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杂志:重塑礼仪之邦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31日11:31 《小康》杂志

  有生命力的传统承载着我们共同的文化认同并给予我们归属感,我们没有理由抛弃,相反,它应该成为新礼仪秩序的支点。而既然历史已经给了我们更多的选择,我们同样没有理由拒绝外来文化的精华。

  重塑礼仪之邦

  ★采写/《小康》记者 郭芳

  优秀的传统是有生命力的。适当的时机必绽放光芒。

  2006年11月9日,在瑞士日内瓦,陈冯富珍当选为世界卫生组织新任总干事。在宣布当选结果之后,陈冯富珍女士以中国人传统作揖的方式向在场的人表示感谢。

  事后接受记者采访时,陈冯富珍女士解释,之所以选择作揖的方式,“因为我是中国人,作揖又是中国的传统礼仪。”在那样一个场合,她认为用作揖这种方式比较恰当。而另一方面,确实也无法与全场所有的人一一握手表示感谢。

  这是中国首次提名竞选并成功当选联合国专门机构的最高领导职位。这一天对于中国人来说,有特别的意义,而传统礼仪的出现,无疑从心理上强化了这种特别意义。

  但在过去的一百年,古代经典中的“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几乎消逝怠尽。

  民族形象的自我损毁

  中国“礼仪之邦”的民族形象早已不复存在:中餐馆永远比西餐馆嘈杂,公共场所里永远有高分贝的嘈杂声;北京的马路越修越宽,堵车却越来越严重,强行超车、加塞是司空见惯的现象;公交车站,我们没有有序上下的习惯,没有主动让座的习惯;我们习惯了随地吐痰、践踏草坪、蹲踩公共座椅、衣冠不整、行为懒散、满嘴脏话……

  2006年9月22日,中央文明办和国家旅游局公布了从网上征集的10类“中国公民出国(境)旅游常见不文明行为”:乱丢垃圾、坐公交车抢座、排队加塞、大庭广众脱鞋脱袜赤膊袒胸、吃自助餐多拿多占、遇有纠纷恶语相……

  在“文革”的十年里,粗俗是光荣的,举止粗鲁,说话粗野,成了无产阶级的“本色”。然而,“我们由此生活在了一个没有礼的社会。殊不知,大凡文明一点的国家都是有礼仪规范的,没有礼的社会是失范的社会,是有问题的社会。” 清华大学的彭林教授认为,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国人的形象应该是彬彬有礼的,但现在的情况显然不是这样。

  在欧盟整体对华开放仅仅一个多月的时候,法国媒体就有报道称:如何解决蜂拥而至的中国游客带来的新问题,如不遵守公共秩序、不讲卫生、损害公物等,将是法国社会未来面临的重大挑战。外国人眼中的国人形象由此可见一斑。

  古人的礼乐教化

  在《小康》的采访调查中,几乎所有的受访者都承认这样一个事实,现代人远不如古人有礼。而没有礼的社会终究会失范。

  “古人讲‘礼乐教化’,是‘寓教于礼’,就是把教育理念隐含在具体的礼仪形式之中。这种礼仪可以伴随你的一生,所以有‘人生礼仪’的说法,比方成年有成年礼,结婚有婚礼,人际交往有交际礼,乡人聚会有乡饮酒礼,人死了有丧礼和祭礼,国与国交往有聘礼等等,把这套东西变成一个社会规范,这个社会风气就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尽体现于具体的形式中,所以《礼记》说,“礼者,因人之人情为之节文”。彭林举例,父母双亲去世,人虽然不在了,但是彼此的感情还在,所以子女每逢季节转换,或者岁末的时候,应该通过祭祀的方式来追思自己的亲人。祭祀的时候要诚敬,应该“事死如事生”,要像侍奉生者那样侍奉死去的亲人。《论语》上说,对待父母至亲,要做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这是为了培养子女与父母之间的亲情。

  但这并不意味着要恢复繁琐的古礼,“恰恰相反,是主张在保留传统祭典精神的原则下,删繁就简。”礼仪并非形式越繁琐越好,孔子说:“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可见孔子主张形式要节俭,内心要诚敬。“但孔子是说要‘俭’,而不是说要‘无’,最核心的形式必须保留,否则就不成其礼。”

  儒家还特别强调人内在的德性,《礼记》上说, “德辉动于内”,“理(礼)发诸外”。内外俱修,才是一个君子。

  奥运会烙上中国印

  国学大师钱穆先生说,中国文化的核心是“礼”。因为我们对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中华民族也随之礼崩乐坏了。

  “无礼”的中国是焦虑的,因为2008就要来临了。“2008,我们将以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展现在世界面前呢?”“礼仪之邦”——记者在采访到的有识之士都不约而同地这样认为。

  一直主张礼是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的彭林先生认为,人文奥运向世界展示的当然是中国民族传统礼仪。那是中华文明最精华的体现。

  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王殿卿虽然并不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就是礼,但他赞同“礼是比较重要的,有朋自远方来,奥运应该倡导以礼为核心的行为和演出”。

  大家都在期待着通过奥运会再现一个东方的礼仪之邦。然而,与此同时,彭林也担心国人对传统的热衷会因为奥运的结束而淡去。“要知道,非典如此沉重的代价都无法让国民改掉随地吐痰的陋习”。

  王殿卿的看法则有不同,他认为,现在的中国文化热,不是因为奥运,所以不会因其结束而淡去,“奥运只是展示文化,解决不了文化的承传与发展”。

  “过去的一百年,中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破坏了自己的礼仪。一百年后,发现外国东西解决不了中国问题,让中国发展起来,必须走自己的路。”

  古礼的扬与弃

  走自己的路意味着对自己的文化进行新的选择。

  西方文化或许不能解决我们的问题,但它提供了多一种选择。

  2006年12月25日,又一年的西方传统圣诞节。正当中国的基督教徒及大多数的非基督教徒闹轰轰地为迎接又一个西洋节日做准备时,一封来自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名校或科研单位的十位哲学或教育学博士发出联合署名倡议书在网上发布,呼吁国人慎对西方的圣诞节,走出文化集体无意识,强调中国文化主体性。

  十名博士的联名抵制行为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并在网上引发了一场热论。抵制应该吗?抵制有效吗?

  彭林是支持的:“如果我们13亿人民都认同西方文化,那么你这个民族还是不是中华民族?你认同他们的东西,你怎么说你是中国人,这是个很难回答的问题。”

  民俗研究学者康丽则认为,假若因为要保护传统文化而抵制外来文化,这不合适。“我们要做的是如何更好地发扬传统文化中优秀的东西,让它成为人们的选择。文化是需要得到尊重的,无论是中国文化还是西方文化。”

  在传统节日的保护方面尚且如此,在传统礼仪的保护方面也不例外,倘若我们的传统礼仪中精华部分没有得到好的挖掘和发扬,这样的抵制显然也是无效的。在价值多元化的选择中,民众的选择是自发和自由的。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让传统成为民众选择的偏好。

  孔德墉在孔子后人中享有颇高的声望,他并不赞成盲目尊孔,“应用其先进思想治国平天下,使其符合建国的需要,但是也要看到其糟粕”。

  我们该如何进行取舍和扬弃?

  “凡是能够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传统礼仪我们都应该保留,而对于一些带有封建等级观念和制度下的东西应该要抛弃。”著名人文学家李汉秋举例,譬如在冠礼上,古代一品官有一品官的服装,七品官有七品官的服装,标志着身份;又譬如像跪叩礼……“这些东西我们完全可以把它废除掉。”

  而好的现代习俗也完全可以取代坏的传统,比如在春节的压岁钱这个问题上。“压岁钱本是晚辈对长辈的一种期望,但现在演变成了攀比。还不如像圣诞老人给小孩最需要的和最想要的东西。满足小孩平时想要的东西,感情分量也就重起来了” ,李汉秋主张改革。

  当我们在为失去一个共同遵守的礼仪秩序而焦虑时,重建一个礼仪秩序是必然趋势。有生命力的传统承载着我们的文化认同并给予我们归属感,我们没有理由抛弃,相反,它应该成为新礼仪秩序的支点。而既然历史给了我们更多的选择,我们同样没有理由拒绝外来文化的精华。

 [1] [2] [3] [4] [5]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