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陈力田对胡增春报道提出质疑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22日10:46 青年周末
山西记者:副县长的言下之意 3月20日上午,本报终于电话联系到了《山西晚报》驻运城记者站记者胡增春。 本报向胡增春说明想向他了解采访绛县副县长陈力田的情况。胡增春当时说,他正忙,由跟他一道去采访的同事再听一遍当天的采访录音后,再接受采访。 半小时后,胡增春的同事告诉本报,当时采访陈力田时,他们是录了音的。但二十多分钟的录音里,陈力田确实没有说过“写承诺的事怎么能当真”这句话。 那么为什么文章中会出现这句话呢?胡增春后来解释说,他们的报道原文中,这句话没有使用直接引语。当时采访陈力田时,陈力田一再解释这事也不是他一个人说了算。据此,胡增春得出了这句“言下之意”——写承诺的事怎么能当真。 双引号谁加的 陈力田对胡增春的报道也提出了质疑。为什么胡在报道中提到他说的话时,没加双引号? 在网上搜索,结果显示,涉及到这件事的报道中,“写承诺的事怎么能当真”这几个字通通都加了双引号。 3月14日《新京报》《副县长还薪诺言自称“岂能当真”》的报道,开头标明“据《山西晚报》报道”。其中,“写承诺的事怎么能当真”这句话加了双引号。《新京报》的这篇报道在网上被大量转载。网友对陈力田的指责也大都基于此,认为陈力田亲口说过这句话。 在《山西晚报》的网站上,3月13日胡增春所写的《副县长写的保证没兑现》的原文中,最后一段“写承诺的事怎么能当真”这几个字并没有加双引号。 转载的文章为何要给这句话加上双引号?《新京报》该版编辑称,当初,他在网站上看到了《山西晚报》的原稿和另外一家山西报纸的转载。当时时间太紧,主要参考了另外一家山西报纸的报道。这家报纸将“写承诺的事怎么能当真”加了双引号。这家报纸的名字,他说,实在想不起来了。 法院受理了,我的承诺就算兑现 我是按县长指示办的 “三天之内解决,否则财政垫支”是陈力田写给农民工的承诺,陈力田告诉本报:“县长都这么说了,我也就这么写了。” 2005年5月中旬,绛县鑫鹏镁业有限公司停产,共拖欠103名农民工两个月工资129943元。2006年1月,绛县劳动仲裁委员会作出仲裁:被申请人鑫鹏镁业有限公司支付工人工资及经济赔偿金共139592.5元。但鑫鹏镁业并未支付。农民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法院没有立案。农民工便集体到运城市委上访,当时绛县政府派副县长赵永强去劝解。2006年1月10日,农民再次来到运城市委反映问题。 绛县县政府此次派去做劝解工作的便是陈力田。“当时省里正在开两会,信访局没人,县长就让我去了。”陈力田说。 当天下午四点左右,陈力田在绛县劳动局三名工作人员的陪同下,乘自己的专车赶往距离80多公里外的运城市。途中,陈力田接到了县长梁潞阳打来的电话。梁县长说实在不行,就先答复农民工用财政垫支吧,今后对鑫鹏镁业实施强制执行后再归还财政。 劝解过程中,双方僵持了一个多小时。眼看天渐渐暗下来,劝解工作没有进展。陈力田决定:一个星期之内解决问题,否则就用财政垫。还有农民工表示怀疑,陈力田随即将一周改为三天。农名工要求陈力田将这一承诺写下来。在场的运城市信访局工作人员认为“副县长写承诺像什么话”,陈力田还是在白纸上写下了“三天之内解决,否则财政垫支”,并署上了自己的名字。农民工拿到了写有副县长承诺的条子后,这才离去。 返回绛县的路上,他给县长打电话,汇报了劝解结果,县长表示回来后再说。 绛县县长为什么要这样处理此事?陈力田笑了笑:“这个就要去问他本人了。”记者试着拨通了县长梁潞阳的手机,但是数次都无人接听。记者又发短信致梁潞阳,表明了身份和采访意图,没有收到回复。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