔、工作如同奔命,而在上海连本地低收入人群都被撵到郊区去了。

  所以,广州是外来人口的乐园,也让混乱、治安成为广州屡被提起的关键词。在广州登记的外来人员现有364.4万人,加上未登记的,至少在500万以上,而2006年流动人员进入广州的总量增加27.83万人,比2005年增加23.08%。在外来人口当中,登记了劳动状况的有148.37万多人,本省籍35.13万人、外省籍113.24万人。也就是说,至少还有200多万在广州的外来人员没有登记自己的劳动状况,他们怎样谋生,管理部门无从得知。

  比广州控制严格的北京、上海同样面临着外来人口的压力,北京外来人口总量达386.6万,而上海外来人口已达387.11万人。我国初期城市化的办法——倾力打造三大超级城市,让三大城市群成为了产业聚集、资源聚集的重地,也让它们不堪重负。

  为了限制外来人口的增长,减少城市压力,不同的城市都在采取措施。2005年,北京政协委员张惟英就曾提出过“对外来人口建立必要的准入制度”,做到限制进京。而北京市朝阳区2006年1月就开始实行出租房屋“旅店式”管理、流动人口登记等管理措施,目的是试图用两年时间把区内120万流动人口减少一半。其实,上海市早就在用工工种上对外来人员作出明确限制: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根据该市劳动力供需状况,不定时公布本市禁止使用外来人员的工种。近来,广州也在热议,是否要对外来人口抬高门槛,因为广州看到700多万本地居民中还有近6万人处于失业状态。

  一座城市要不要限外,在人权得到尊重、经济自由流通的背景下,本来是不需要讨论的问题,可“城市要被外来人口压垮了”这现实的可怕预言却让各个城市恐慌起来。问题是,限制和抬高门槛真的有用吗?

  预言家和提案者们应该去亲身问外来人员几个问题:如果让你们在这个城市找不到饭吃,你们会怎样?

  好预言:用新城市化来化解压力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秘书长顾文选认为,新农村的建设将减缓中国城市化的进程,预计未来5年中国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转移的速度会减慢,但这事实上有利于中国城市化的健康发展,城市流动人口的待遇也会有所改进。

  这实际上是另一种城市化,让农村城镇化。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字显示,1999年至2005年,我国的城市化率逐年递增。1999年是30.9%,2005年达到42.99%,5.62亿人居住在城镇中。根据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陆学艺的预计,到2020年中国城镇化水平会推进到55%左右,相应地,有2.2亿—2.3亿人要从农村转移到城镇,这将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人口转移过程。

  这些转移的人口显然不能都靠三大城市群来消化。改善城乡人口的比例,使农民在市场中与市民处于平等的竞争地位,提升这部分人口的人力资本,这样的城乡一体化目标通过小城镇化而不是超级城市化,似乎更有现实可操作性。

  我国340多万个自然村落作为农村最小的社会单元,容纳了我国60%以上的居民,如果让他们在原地城市化而不是涌进大城市,才是城市化最有效的办法。浙江的城市化率已经达到54%,成都的城乡一体化经验成为范本,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的“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新农村是解决超级城市困局的最好办法。

  消费观 奢侈品越贵越好卖!

  好预言将奢侈品比喻为无法拒绝的“苹果”,但坏预言说,你必须为这个苹果交更多的税。

  文/胡斐

  1970年,法国哲学家让·鲍德里亚提出,消费已成为社会文化的核心。“消费社会”就此诞生。在信用卡的帮助下,工薪阶层终于可以不必等到存够钱再去买心仪的商品。英国广播公司著名时政新闻主播约翰·汉弗莱斯把英国政府对于消费的观念概括为:“如果说,以前的政府会对人们花钱买华而不实的东西却不用于储蓄而大发雷霆,那么现在的政府或许会因人们突然停止消费而惊出一身冷汗。” 这或许就是时代的变迁。汉弗莱斯认为,现代社会中不少人的理念就是,即使旧手机工作正常,可如果不换成最新款,如何在人前昂首挺胸?

  在中国,“80后”一代更倾向于自我喜好的消费观风头趋劲,奢侈品消费继续飞速发展,社科院2007年经济蓝皮书指出,中国内地的奢侈品消费者目前已占总人口的13%,约1.6亿人。据蓝皮书分析,处于社会“金字塔”上部的人群渴望用顶级品牌的消费炫耀财富和地位,一种追求奢侈消费的倾向正在蔓延。这些人群的奢侈消费正在由奢侈品消费向奢侈生活方式和体验转化。尽管这部分人数量不多,但他们的消费能力和消费能量不可小觑。据统计,2005年全球奢侈品增长了近15%,其全球资本市场总量已超过1万亿美元。而中国市场上奢侈品每年的增速均可达到50%。

  坏预言:部分高档奢侈消费品税率将进一步提高

  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王力在“2006中国财税改革年度论坛”上表示,我国继4月份上调了高档奢侈消费品税率后,还将继续调整部分商品的消费税,扩大高档奢侈消费品的范围。2006年4月1日,中国对新增成品油、高尔夫球具、高档手表等税目进行了消费税调整,这是中国从1994年进行税制改革以来,消费税最大的一次调整。在执行了半年多的新政策之后,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有40%以上的接受调查者认为,既然对奢侈品消费征税已经开了头,还应该对其他奢侈品征消费税,包括贵重珠宝首饰、高消费私人俱乐部会员卡等。因为在此之前,我国消费税的征税范围包括11种商品,基本上分为4种类型: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影响的消费品如烟、酒及鞭炮等;非生活必需品的奢侈品如化妆品、护肤护发品、贵重首饰及珠宝玉石等;不可再生和替代的消费品如汽油、柴油;高档消费品如汽车轮胎、摩托车、小汽车等。而实际上,10年前被确定为奢侈品的商品早已成为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必需品,而一些新兴的奢侈品和高档消费行为,却还没有添加到消费税的征税范围。这就出现了私人游艇不收消费税,而一块小小的普通香皂却一直在收税的奇怪现象。

  来自国税总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全国消费税累计收入1634.3亿元。截至2006年第三季度,全国消费税累计收入1428.5亿元,这一数字仅占到截至第三季度全国总税收的5%,和截至第三季度累计征收的9619.7亿元的国内增值税相比,仍然是个很小的数字。自从2004年6月开始,就有媒体爆出“我国要征收奢侈品消费税”的消息,2005年的“两会”中,征收奢侈品消费税的呼声又高涨起来,被认为是“关注社会公平,缩小贫富差距”的一种有效方法。

  有关专家预测:消费税税目将作出调整,普通消费品将逐步从税目中剔除,一些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还提出,对网络游戏也应当征收高额特别消费税。

  2007年,一旦越来越多的奢侈品项目被纳入收税范畴,也就意味着各大国际奢侈品公司将会适当调整中国大陆地区的商品价格,奢侈品将会变得更昂贵。

  好预言:消费税的调整并不会阻止国人消费的欲望

  上海奢侈品展的博锐会展董事兼总经理盛磊先生认为,对个别消费者来说,这部分奢侈消费如果属于刚性消费的话,消费税的调整并不会阻止其消费的欲望,反而会使这部分消费者转向这些品牌的海外供应商,这样一来反而大大减少了国内的销售量,不利于促进内需。并且,有能力进行高档商品消费的消费者,一般也有能力前往海外购买。而奢侈消费品税率进行调整的举动“很正常”,在国外对奢侈品征收消费税,并将其用于社会公共建设或相关扶贫项目,已是一种常规操作模式,此举不会影响奢侈品销售情况。

  据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安永会计师事务所预测,未来几年,中国的奢侈品销售将以年均10%—20%的速度增长, 特别是到2015年,中国将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中国奢侈品市场的年销售额将超过115亿美元,约占全球奢侈品消费总量的29%,规模仅次于日本。

  中国品牌战略协会的研究数字表明,中国目前触及奢侈品的消费人群已经达到总人口的13%,约有1.6亿人。他们大部分是年龄在25—50岁之间的白领人士、私企老板、社会名流。其中有1000万—1300万人是活跃的奢侈品购买者,他们选购的商品主要是手表、箱包、化妆品、时装以及珠宝等。这些人中至少有30万人是私人财产超过千万元的富豪。

  上海提出将在2007年人均GDP达到7500美元,上海市信息中心预估上海城市居民在食品、衣着、家庭设备、医保、交通、娱乐、居住和杂项等方面的消费支出比重将分别达到36.7%、

  2.8%、9%、8.2%、1.4%、16%、11.1%和4.8%。相较2006年1至8月份的消费,“吃”的比例将下降0.5%;“玩”将增加0.5个百分点;至于居住,上海居民未来的花费可能要比现在增加1%。

  环境与能源 能源的“世界末日”来了?

  在还有充足的能源可以用的时候,预言好坏还未引发普通人重视。不过,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使用清洁能源方面的决定将影响全世界。

  文/胡斐

  从发达国家到第三世界国家都在关注能源开发与环境保护,这关系到生活在这颗星球上的人类切身利益问题,大到对全球变暖和厄尔尼诺的恐慌,明年的石油卖多少钱一桶;小到少用一次性饭盒和一次性筷子,每年少寄一张贺年卡。每年都有人惶恐地预测煤炭还能烧多少年,计算今年又下了多少次酸雨;也有人对人类自身的聪明才智信心十足,对能源的可替代品前景乐观。

  中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在2006年12月1日的中国经济50人论坛上客观分析世界能源的现状是:总需求量持续增长,供给依然充足;主要依赖化石燃料,其中石油是主导;天然气增长迅速,核能发展放缓;电力需求增长迅速,煤炭仍是发电主导能源。其发展趋势则主要表现为大力开发新能源,利用高科技节能,以签订共同协议如《京都议定书》的形式来共同控制污染。

  坏预言:石油危机及水源紧缺

  1956年,在壳牌石油休斯顿研究所工作的美国地球物理学家哈伯特预言,美国国内石油产出将于1970年代达到顶峰,此后将会开启美国国内原油产出不可避免下滑的趋势。几乎世界上每一位能源专家都立刻反对这种观点,直到1970年代初,这种情形真的发生了。从此,这种现象便在石油界被称为“哈伯特顶点(Hubbert's Peak)”。尽管它对我们以石油为基础的经济的前景具有重要意义,但数十年来,却依然是鲜为人知的一种科学理论。即使是听说过它的人,也认为这不过是又一种疯狂的“世界末日”理论。加州理工学院教授高德斯坦对这一理论进行了补充,按照石油产出历史的“钟形”形态以及近几年供应危机愈发明显,地球石油危机的发生时间并不用等到进入21世纪的40年后,即最后一滴石油被开采完,而是在一半藏量被用掉的时候。专家愈来愈倾向一致地认为,石油产出的关键转折点,很可能在21世纪第一个十年的后半期发生,具体一点,就是在2007年左右。

  而谈到2007年可能的石油藏量的新发现,科学家指出,上一次发现的大油田是阿拉伯的加瓦尔油田,储量为870亿桶,但这也是45年前发现的。自那以来,地球物理学家为寻找大油田几乎搜遍全球,结果一无所获。目前,唯一还没有勘探的大区域是中国南海。地球物理学家认为这片区域有希望发现石油,但前景并没有多么辉煌。

  就城市环境而言,据英国《独立报》预测,到2007年,全球一半人口将居住在城镇。到2030年,城镇人口比例会增加到近2/3,从而造成城市用水需求激增。联合国估计,届时将有20亿人口居住在棚户区和贫民窟,而缺乏清洁用水和卫生设施将严重威胁城市贫民的基本生存。而在中国,北京市于2006年9月发布了《北京市“十一五”时期水资源保护及利用规划》,规划透露,2006年至2007年是北京市水资源最为紧缺的时期,到2010年,按计划南水北调全线贯通,引江水进京,北京的水资源供需矛盾才将得到缓解。也就是说,如果2007年不对城市化进程和人口增长进行控制,2008年北京就很有可能面临水源缺乏的困境。据介绍,2006年至2007年北京市只能依靠当地水源应对水资源紧缺,同时,还要为举办奥运会做好水源储备。

  好预言:中国有足够的可再

  生资源以供使用2006年,绿色GDP课题研究小组表示:“绿色GDP在实施过程中并没有获得地方政府普遍支持,有不少省份要求退出核算试点”。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强硬地表示,环保总局一定会坚持到底:“就算只剩下一个省,我们也要把它算完。”我们相信这只是绿色GDP在实施过程中的阵痛,好消息是,2007年,环保指标将被正式列入全国党政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内容,今后将对重大的环境敏感项目举行公众听证,通过听证这一“铁篦制度”,从程序上加强对环境的保护。

  尽管经济学家谢国忠预言2007年石油价格将下跌,全球对环境和资源问题的重视是长期内在驱动力,2006年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让人对未来一年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充满期望。据德鼎投资机构发布的《2007年新能源行业研究》,中国可再生能源的可获量为每年73亿吨标准煤,相当于目前开发量的180倍,说明中国有足够的可再生资源以供使用。   

  “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使用清洁能源方面的决定将影响全世界。” 1998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瓦尔特·科恩表示,中国政府已经充分意识到了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和应用清洁能源的必要性,并且已经付诸实际行动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清洁能源的发展。1981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罗纳德·霍夫曼说,他对中国政府使用清洁能源的态度表示“非常高兴”,虽然中国的多个城市面临污染的问题,但是“思想的转变”将成为解决问题最关键的一步。他认为:“在中国,清洁能源有望成为一项引人注目的朝阳产业。”

  健康休闲 和慢性病一起来的休闲生活?

  好预言是,2015年美国将率先进入休闲经济时代,“发展中国家紧随其后”。坏预言是,脂肪肝、糖尿病和亚健康也接踵而来。

  文/胡斐

  中国人民大学休闲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王琪延教授为首的“生活时间分配课题组”所做的抽样调查显示,目前我国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天数和工作时间分别为20.92天和167.4小时,全年工作总时数为2008.8小时,按工作时间横向比较,闲暇时间的拥有与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职工差不多。同时这个调查还统计了全国的城市居民的时间分配:30%的时间是休闲时间,有30%的支出要花在休闲上。“我们将近45%的时间都用在吃喝拉撒睡上了。工作时间是10%,女的少一点,9%,男的是11%;读书的时间一生只有7%。”王琪延认为中国的时间分配有很重要的几个趋势:工作时间在不断地减少,家务劳动、在宅时间减少,闲暇时间不断增加。与此对应的,就是休闲的方式正在发生巨大变化。如同一些西欧国家,社会活动早已从“工作轴心”转为“休闲轴心”,即“工作是为了更好地休息”。

  坏预言:到2012年我国的糖尿病、肥胖人数还要翻一番

  K·Roberts在《现代社会中的休闲》一书中指出,“休闲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生活质量的标志……休闲时间、休闲花费、人们对休闲活动的参与比例都在不断增加。人们的财富——物质的、精神的、社会的,都越来越多地取决于其休闲,休闲兴趣和休闲活动正在成为人们整体生活方式的核心。”但是“休”与“闲”的片面生活取代了应有的健康生活,导致中国大批中青年处于亚健康状态甚至患上慢性病。据北京中医药大学专家介绍,我国大中城市中脂肪肝的发病率达10%,热衷于网上冲浪、电玩、聊天而超长时间坐在电脑前的“网民”,忍受巨大心理压力、长期静坐、睡眠不足、应酬频繁的“白领”阶层,终日应酬裹身的“成功人士”等都是脂肪肝的潜在发病人群。

  世界卫生组织2006年11月发布的消息显示,中国人口中有超过1/5的人体重超重,23%的中国人体重超过正常标准,7%的人加入肥胖行列。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贝汉卫博士说,造成肥胖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现代生活的快节奏使越来越多的成年人承受过度压力,在过去的10年中,中国成年人压力过大现象增加了1/3。

  卫生部疾控司孔灵芝处长估算,如果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不改变,再加上老龄化等因素的影响,到2012年我国的糖尿病、肥胖人数还要翻一番,超重和高血压人群也分别会增长到2.9亿和2.1亿。

  好预言:人们对休闲的选择更加多元化,不再盲目推崇炫耀性消费

  王琪延教授认为,中国的黄金周正从旅游经济形态走向休闲经济形态,人们对休闲的选择更加多元化。也就是说,“手机一关想干什么干什么”的趋势已经逐渐盖过“到旅游景点走马观花”的习惯。

  与跟风“数码旅游”相对应的,崇尚个人健康出行的背包一族将持续增长,相应带动“青年旅馆”和“汽车旅馆”等经济型酒店的兴起,北京市旅游局副局长于德斌承诺,在今后几年内,北京一至三星级酒店总数将达到690家,占酒店总数的86.25%。这表明,在未来几年里,北京将致力于经济型酒店的发展,其中,“青年旅馆”和“汽车旅馆”两类主题酒店将成为主打。

  个人健康方面,“健康管理”成为热门词汇,开始有越来越多的人备份自己的健康档案。卫生部副部长王陇德称,中国将加强政策支持,快速制定相应的法规,强制要求集体供餐单位和医院配备营养师。我国目前正在审议首部《国民营养条例(草案)》中也明确规定,所有的幼儿园和学校,甚至包括社区都要配备专业营养师。成都已在2006年11月成立健康管理师培训办公室,正规、系统、专业培训为私人服务的健康管理师。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