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战后日本的反省与道歉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6日09:58 《环球》杂志
战后日本的反省与道歉 应当承认,战后,中日为解决历史问题确实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中日联合声明》、《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中日联合宣言》等政治文件就是两国政治家付出艰辛努力,对历史问题进行理智思考的结果。1993年新当选的首相细川护熙在回答记者关于当年战争的性质提问的时候明确表示:“我认为是侵略战争,是错误的战争。”同年11月,他在与韩国总统会见的时候,就日本对朝鲜进行的殖民统治表示了谢罪。而1995年8月15日,时任日本首相村山富市就战后50周年发表了承认日本过去实行错误国策的谈话。这一谈话被认为是日本政府对战争历史的明确表达。其后的历届首相尽管党派背景与之不同,但是在历史问题上,基本上都表示了赞同的意见。最新当选的安倍首相也表示了要遵守村山首相的谈话精神。我们在看到靖国神社问题的同时,也应看到中日之间还有联合声明、和平友好条约和联合宣言,相信多数日本人是爱好和平的,企图恢复军国主义的人极少。 在日本,不同的社会层面和不同的政治集团其实对历史问题的认识是不同的,其间甚至有根本的差别。战后坚持战争期间的“皇国史观”不承认侵略战争责任的保守势力始终存在,但是认真进行反省和谢罪的进步力量也一直在努力。 以日本共产党为中心的左翼势力主张从政治上彻底追究国家与以天皇为首的战争指导者的责任,并为此开展了十分活跃的左翼大众运动。 另外,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也是社会上十分活跃的追究战争责任的力量。特别是接受了民主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对以陆军军人为中心的国家及军队指导者进行了强烈批评。伴随这一批评,日本社会也曾涌动过一阵反省战争的思潮。 著名的政治学家丸山真男曾经提出的“悔恨的共同体”概念,是对当时知识分子思想的概括。因为战争期间的多数知识分子为了保护自己而迎合了当权者的战争政策,或直接或侧面地支持战争,还有的对反战者进行告密。即使有人并不积极,但也缺乏斗争的勇气,没有明确地反对战争,更没能阻止战争。“悔恨”其实是知识分子对曾经允许错误战争横行而导致悲惨失败结果的反省。 由于“战争中的记忆与悔恨是后来行动的动力”,所以知识分子的反省有积极的意义,特别是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学者和教师对侵略战争的性质认识更为深刻。在这些知识分子的积极推动下,日本的历史教育在战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到70年代,反对美国对越南战争的社会思潮又从反面促使日本的年轻一代思考日本对中国战争的侵略性与加害性。以至当时民意测验对中日战争性质的回答中,认为是侵略战争的占一半以上,而回答自卫战争的只有一成。特别是以家永三郎先生为首的一批知识分子就历史教科书中是否记述日本侵略暴行的问题进行了长达32年的教科书诉讼,在日本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正确或比较正确地反映历史事实的历史教科书陆续出现,甚至一度占据了主流。 因此,客观地说,在“历史问题”上,日本给外界的印象是有人反省,有人否认;时而“道歉”,时而翻案,两种倾向同时存在。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