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云南普洱市因茶得名改变百万农民生活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09日00:59 中国经济周刊
黄昏时分,山色渐暗,山坳里的村落,开始有炊烟升腾。 3月31日傍晚,《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来到位于云南省思茅市干海子镇的干海子茶场。 “正是收工的时候,村里人都该回来了。”站在洒满夕阳的山坡上,干海子茶场场长徐世华操着云南方言的普通话与记者交谈着。 此时,39岁的彝族茶农杨顺华和妻子已把采摘的鲜叶送到了普洱茶加工厂,两个人背着空背篓,正走在回家的路上。 “要想了解茶农的生活,你们可以找杨顺华。”顺着徐世华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了杨顺华。 “采访我?呵呵,我有什么好采访的,又不是名人……”杨顺华有些害羞地笑着,顺着杂草丛生的小路,大步走上山岗。 普洱茶改变了农民生活 “那时候,每天想的最多的,是什么时候能填饱肚子。”十年前,29岁的杨顺华带着一家老小,从临苍乡下搬迁到了干海子,开始种植大叶种茶树。“当时茶叶不值钱,茶树也不多,我们两个人(加上妻子)忙一年,收入不到两千元。”杨顺华告诉记者,90年代中期,村里号召大面积种植茶树,但由于茶叶的收购价和产量都很低,农民的积极性并不高,自己有茶园的,1公斤鲜叶卖不到10元钱,承包茶园的农户就更惨了,采摘1公斤鲜叶收入仅几毛钱。 “现在好了,不算养鸡养猪,光承包茶园,上交鲜叶,一个人一年的收入就超过了万元。如今,寨子里通上了柏油路,家家都有彩电、摩托车。”谈起现在的生活,杨顺华一脸的幸福,“一年可以杀三头猪吃,天天吃肉,过去,做梦也不敢想啊!” “说一千道一万,还是党的富农政策好,种植茶树让农民过上了好日子。”思茅市茶产业发展办公室副主任刘标告诉记者,“在思茅市的257万人口中,从事普洱茶产业的人口超过了100万,这还不算老人和孩子。所以,普洱茶是思茅市经济发展的命脉。”刘标告诉记者,思茅市10个县区有7个国家级贫困县。为了尽快脱贫致富,市委市政府提出:不管做什么事情,首先要想的其宗旨只有一个,那就是如何让农民的生活好起来。这些年,政府出资培育、购买优良茶树种,然后无偿送给茶农种植,其茶树的所有权和经营权都归茶农所有。这样的举措,让山里人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思茅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林照森告诉记者,“十一五”期间,思茅计划种植现代茶叶面积100万亩;计划发展茶树林面积100万亩;加强和保护利用古茶树面积136万亩;实现产值超过50亿元。 就在茶农们为好日子喜悦的同时,一个巨大的计划也在紧锣密鼓地实施中—在2007年4月8日举行的“第八届中国普洱茶节”和“第二届全球普洱茶嘉年华会”举行期间,思茅市将正式更名为“普洱市”。 “对普洱茶产业和思茅市的经济发展而言,‘普洱市’的诞生是个里程碑,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思茅市委副书记朱飞云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专访时表示,“4月8日,注定会是一个历史时刻,我们在见证历史。” 盛世 盛会 盛典 “2800多名来自北京、上海、广州、东南亚及世界各地的嘉宾,加上慕名而来的省内外游客,估计此次盛会将超过1万人。这还不算我们的10多万城市居民……想象一下吧,这将是多么盛大的活动啊!”电话里,思茅市委副书记朱飞云的语气异常兴奋。 据《中国经济周刊》了解, 4月8日举办的系列活动包括:“第八届中国普洱茶节”、“第二届全球普洱茶嘉年华会”、 “思茅市更名为普洱市庆典”、“百年贡茶回归普洱”系列活动、“三百”茶会系列活动、“普洱茶人”系列评比活动、普洱茶拍卖活动和“第四届全国民族茶艺茶道表演大赛”等。 “百年贡茶回归普洱,是第八届中国普洱茶节系列活动之一,亦是最引起茶界广泛关注的一件大事。”朱飞云告诉记者,普洱金瓜贡茶,是现存陈年普洱茶中的绝品。港、澳、台茶界称其为“普洱茶太上皇”,是普洱茶的象征。延至今日,存世之御制金瓜贡茶仅两陀,分别在北京故宫博物馆和杭州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它们被视为国宝而精心珍藏。 而本次百年普洱金瓜贡茶回归普洱系列活动共分为北京、上海、广东、昆明和普洱五大板块。由60多人和6辆车组成的盛迎队伍将护送着这块百年普洱贡茶,依次跨越北京、河北、广州、云南等9个省市,行程近万里,最后到达普洱茶的故乡—云南省思茅市进行展出。 4月1日,记者获悉,“百年贡茶”已经运抵广州,不久将启程“回家”。 “我正忙着给市委市政府的办公楼和带有‘思茅’字样的牌匾照‘纪念照’,将来,这些照片也许会有不小的收藏价值呢!”一个本地的摄影爱好者说。 “到时候,会有大型盛装游行、篝火晚会、歌舞表演、现场品茶等好多活动的,一定好玩极了。”特意从河南赶来参会的普洱茶经销商向记者表示,“这次一定要真正融入到普洱茶的文化中去,不能白来。” “届时,来自全国和海外的100多家媒体,将把节会盛况传播到世界各地,让全世界来见证这一历史时刻,‘中国茶城’的诞生,将让世界瞩目。”朱飞云副书记表示。 城市更名,叫响普洱茶“金”字招牌 思茅市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国土面积4.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57万。全市辖九县一区,其中九个县是少数民族自治县。有哈尼族、彝族、佤族、拉祜族、傣族等14个世居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0%。思茅市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与越南、老挝、缅甸三国接壤,是中国连接东南亚国家的重要通道。 思茅市委副书记朱飞云告诉记者,普洱是“世界茶源、中国茶城、普洱茶都”。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有全球唯一的、距今3540万年的景谷宽叶木兰化石,境内广泛分布的、距今2700万年的中华木兰化石;镇沅千家寨2700年的“世界茶王”及其大面积的野生古茶树群落;澜沧邦崴1700年的过渡型古茶树;澜沧景迈山1300多年的千年万亩栽培型古茶园,以及近百万亩的现代生态茶园,这些使得中国乃至世界茶树生长繁衍的链条环环紧扣,延续进化的轨迹清晰可辨。“正是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少数民族先民‘濮人’最早发现、驯化和利用了茶,他们是中华茶史上的神农!”朱飞云副书记说。 “小城大奖”与“中国茶城” 思茅市之所以要更名,主要是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是为实现历史的回归。历史上,先有普洱山,山上出产普洱茶,之后才有了普洱府。解放之后,普洱府陆续更名为普洱区、普洱地区、思普地区、思普专区、思茅地区等。历史上,普洱是普洱茶的集散地,普洱茶因此而得名。目前普洱茶产销两旺,思茅市在改为普洱市后,将对普洱茶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二是考虑为了重振普洱茶雄风。目前在思茅有一半以上的人从事普洱茶产业,普洱茶产业发展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的生活和收入。 采访中,一个现象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一个城市人口只有10多万的中小城市,在全球普洱茶产业中的知名度却非常高。“全球十大茶人”、“茶马奖”等世界级奖项均由思茅市组织评选,并具有极高的权威性。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