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镜头之80年代:从享受高考到消费高考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9日15:21 民主与法制杂志

  - 李 子

  高考是什么?如果一定要我来回答这个问题,我会说,对我而言,过去,高考曾经是一道通往理想的门,一条改变命运的路,一眼流淌快乐的泉;而现在,它却变成了一座不得不爬的山,一条不得不趟的河,一道不得不迈的坎。

  为什么我会有这样的感受?高考在我眼中的“形象”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变化?这还得从“很久很久以前”说起。

  在那时的高中里 高考只是少数人的事

  26年前,我经历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次高考。我至今仍然觉得,那次高考留给我最多的记忆是一种单纯的快乐。

  也许现在的孩子们不会理解,高考,一次足以改变人生轨迹的考验,怎么可能给人留下那么多快乐的记忆?

  我可以告诉他们:那是因为,我们有幸赶上了一个可以“享受高考”的年代,既得以享受高考的结果,也得以享受高考的过程。

  1979年的夏天,我考进了离家最近的一所中学。按照现在的标准,这是一所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农村中学——远离市镇,默默无闻,没有任何一级“重点”的名头。然而,这已经带给了我足够多的快乐。那个时候,能够考上高中,在农村里就已经可以算得上是“秀才”一级的“人物”了。而能够考上大学,则更类似于今天的买彩票中大奖,纯属“小概率事件”。当时高考制度刚刚恢复两年多,我们那一带还没有出过一个大学生。因此,在学校里,上大学还只是少数人才敢有的奢望,高考也只是少数人关心的事,多数人大半的时间都是在享受上学本身带来的快乐——我敢说那时的农村中学里十有八九是这种情况。

  学生中大约有三分之一是走读生。我也是其中之一。那时候,我的很多的快乐都是在路上“捡”到的。

  我的家乡属于典型的南方丘陵地区,山不高而多树,水不阔而常清。每天上学或放学回家,我都要沿着坑坑洼洼的简易公路,弯弯曲曲的田埂,走上35分钟。而每天的这两个35分钟,对我来说都是丰富多彩的。

  能够与同学搭伴而行,自然是最惬意的。一路上海阔天空地神聊,说着一些不着边际的话,一会儿就可以进入“状态”——或心旷神怡,或兴高采烈。于是,那一天便有了一个快乐的开头或结尾。

  在学校里,午饭是走读生的“聚会时间”。校园的旁边,有一口很大的池塘。每天中午,总有十几个走读生端着各式各样的饭盆聚集在池塘边。大家或蹲或坐,一边吃饭一边高谈阔论。直到学校里铃声响起,才恋恋不舍地回到教室。

  学校有个图书室——这在方圆几十里之内绝对是惟一的。图书室里有不少战争题材的小说,理所当然成了我们男生的“最爱”——要知道,这些书当时在农村的其他地方是很难见到的。有一段时间,几乎每天放学后,我都是飞快地冲出教室,跑到图书室去借书。开始的时候,我一直保持着每天看完一本书的速度——下课看,上课也看,回家吃完饭做完作业趴在昏暗的煤油灯下看,晚上躺到被窝里打着手电筒还看。《水浒传》、《三国演义》等闻名已久但始终没有见过其“真面目”的名著都是在这段时间得以“一睹为快”的。我还清楚地记得,当时我没能在一天之内看完的第一本书就是《三国演义》;而那时看到的《水浒传》,扉页上还印着这样一段话:“《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

  那个暑假,是我有生 以来过得最“腐败”的

  我的两年高中生活几乎就是在这种快乐的氛围中“混”过去的。只是到了“预考”之前,才渐渐地感觉到了一点点紧张的气氛。

  很多人可能都没有听说过“预考”。“预考”是那几年少数省市实行过的一种制度,就是在高考之前两个月左右组织一次全省统考,先淘汰一部分人,以减轻高考的压力。“预考”没有上线的学生,就没有报名参加高考的资格。因此,那些平时学业水平在中等以上的同学,在“预考”之前一两个月,便渐渐开始“上紧”了一点“发条”——能通过“预考”,拿到高考的“入场券”,到高考考场上“潇洒走一回”,也就算对得起自己了。

  “预考”过后,我们那个文科班只剩下了十三四个人,离高考也只剩下40天左右。按照学校的安排,我们全都结束了走读,住进了学校。照理说这时候应该“高度紧张”起来了,但事实却不是那样。也许是由于我们的上几届成绩一直不甚理想的缘故,因此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都没有对我们寄予太高的希望,于是我们也没有感觉到太大的压力。除了一两位平时一直比较拔尖的同学外,其他人似乎都有着一种“胜固可喜、败亦欣然”的洒脱。

  现在回想起来,高考前的那最后40天里,除了强烈地感觉到食堂的饭吃不饱之外,似乎没有什么让我不快乐的事。

  后来,就到了7月。再后来,高考就结束了。

  1981年7月9号傍晚,我背着一个书包,夹着一个枕头和一床凉席,拎着一个水桶,独自一人回到了家。

  第二天,我就出现在生产队的稻田里——当时还没有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继续挣我的工分。那天,我已经开始把自己当成一位真正的农民了。

  接下来的半个月时间,我几乎已经忘记了高考,踏踏实实地当起了农民。

  忽然有一天,我正在田里埋头干活时,学校里的一位老师来了,通知我到学校去,准备参加体检和填报志愿。

  大约10天后,一所提前录取的政法院校录取了我。

  那些日子,我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过的,只觉得像腾云驾雾一般。整个世界仿佛就只剩下两个字——快活。

  接下来的整个暑假,我再也没有下田干过活,只是一味地东游西逛,像个10岁的孩子一样尽情地玩耍。那个暑假,是我有生以来过得最“腐败”的。

  儿子的高考,其实从 小学三年级就开始了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20多年过去了。现在,我又面临着自己人生中的第二次高考——儿子的高考。

  实际上,儿子今年才15岁。几个月后,他真正要面对的是中考。三年之后,他才会真正走进高考的考场。但我分明觉得,儿子的高考之旅,其实从小学三年级就已经开始——当我在他小学三年级为他报名上奥数班、英语班时,我就已经非常清楚,我的目光已经在瞄着9年之后的高考了。然后是“小升初”,然后又是中考——不管他愿不愿意,一切都被“绑”上了高考的轨道。

  一切似乎都已和20多年前不同。20多年前,上大学是少数人的理想;20多年后,上大学已经是每个人的目标。20多年前,只有不到8%的考生能够进入大学深造;20多年后,一些城市中超过70%的考生可以进入大学这个殿堂。20多年前,上大学对我们来说只是一种“最优选择”;20多年后,上大学对于我们的孩子来说已经成了“惟一选择”。20多年前,上大学本身就是目的;20多年后,上大学已经只是一种手段。20多年前,高考改变的是我们的命运;20多年后,高考改变的只不过是我们的孩子们的职业或工作。

  这么多的不同后面说明的是什么?也许可以说,这说明了社会的进步——上大学已经从少数人的“

奢侈品”变成了多数人的“必需品”,越来越多的人得到了上大学的机会。但应该看到的是,在“统帅一切”的高考面前,我们的下一代也失去了“说不”的机会,失去了选择的自由,我们也就顺理成章地从一个“享受高考”的年代进入到了一个“消费高考”的年代。在“消费高考”的年代里,高考带给我们更多的是一种焦虑和烦恼。即使有一些人仍然可以享受高考的结果,但已经没有几个人能够享受高考的过程了。

  因此,从“机会”的角度,也许可以说,我们的孩子们是幸运的;但从“选择”的角度,也许应该说,我们的孩子们是不幸的,他们虽然拥有了机会,却无可选择。

  点评:恢复高考制度整整三十年了。三十年来每年夏天高考依然,但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已经发生巨变。三十年前虽然物质生活贫乏但是孩子们拥有一个无拘无束的童年,三十年后虽然有吃有穿但是所有人都在为如何实施素质教育而愁眉不展;三十年前只要跨进大学校门就是“天之骄子”,三十年后一旦走进大学校园往往就会成为需要心理辅导的“问题青年”;三十年前考上大学国家管吃管住,三十年后大学生连洗澡打水都要刷卡蹦字;三十年前国家拨给大学生全部学费,三十年后大学生需要花钱买“教育服务”;三十年前大学毕业后国家统包分配,三十年后大学毕业生像撒传单一样到处投送简历推销自己。诸如此类三十年前后的对比用一列火车都装不下,无非说明我们所有的人已经经历了而且还正在经历着巨大的社会变迁:三十年前受计划经济束缚,三十年后走市场经济道路;三十年前全社会盲从盲信、故步自封,三十年后提倡与时俱进、改革创新;三十年前大谈“阶级斗争”观念,三十年后致力于“和谐社会”建设。

  其实教育领域从来都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大学校园决不是也决不可能成为幻想中的“象牙之塔”。三十年来,高考试题越来越难,高考试卷越来越厚,在校学生负担越来越重,家长老师压力越来越大。“高考”,已经被塞进了太多太多本来不属于自己的元素而变成了令人心惊胆战的“指挥棒”。在这根“指挥棒”下,悲伤与喜悦、付出与收获、失望与希望,甚至财富与智慧、阴霾与光明、卑鄙与高尚,都交汇在考场内外。形形色色的利益主体有的忧心忡忡有的兴风作浪,错综复杂的社会因素此消彼长层出不穷,高考移民、录取潜规则等现象屡禁不止,考场作弊、偷漏考题手段日益高明,奥数班、英语班似雨后春笋,考试经济方兴未艾。正是高考背后的诸多复杂因素,使得所有关于高考的改革都牵一发而动全身,所有关于高考政策的出台都能一石激起千层浪。

  

 [1] [2] [3]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