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难以实现的全国家禽平均免疫密度98%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1日10:21 南方周末
在“外松内紧”的策略中,疫苗的作用被有关官员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据《云南日报》报道,云南省副省长孔垂柱在高文斌养殖场发生疫情后表示,要“把强化免疫作为至关重要的环节,放在防控工作的首位,在(2005年)12月中旬以前使全省禽类实现100%免疫,不留死角”。农业部兽医局副局长李金祥则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称,截止到2006年6月全国家禽平均免疫密度在98%以上。 但实际上,且不说100%,哪怕98%都是一个难以实现的目标。 据云南省兽医防疫总站站长宋学林介绍,100%免疫的目标只能在规模养殖户中实现,而很多散养户并未免疫。这样算下来,全省禽流感免疫率为80%多,其中经济发达地区有90%多,边远地区则低一些。 他说,有的村民不愿给家禽注射疫苗,比如担心家禽受惊,或者担心注射疫苗后由于个体差异造成家禽死亡;即使散养户都愿意注射疫苗,也缺乏疫苗注射的人力物力,“子弹问题解决了,还需要发射呀”。 不管怎样,随着中国推行强制免疫政策,禽流感疫苗已经成为一个规模可观的产业。那么,耗资数以亿元计的强制免疫究竟带来了怎样的效果? 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主任陈化兰在反击管轶等人的论文时曾说,其实验室的疫苗攻毒数据显示,现行疫苗对南方水禽的毒株提供的保护非常好,可以说是100%的保护。 但恐怕并不是每个地方注射的疫苗都如此有效。在云南楚雄州,2005年年底的春防禽流感病毒抗体合格率为93%,并未达到100%,2006年的秋防效果更是不甚理想。 在2006年的秋防中,楚雄州兽医站从省上定购了可同时预防禽流感和新城疫的二联疫苗。该疫苗前年年底由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研制成功。 但监测结果出来后,楚雄州兽医站副站长李朝仓吓了一跳:禽流感病毒抗体合格率只有14%,极少数养殖场的抗体合格率甚至为零。 无奈之下,楚雄州兽医站改用单苗(单独针对禽流感的疫苗)重新进行免疫,最终抗体合格率为72%。李朝仓说,据省上专家介绍,二联疫苗本身没有问题,问题可能在于养殖户没有遵守该疫苗的免疫程序等。 华南农业大学毕英佐教授表示,由于不了解楚雄此次疫苗事故的具体情形,很难做出针对性的评价。但他同时说,免疫并不是一针了事,其效果受到疫苗加工工艺、动物机体状况、注射操作水平等多种因素影响。 如果那批二联疫苗的确不存在质量问题,这次事故实际上暴露出动物卫生防疫体系中的薄弱环节之一:缺乏基层技术支持。 在中国动物卫生防疫体系中,最基层的是村兽医或者说村级防疫员,但村兽医的待遇低得可怜。“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经常得哄着村兽医去做(防疫)工作,很多村兽医主要靠公益心,”子午镇兽医站技术人员杨珂说,“还有吧,防疫针打得好的地方,动物疾病少了,兽医收入就会下降。所以一些兽医不那么负责任,可能拿着针筒比划一下,假装注射。” 缺乏技术支持、村兽医待遇低下不过是中国动物卫生体系漏洞的冰山一角。宋学林说:“兽医是农业战线最薄弱的一个环节,历史欠债太多,待遇低、设备差、技术水平低,虽然最近几年国家增加了投入,但远远不能补齐漏洞。” 楚雄州兽医站站长杨培昌则对兽医队伍的业务素质特别担忧:“州兽医站年龄老化,编制已满,没有新的毕业生进来。而县乡镇的机构改革中,很多不能做事的都被塞到兽医站。”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