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星期二:中国股市遭遇10年来最大单日跌幅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2日15:46 新世纪周刊

  “黑色星期二”仿佛是一场虚惊,只是人们在寻找“蝴蝶”的过程中迷失了

  -本刊记者/郭涛涛

  一只南美洲的蝴蝶偶尔煽动了两下翅膀,却引发了两周后美国德克萨斯州的飓风。2007年2月27日,这只“蝴蝶”在中国股市煽动了翅膀,就在当天,从上海到香港,乃至美国纽约,全球股市刮起了一阵跌幅风暴。当天,中国股市遭遇 10年来最大单日跌幅,上证指数暴跌268.81点,收于2771.79点,跌幅8.8%。

  有如德克萨斯州的飓风过后无法寻找得到南美那只蝴蝶一样,这只“蝴蝶”在煽动中国股市疯狂下跌之后,便神秘地消失了。而人们却还在满天飞舞的“蝴蝶群”中寻求事实真相,不论在网络上,或是在人们饭桌上所谈论的,谣言和头头是道的专业评语满天飞。然而蝴蝶毕竟没有找到。

  跌幅第二天,股市又恢复了持续半年牛气冲天的上涨势头。2月28日,上证指数回复到2881点。当天沪深两市分别以上涨3.94%和3.19%收盘。据《财经》杂志报道,突如其来的“黑色星期二”事件并没有确凿的空头消息来源,它只反应了对股市此前单边上涨的调整需求,也凸显了中国证券市场大起大落的非理性一面。

  然而,与其说中国证券市场大起大落的非理性,倒不如说是中国多数股民的非理性。一方面,持续半年火爆股市所积攒的不确定性恐慌促动了股市整体恐慌;另一方面,面对股市10年以来突然的最大跌幅,中国绝大多数股民并没有任何心理准备。不妨做一个假设,倘若这次跌幅是真实的股灾,那么后果又会如何?

  蹦极体验

  “不必担心,昨天的事情就像突然下了一场毛毛雨一样,大家多少都淋湿了点,天还是会晴的,没什么大事情。”2 月28日晚,一位有着深厚背景的北京股民在电话中劝慰上海的朋友。据他透露,他在27日大盘跌至最低点时买进的股票,其中一只当天即涨了12个百分点,而27日股价开始下跌之时,他就已在准备如何买进下跌股票了。

  这时旁边的出租车司机则说,当天早上他就叫老婆把手里的股票全卖了。这位司机告诉《新世纪》周刊,他是在春节前跟着朋友买的股票,还属于初次体验。他当天抛出股票之后,心头很放松,即便现在股市又涨了,他也不打算再进入了。

  “说实话,今天的暴跌让我坐不住了。在收盘以前我非常想卖出,因为感觉有点不对头,今天的暴跌是厉害的,这样的暴跌只有10年前在中央政府的干涉下(十二道金牌)才出现过。”一位老股民在博客上如此写道。当时已经准备好第二天开盘时将跌停板的股票全部卖出的他,在看完当天新闻联播中并没有谈及台海问题和征收证券市场资本利得税后,方才重新稳定下来。

  还有一位既是基民又是股民的曾先生告诉《新世纪》周刊,那天大跌跌得他心花怒放。在此的前一天,他刚刚卖出了持有的20%的基金,并将股票换成了低市盈率的股票。尽管他有80%的基金损失了,但是他的基金和股票比率是4:6,总体而言还是赚了。

  “黑色星期二”为广大股民带来的切身感受,也绝非以上这么几种。另据消息人士透露,28日早晨首先是几家基金公司的大量抛盘,此前作为2006年股市最大赢家的基金公司,已经攒够了足够的抛盘点数;同时,也不排除在基金公司抛盘之后暗庄的操作。进而尾随抛盘的乃是不同心理预期的民众,而信息的不对称性导致了群体恐慌。

  “蝴蝶”群游戏

  自1963年气象学家洛伦兹提出“蝴蝶效应”以来,“蝴蝶”就开始被股票市场等风险市场所广泛引用,以用来特指看似不关联却能引发市场波动的小事件。由于股票市场运行对外部事件的高度敏感性,外加股市中多数人所拥有的信息不对称,股市总是会受到不同“蝴蝶”的影响,或可将股民炒股看成是一场“蝴蝶”群游戏。

  2月28日“黑色星期二”事件,中国股市中的多数股民都成了“蝴蝶”群游戏中的输家。“蝴蝶效应”在普遍恐慌中被空前放大,惊慌的人们用着各种词汇来形容这只“蝴蝶”,以图安慰自己。然而人们并没有找到那只引发股市大跌的“蝴蝶”,人们的恐慌却超越了10年以来任何一次股市下跌所出现的情况。

  “可能有人问,什么样的情况下就应该卖出?一是高层政治问题,二是台海问题,还有征收证券市场资本利得税。我个人认为如果有这三个方面的问题,那么就必须卖出,毫不犹豫。其他的什么加息、调控,哪怕是局部地区的地震等等都无所谓,不会改变牛市的趋势,没必要卖出”,一位有着10年经验的老股民表示。

  相比于这位老股民理性点的表态,“黑色星期二”后甚至有人提出,是“中美金融战”引发了股市大跌,更远的理由则是美伊战争以及台湾再次发生地震,甚至还有公司老总呼吁中国崛起、A股要引领全球等等。最后,这场暴跌成为了娱乐八卦消息——传说陈晓旭从黛玉变妙玉、宋祖德要与饶颖结婚,所以股市暴跌。

  透过迷失于“蝴蝶群”的股民,它折射出的是中国股民对股市一知半解的蒙昧状态,以及经过17年发展的中国股市信息披露仍不完善和透明的现实。著名股评人张志雄称:“中国股市,仍然是雾里看花。”

  涨跌之谜

  2004年8月9日的《华尔街日报》上有一篇文章如此描写股市投资者的窘境:“自从去年以来,随着美国股票指数跌到最低水平,许多投资者焦躁不安地在想,这是否是一次股价上涨后的剧烈‘回落’,或者是真正熊市的开始。”“黑色星期二”过后,相信更多的投资者在未来至少一个月内还在为此事忧虑。

  很显然,大钱都是在牛市中赚取的。然而许多人在牛市中等待行情越走越高,再接着,他们在股价达到了最高点买进了股票。然后牛市行情陡然转变,这些倒霉的投资者就会输掉其部分利润甚至输得精光。没有人知道股市行情的最高点在哪儿,也不知道在哪个位置能够找得到最低点,然而,股市的涨跌却在于人们对股市的基本认识。

  “跌幅过去了再谈就没有意义了”,一位号称在中国股市摸爬滚打了12年的股民告诉《新世纪》周刊。然而,事实并不是这样。一般说来,明智的投资者应该懂得,炒股能赚钱核心的道理就是“低买高卖”,更重要的是,只要没有任何确凿理由证明熊市真正来临了,那么股市跌了往往意味着,在满足于出现的相对低价中买进股票就能赚钱。

  虽然股市在某种程度上有着“赌场”的特点,然而股市同时扮演着融资中心的角色。一个简单的循环是这样,上市企业在股市中融得了发展的资金,待企业经营取得进展,企业将盈利作为红利和股息分给购买企业股票的个人。可以看得出,股票价格的上涨最根本仍取决于企业长期的经营状况和规模。

  企业在证券交易所发行的股票一开始流通,股票就转变成了不同人群中的心理预期,这种预期决定着人们买卖股票的行为。而当人们普遍对某支企业股票看好并纷纷买进,股票价格因此而上涨,反之亦然。而当人们对整个股票市场都信心十足,那么就会催生出一个牛市。随着牛市带来的股票价格的上涨,这种对未来价格仍上涨的预期会随之而减小。当人们集体抛售某支股票,股票价格便下降了。

  尽管在中国股市尚未市场化的前提下谈股民的理性过于奢侈,但是只有理性的股民,才能推动股票市场进一步走向成熟。既是基民又是股民的曾先生告诉《新世纪》周刊:“我就将基金当作防御品种拿在手里,而购买股票则靠自己去分析公司,自己没有能力分析就托朋友去寻找信息。”他也是刚刚摆脱了看报纸和推荐的习惯。

  曾先生说:“很多人对股票的年报并没有很多兴趣,但是我却能从年报里挖出许多有用的信息,天生对数字敏感。而我自己的投资时间设计在20~30年,因此这次恐慌我觉得并没有什么。而我选择的股票,每只都能拿20年。选股很重要,只要基本面(公司基本情况)不出问题,股票一般没有问题。”而他说的基本面则包括公司的利润、经营和增长前景等等。

  也因此,据他透露,由于对选股的重视,他选取的股票几乎每天都有逆市大涨的情形。然而,并非所有的股民都如这位朋友一样选股,否则2月27日“黑色星期二”或许就不会有“群起而抛之”的现象发生。他最后说:“其实每次股市灾难也是一个让股民成熟的机会,这样他们才会对股票有更新的认识。”

 [1] [2] [3]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