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打破沉默 鞋企诉欧盟反倾销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3日12:22 青年参考

  本报记者董欲晓

  发自北京

  

  1月8日,欧洲对中国制鞋业进行的“反倾销制裁”已持续了3个月,对该制裁提起诉讼的牵头企业——中国第二大 鞋企奥康集团,联合泰马等3家企业,在京召开了“制鞋企业应对反倾销诉讼情况通报会”。

  自从2006年10月7日欧盟对“中国造”的皮鞋征收为期两年、税率为16.5%的“反倾销税”以来,涉案的 1200多家中国鞋类企业集体哑然,只有奥康、泰马等9家鞋类企业提起诉讼,诉讼书已于2006年10月29日被欧盟 法院受理,目前相关资料正在陆续补充中。

  对于官司“胜算有多少”的问题,奥康总裁王振滔回答:“胜败都有可能,但就算输了,我们也要让欧盟听到中国鞋 企抗辩的声音。”

  据奥康等4家上诉鞋企聘请的代理律师蒲凌尘介绍:“整个官司打下来,预计要两年左右。”“

反倾销”诉讼案件牵 扯司法程序多,耗时长,诉讼费用高,其结果很可能是制裁到期了,官司还未分出输赢,这也是众多小企业至今保持沉默的一 个原因。

  对此,王振滔认为,“欧盟打的这一巴掌是试探性的,谁能保证两年后,欧盟不再追加个5年、10年的制裁?”

  同时,王振滔认为欧盟的制裁对中国企业来说是“塞翁失马”,直接的经济损失背后,至少存在三点积极意义。

  第一,以制裁促“洗牌”。据中国皮革行业协会公布的数据,受“反倾销”重税冲击,2006年6~11月,中国 皮鞋出口增长率从17%降到3.4%,首当其冲的是以低端产品为生的小型制鞋企业。

  对此,王振滔认为这是“促进行业重组”的好机会。规模较大,有自有品牌的企业受冲击并不大,“奥康7月份之前 的订单已满”。而小型企业由于订单落空,甚至会被洗牌出局。

  第二,制裁逼出“自有品牌”。自从2006年4月7月欧盟开始执行4.8%的临时“反倾销”税率后,有人担心 中国制鞋业地位将被削弱。对此,中国皮革协会制鞋办公室主任卫亚非女士表示,由于中国在制鞋业上的优势非常明显,短期 内龙头地位将很难被撼动。

  中国皮革协会秘书长苏超英则在通报会上说,“之所以围绕中国的贸易摩擦不断,一个原因是产品附加值不高,缺少 叫得响的知名品牌”,借这次“反倾销风波”,通过“苦练内功,加强品牌建设,推动产业升级”,将会因祸得福,变外界压 力为发展机遇。

  第三,花钱反击是为了不挨“第二巴掌”。对于耗巨资上诉,奥康集团总裁认为这是“迟早要打的官司”。

  这次对欧盟制裁的诉讼,正是中国企业熟悉“入世”游戏规则的过程。王振滔对记者表示:“今天欧盟打你一巴掌, 如果我们默不作声,明天就能挨第二巴掌,后天,说不定别的国家也会跳出来告我们反倾销。”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