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房里的暗战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02日17:02 南都周刊

  病房里的暗战

  在舆论热炒内地孕妇赴港分娩之时,香港产科的医务人员们往往处于两难状态,只能私下发泄怨气。

  Ada一旦进产科病区,对待病人的方式就要以其病情为根据,无论对方背景如何。但香港产妇们并不理解。她们会为打针不按时而不高兴,她们会为自己的孩子缺乏照料而不高兴,她们更会为没有产房或常规床位而不高兴——尤其当她们发现,是因为医生和护士们在为“突袭”、或者情况更紧急的内地产妇忙碌的时候,她们更不高兴。

  Ada是一个香港人,一个计划在未来生育的香港人。离开产科下班,她同样会忧心忡忡。“我看着一个香港产妇痛得就要晕过去了,但只有产房里才有止痛气,而所有产房都满了;我也曾暗自庆幸一个香港产妇,自然分娩不成功时,竟然成功地在繁忙的手术室里找到空当进行剖腹产;当我看到一个已分娩的产妇被移上通道上的临时床,把常规床位让给待产产妇的时候,我就好像看到自己未来的样子。”

  在香港,公立

医院是政府为普罗大众安排的医疗保障与福利体系,收费低廉但求医者众多,哪怕看个感冒发烧也要排上半天的队;这几年,资源有限的产科受到内地产妇的冲击,计划或试图在公立医院分娩的香港人对产科的资源分配就更加敏感。Ada和同事们曾经向上反映情况,但没有用。他们只得占用其他科的病床,还指望其他科能放几个护士出来进修助产士。

  现在Ada指望新的助产士到来,还有政府新政策能起作用。“人手不足,很多医疗服务都减少了。我们不愿意被投诉医疗服务质量下降。在香港,媒体很发达,政党也多,好的没有人说,‘衰的就唱到你晕’。”

  在产科里,内地产妇参差的文化和教养有时也成了香港产妇不满的理由,有些不满也逐渐积聚成歧视。Ada几乎每个星期都要接受来自本地产妇的投诉,比如内地孕妇乱用厕所,说话声音太吵,在洗手盘里洗饭盒,这些香港人难以容忍的行为。“我能说什么呢?我只能保持沉默。”Ada说自己也忍受不了看见女性卫生用品被贴在厕所墙上的恶心,但她的原则是能不说话就不说话,除了一次,她看见一个内地产妇在哺乳途中竟然半路去吃饭——“我问她为什么,她说这是家乡的风俗。”

  Ada感觉两边受气。本地产妇通常不会公开挑起争吵,只会在感到不公与委屈时板起面来,回家后在网上才大动干戈,把内地产妇和医护人员大骂一番。“这就是香港人的方式”,但作为医护人员的他们,却不能同样到网上去回敬一番。

  香港埋单

  “香港人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公平。内地人来生孩子这么容易,这么便宜,以后BB有身份证,能到香港读书,能享受福利,根本不需要纳税与劳动。”一位产科负责人这样解释香港人的忿忿心态,“有人觉得对外来者要公平对待,但如果这种公平使本地人的权利大受影响,这又公平吗?”

  2006年11月中旬,三十多个本地产妇在中环游行,抗议妇产科资源短缺。香港健康网访问700多个本港孕妇,结果是9.9成认为医院应优先接待本地人,确保分娩时有床位。Ada的同事中有从上海、广州来的实习医生,他们听到消息的反应是摇头叹息。“他们说,其实内地大城市医院的设施与技术并不差于香港水平,但这不能阻止越来越多产妇涌到香港。”Ada说。

  媒体报道,就在一河之隔的深圳,各大医院产房也是人满为患。深圳是以外来人口为主的城市,但市政府却规定非本地人不得在深圳分娩,令很多在深圳生活的人只得找其他地方生孩子。另一方面,有评论指出,由于内地有一套完整的计划生育政策,于是香港便成了“超生游击队”的天堂。Ada的疑问很朴素:“内地生活条件很好啊,很多香港人都上去(指到内地)生活了,为什么他们还要下来(指到香港)呢?”

  日前,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王国强首次证实内地孕妇到香港产子,是因为香港终审法院在2001年对庄丰源案颁令获居港权的结果。另外,他又表示,内地孕妇到港产子的原因很复杂,包括想回避内地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以及认为香港医院提供的妇产科服务较好;但他重申不鼓励内地孕妇到港产子:“内地是不会鼓励居民到香港去生产;另外,内地的妇幼保健措施,完全有条件来满足内地妇女的生产需要,所以不需要去香港。”

  Ada也回忆起五年前,她的一些朋友参加了支持庄丰源留港的游行,最后香港特区法院裁定,父母就算并非香港永久性居民,只要是在香港出生的中国籍孩子,即可立刻取得香港永久居留权。当年的律政司司长梁爱诗回忆,当时她曾注意到庄案会带来的巨大影响,但考虑到市民的诉求,以及市民对特区政府存有戒心,所以没有申请司法以改变这个判决。

  最近这几天,TMLW的妇科陆续有打算在香港分娩的内地产妇上门预约。“几家公立医院留给她们的名额都快满了,”Ada说,她最大愿望是不再有产妇突袭,所以她很乐意与朋友们讨论最新的情形,越向新年,产房里的气氛越多一点和谐。“即使在以前,给病房带来困扰的内地产妇只是一部分,其实还有很多产妇做足了工夫,早早来医院做检查,按医生的要求住院,分娩,调理。而且,无论如何,她们都很认可我们的治疗和护理。”

  Ada也在期望新同事的加入能减少病房里的怨气。香港政府已经决定,于2007年及2008年内增聘逾百名助产士,期望每年增聘70人,有关方面将于近日展开大型招聘活动,除了全职护士,也期望兼职护士能重投公立医院系统。一位产科负责人说:“无论病人来自什么文化背景,有何信仰,说何口音,从我们的角度,对他们都是一视同仁。我想,只要有充足的资源,无论是本地还是内地产妇,她们都不必再作出委屈与牺牲。”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Ada为化名,她在香港一间公立医院的产科工作。)

  插图1:2006年11月30日因内地孕妇大量赴港生产分娩,公立医院产房紧缺,约30名香港本地孕妇上街游行。 IC

  插图2:香港卫生署长林秉恩(左)1月23日出席一活动后表示,卫生署明天起会派驻1名医生、护士到各口岸配合内地孕妇入境新措的实施,并提供专业意见。旁为医管局主席胡定旭。 中新社 图

  插图3:护士正在为一名福建来的孕妇称体重。(此为暗访图) 付可 摄

  插图4:一名孕妇正在接受产前检查。 CFP

  插图5:与此同时,中国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也表明立场,称内地将积极配合香港特区政府的新措施抑制“港生”潮——婴儿在取得居港权的同时,会丧失内地户籍,不再享有内地各种福利。

  “港生”之利:

  1、拥有香港永久居留权,享有香港人的身份和福利。

  2、可享受香港的9年免费教育

  3、可享受免费医疗

  4、可享受一百多个国家

留学、旅游免签证待遇。

  5、满18岁后,可申请让在中国内地的父母来港定居。

  “港生”之弊:

  1、小孩虽然有香港身份,但父母在港无家无业,兼之当地物价偏高,孩子生下来之后还是要带回内地喂养、读书。

  2、如果小孩在内地成长,因为属于香港居民,不能享受内地的9年义务教育,需要支出不菲的借读费。

  3、长大之后,如果小孩回港,将面临巨大的社会、文化和节奏差异,难以适应。

  父母均来自内地的港生儿数据

  据香港医管局统计,近年内地妇女在港产下的婴儿数目有明显的上升趋势。2005年,香港共有5.73万个婴儿出生,其中,8837名婴儿的父母都是内地人,这个数字比2004年增加一倍多,而在2001年,这个数目仅为620名。2006年头1至11月,父母都来自内地的婴儿人数更是猛增到14219人。有人估计,按照这个速度,10年以后很可能会有20万父母都在内地的香港孩子。

  南都周刊稿件,未经许可严禁转载、摘编

[上一页] [1] [2] [3]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