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该不该补贴?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9日19:46 财经时报

  政府该不该补贴?

  吴玄说,中国的文学杂志有两类,一类是作协办的,像各省的文学刊物;一类是出版社办的,像人民文学出版社办的《当代》。前一种在政府资助的体制下,已经是个文化事业单位,原则上没有了创收的要求。

  到目前为止,尽管文学期刊不景气,大多数的文学期刊还是生存下来了。邱华栋告诉记者,中国有9000多种杂志,活着的文学杂志还有两三百家,其中纯文学杂志至少还有150家左右,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到现在,“死掉的文学杂志也就十来家”。

  “不一定非要把这种政府资助的方式说成是计划经济的遗迹,应该被消灭。我倒倾向于认为它是中国式市场经济的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

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对记者说。

  张颐武认为,期刊销量下跌是必然的,这和出版结构和阅读结构的转变相关。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阅读是以期刊作为中心的,期刊举足轻重。读者了解文学信息主要是通过期刊。有很多作家靠中

短篇小说就能产生很大的影响,比如汪曾祺、林斤澜这些作家,几乎没有什么长篇,但声誉都很高。

  “但现在,中篇已经不重要了。出版业发生了变化,文学出版是以

长篇小说、以书为中心,靠几个中篇扬名已经很难。连莫言、贾平凹等人的影响力也主要是依赖长篇小说。这是出版业的变化导致的,这个变化和欧洲早期一样。”

  至于政府对文学期刊提供资助和保护,在张颐武看来很有必要。在西方,作家可以申请到各种基金会的资助,而在中国,不是通过这种民间的体制,而是由政府来资助,这很难说有什么错。“现在政府的财政增长很快,去年一年增收了6000亿元,相当于1996年全年的政府财政收入。在中国这种机制里,对文化的投入是通过税收来转移支付的。资助的方式尽管不一样,殊途同归,都能让文学找到生存的空间。”

  “一个省几千万人口,能没有一个文学期刊吗?养一个又不费多少钱。这种政府资助的方式到目前已经是常态化的,不要以为它是一种过渡。现在有些人老是说这种体制不行,还要改,我看也没有这个必要了。对文学期刊的保护,其实所占的政府财政支出并不是很大。就算把这些办杂志的人养起来也花不了社会多少钱。保存那些传统剧种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花的钱比这个多得多。你看京剧院花几千万盖一个楼,大家也都没什么意见。一个文学期刊,一年给几十万、上百万,它们就能生存,这没什么大不了的。”

  (相关文章详见G2版)

  链接

  《十月》

  《十月》杂志1978年在崇文门外东兴隆街51号创刊,创刊时为季刊。1980年获得刊号并正式改为双月刊。1981年,该刊物的发行量已达60万份。在国外的发行量就有2000份。《十月》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文学刊物中如日中天,发表的《飞天》、《春雪》、《公开的情书》、《晚霞消失的时候》等作品,都引起过争论。如今发行量保持在10万份左右。

  《当代》

  杂志创刊于1979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主办,发表国内作家最新的长中短篇力作,分别设有小说、散文、诗歌等栏目。是中国大陆发行量最大、社会影响最大的大型文学刊物之一。20多年来,《当代》杂志刊发表了一大批对中国文坛产生很大影响的文学作品。著名的“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中,有近三分之一出自《当代》。

  《收获》

  1957年创刊,巴金、靳以主编,是新中国第一本大型纯文学杂志。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收获》发行量有几十万份,甚至达到过100万份。率先做出面向市场的抉择,自1986年第1期开始自负盈亏,没有拨款,没有经济后援会,不搞有偿文字,不刊广告,以独特的艺术品位在市场经济中寻找自己的生存空间。2002年发行超过11万。

  《人民文学》

  1949年10月在北京创刊,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以小说为主,包括散文、诗歌及纪实文学。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发行量最高达150万。在其鼎盛时期,公众从《人民文学》中得到的社会信息甚至超过国内任何一家媒体。如今的发行量在5万份左右。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357,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