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万家庭做出了牺牲和贡献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02日15:37 南都周刊

  亿万家庭做出了牺牲和贡献

  南都周刊:有人认为,中国制定计生政策更多的是从国家宏观战略的角度考虑,而较少考虑个人的生育自由权问题,是不是发展中国家多是从这个视角考虑的?

  杜鹏:人口控制政策不一定单指控制人口增长,有时还是鼓励人口增加的,比如欧洲的一些国家。发展中国家大多跟中国经历了同样的阶段,在五六十年代死亡率下降以后迎来了人口迅速增长。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做法是鼓励节制生育,但生育决定权在家庭。

  影响人口数量的增长主要有三个因素,出生、死亡和迁移,对于中国和印度这种人口大国来说,跨国流动这种影响因素是很小的,中国每年迁移出去的大概才20万。而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把提高人的预期寿命、降低死亡率作为政府的一个目标,是政绩的一部分。所以,多数国家都把调控人口的手段放在出生上。只是调控的方式不一样,像印度是通过教育,通过提供服务,但由家庭来完成。而中国则是提出了具体的控制数量的界限,以强制性手段来完成的。

  我想这里要回归到一个最基本的问题:中国人口是不是太多,需不需要控制。这是来讨论问题的前提。如果需要控制,那剩下的就是手段问题了。就该考虑怎么样来分担实现这个目标的成本,中国少生了4亿人,应该说是亿万中国家庭为国家的总体战略目标,做出了牺牲和贡献。

  南都周刊:控制生育率,印度是由家庭来完成的,没有国家的强制,你如何评价印度的这种政策?

  杜鹏:印度现在有11亿人口,再过40年,它会达到16亿,超过中国,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那么这就要看它在生育自由上与整个国家人们生活水平的长远改善上,做出何种选择了。

  南都周刊稿件,未经许可严禁转载、摘编

[上一页] [1] [2] [3]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490,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