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郊村庄土地置换调查:村民十多年失千亩耕地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28日09:18 南方新闻网

  丢失的土地

  千亩耕地被“置换”成别墅区——一个京郊村庄的“土地位移”

  法院两次判决换地协议无效,村民依然无法收回耕地

  “据国土资源部的资料显示:1999年至2005年,全国共发现土地违法行为100多万件,也就是说,在不到六年时间内平均每个县、市就发现500件土地违法案件,涉及土地面积500多万亩。

  国土部执法监察局负责人认为,严重的土地违法问题几乎都与地方政府有关,根源在于地方政府的用地冲动。”

  上面说的都是没意义的。

  宋庄白庙村的村委会和村民代表们在1月8日拿到北京通州区土地局的信访答复后,很快得出这样的结论。他们表达着激动和失望之情,虽然,很长时间以来,他们并不指望通州土地部门能在一份信访答复中解决问题。

  “这是一个时间久远、情况复杂的问题。”和这个问题相关的所有人都这样想。自然,这也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于于是相关的人似乎都不愿去积极厘清其中的是非,除了白庙村村民,因为他们是其中利益受损的一方。

  他们在十多年前丢失了1000亩的耕地。

  那块土地如今是一片

别墅区,每套以210万元的标价出售。把那块地从耕地征用为建设用地的河北燕郊开发区,十几年的时间,也从一个小镇变为一座有20万人口的欣欣向荣的城镇。

  地是以“换地”的形式被置换的,新上任的村委会在接受上届“遗产”过程中发现了4份换段协议。而1200余万元的所谓补偿款村民并未见到。

  在上访无果后,村民们想到了用法律来解决。

  虽然法院的一审判决和二审判决均认为4份土地换段协议无效,然而问题仍然无法解决。“有可能通过诉讼获得解决,但最后可能的还是行政。”

  不存在的换地

  “枣林村在河南岸根本就没有地,说是换,其实是卖。”

  至少,引发这场土地纠纷的几个人拒绝谈论这件事。已经是十多年的事情了,他们都希望纠纷湮没于历史之中。

  但白庙村却有较真的人,68岁的宋学明就是其中之一,他也是白庙村在“河北土地”一事中的村民代表。为了讲述这一事件的来龙去脉,他先介绍了地形:潮白河是南北流向,来到白庙村改为东西流向,然后又是南北流向。河的南面是白庙村,白庙村在河岸对面有一块1000余亩的土地,白庙村把这块地称为“河北地”,意思是在潮白河的北面的地。这块地和枣林村接壤,枣林村属于河北省三河市燕郊开发区。

  1993年到1999年,白庙村和枣林村先后签订了4份土地换段协议,“长期以来不便于耕作与管理,为满足两村群众多年的心愿,两村委会本着方便生产、互惠互利的原则”,白庙把“河北地”与枣林村在河南的地互换,因“河北地”土质较好,枣林村给白庙村共补偿了1200余万元。

  “枣林村在河南岸根本就没有地,说是换,其实是卖。”宋学明说,他曾在一次村里的党员大会上质问当时的村支书张树奉:“你和枣林签多少年的协议?”张回答:“我就是假协议,真卖地。”得知土地是无期限地出卖,宋学明说:“你比西太后还厉害,香港也才99年。”

  宋学明说,1000亩的土地是很大的一块,不像其他的东西,比如电视机,可以放在家里藏着:枣林村在河南岸有没有土地来和白庙村换,是明摆着的事。那当初的“换地”,何以能以两村村委会的名义进行呢?

  作为白庙村的“法人代表”,时任白庙村村主任的王德林拒绝谈论这件事,虽然他作为白庙村的法人代表在“换段”、收款协议上签了字,他说:“这个事情我不明白,好多年了记不清楚了,你要去问书记。”并“哐”的一声把门关上,将前去求证的记者阻在门外。

  王德林所说的书记张树奉,在白庙村还留有一座院子,重重大门紧闭着。村民们说,很少看见他在村里出现,而他在家的时候,即使是本村的人去敲门,也是不能得见的。

  白庙村村委会的人说,最有可能知道其中原委的,还有当时的大队长张殿起。然而张殿起说当时两村之间的换地事宜,“有多少地,卖多少钱”,并没有拿到支部会和村委会来讨论,其间的来龙去脉,只有村支书和村主任清楚,就连他这个大队长也没有参与讨论和决策。

  在1993年9月的第一份换段协议和1997年6月的付款协议上,张殿起作为白庙村的法人代表之一是签了字的。“付款协议上的字是书记张树奉一定要让我签我才签的。”但他坚决否认他在换段协议上签字,他认为那是别人冒充他签的——他也认为,白庙村的“换地”行为,“按道理其实是卖”,和西太后向列强割让土地相比,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白庙这个近2000人的村子,总共耕地也才3000亩。

  “前有车后有辙。”张殿起说,邻村的小羊庄也是这样把地卖给开发区的,没什么不良后果,于是白庙也开始卖了。卖地的所得款中,有100万没有入账,“大伙都怀疑是镇里提留了。”张殿起的怀疑后来被宋庄镇信访办的人所证实,因为提留了100万而让宋庄镇在面对这个问题时感到难办。

  这知晓内情的几个人中,自然包括当时燕郊开发区枣林村的法人代表、村主任李凤恒。但李凤恒同样拒绝说起这件事,理由除了年代久远之外,还有一个是“我的上级政府,也就是开发区让我说我才说,开发区说了他们知道的,需要我补充的,我再补充”。

  河北省三河市燕郊开发区党政办公室主任扈大勇说了他所知道的:“两村的土地置换是在历史上自愿进行的,而且由于时间的发展,已经成为了现实。之所以产生纠纷,是由于有人想借此达到个人目的。”

 [1] [2] [3]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4,060,000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