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仝言:我看今年是倒V型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26日17:52 三联生活周刊
我看今年是倒“V”型 和仝言见面前,记者在那座写字楼停车场的门口看到一个书生气很重的人举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帮您投资股票,200万资金投入,保证每个月至少5%的收益。”记者把这话说给做了十几年股市投资的仝言听,他冷笑一声说:“怎么可能,股市又不是给你发工资的地方。” 口述◎仝言 主笔◎谢衡 我是把证券投资当事业做的人,觉得自己对它有“宗教”般的崇高热情。我承认,每个人都有赌性,但我对证券投资以及交易本身的热爱却远远超越了常人的理解。否则,我也不可能在超过10年的证券投资生涯中,平均每天在盘后花费接近1到2倍的交易时间,去研究市场。 我1993年上大学,所学课程主要是英语、新闻,年底时,老家有上市公司公开发行股票。当时,家里人通过中签买了不少该公司的原始股,但上市后不久恰逢市场低迷,惨遭套牢。我放暑假回家,就被母亲带到当地证券公司营业部的大户室,母亲的意思是那里有电脑,年轻人接受新鲜事物快,可以学一学。没想到,我一去就被那些“红红绿绿”的曲线迷住了。 当时真不懂什么是股票,但作为学生愿意看书,就去找了不少理论书籍看,其中包括宏观经济及金融理论、证券投资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等方面的内容。假期结束后人虽回到学校,心却还留在股市里。从此,一下课就直奔营业部,平时也去图书馆翻阅相关的报纸和杂志。1994年8月31日,我拿着从同学那里借来的一笔钱,去证券营业部开立了自己的账户。在大学期间的投资收益,可以说是大起大落白忙活一场,基本上全给证券公司打了免费工。不过到大三时候,还是用自己在股市里挣来的钱买了一台二手电脑放到宿舍里,用来研究行情。那时候还是无线接收,得架个天线,行情比实时的要慢,但好在还是可以用来做盘后分析。当时还下“血本”花几千块钱去听当时有名的市场人士讲课,我想我对市场的一些基础技术分析功底和盘面感觉就是这样积累起来的。那时候每天晚上,我的同学们都在忙于考“托福”、打牌或者闲聊时,我却独自沉浸在K线图的“大海”中,自己看得津津有味。我想这可能和我的性格有关,我是喜欢自娱自乐的人,比如看书、打游戏,我喜欢人机对话。 其实,一直到2003年前,我在股市中的资本积累效果都不是很好,属于那种给营业部打超级交易量的人。通常持有股票不超过3天,除非被套住了,套住了就等一段时间,但顶多两三个月就又受不了了。那时候,倒是锤炼出敢于“割肉”的感觉,因为觉得市场不断出现机会,卖出就是为了买进,我是始终全年满仓的那种投资者,就是不断换股票而已,大亏大赢的那种。但实际上那段时间还是赚了些钱,在北京买了些房子。 投资理念的形成,或者说投资习惯转变的标志性事件,就是2003年春天从报社辞职回家,成为职业投资人。其实我大学毕业就想去证券公司,但因为专业的问题,迈不过那道门槛。就先去了一家全国性的证券报社,当时是考虑这份工作一来不远离市场,可逐步加强证券投资相关理论基础知识;二来还可以进一步学习和实践投资。在报社工作期间,由于经常接触国际著名投资银行的经济学家和资深分析师,再加上善于利用相对深厚的证券基础知识功底,经常能写出在业界有影响的文章。其中关于国内B股市场调研后发表的相关文章,在业内产生了不小影响。 但我想,一个人只有从事他喜欢、热爱的事业,才具备取得成功或者出类拔萃的必要条件。当时我也意识到,业余和专业的差别在中国股市未来将会体现得越来越明显,所以就决定放弃那份收入、前景和社会地位都还不错的工作。 专职炒股后,心里确实有压力,对风险的感受就不一样了。让自己静下心来,“全天候”研究市场,也研究了自己过往交易的规律,看了很多书,而且每个交易日都坚持写操作日记。这样下来,觉得自己对市场的感觉和领悟上了几个层次,收获很大。形成了一套自己的选股体系,依靠这个体系,从2003年10月9日到2004年7月7日,我在股市的赢利接近翻番。 在报社期间,我投资股市得到的最大教训就是——不能听消息,一听消息就赔钱,不管持续多长时间,无一例外。所以还是要自己研判大盘,我通常是把沪深两市所有的股票都“海选”一遍,看几个月到半年左右的时间区间内,有没有机构的资金在持续不断买入,先挑出一批来。然后再有针对性地去看一些研究报告,来分析基本面。我会剔除掉有风险的,比如说 ST股和庄股。然后再按基本面来选,也就是看它基本面里究竟有什么信息来吸引资金持续进入,也许就有不为市场一般投资者所知的。我除了看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之外,就是在网上搜索有关这家上市公司的信息、去看上市公司自己的网站、公司内部的报刊杂志、当地的报纸,或者看当地有没有亲朋好友可以去了解一下实地情况等等。每每总能发现一些有价值的东西,是不在一般信息披露之中的。 比如“厦新”,2002年初大盘下跌,这只股票却急剧放量上涨,我去查为什么,就看到一条信息说厦新手机在香港卖得还不错。实际上,当时支撑这只股票业绩的就是手机业务,有一款手机当时卖得特别好。为了验证,春节时候我还特意买了那一款手机送给家里人,就是想看看是不是真的好用。做了判断后,我重仓持有了“厦新”,结果那半年到一年时间,股票价格翻了好几倍。 简单说就是基本面和价值相吻合,同时主力在建仓阶段,因为主力机构获取信息的能力比一般投资者要强。如果没有主力资金进入,我也不会去做,毕竟我是为了获取超高收益而来的。我一直认为在中国股市,效率是第一位的,所谓效率就是资本增值的速度。 2005年5月,我按近1:10的高比例杠杆融了朋友一笔钱,每天操作。那年6月6日,股市跌破1000点,就在大熊市最底部操作了大概3个月时间,本金盈利也在3倍左右,收益率还是相当可观的。这就是为什么去年我能设一个私募基金的原因,因为我在市场中做得怎么样,大家能看得见。为此,在2006年初我再度从国内一家大型投资机构辞职,我从2006年3月开始做私募基金,实际解散是5月中下旬,运作资金近千万,实际收益(资本金)是2到3倍。也就是因为收益率太高了,所以如果按事先约定的条件,我要从中得到的红利就很高,别的股东就有意见,谈不拢就撤出来了。 在熊市里依靠我这个体系非常好判断,因为在熊市里很容易发现资金进入个股的迹象。而在牛市中,通常不存在单一机构的行为,资金进出比较复杂,再想获取超额收益就比较难。现在我的投资原则是,宁可不赚,也不能亏。因为只要你一直在市场中,说盈利多少都没多大意义。过去的熊市让大家知道,市场跌起来也是没个底,一个跌停就少了10%。通常亏损之后很容易产生“博”的心理,更容易陷入恶性循环。 市场是共同的市场,不是某个人的市场,所以谁也不可能准确预见。比如这一轮牛市的行情规模,我没有预料到,估计大多数人也没有预料到这么猛烈。所以最重要是在这个市场上长期活下去,躲过一次又一次的风浪,机会来了你才能微笑着去拥有市场给你带来的超额收益。这样的牛市,在本金不受损的时候才有意义,如果你本来就损失了50%,涨一倍也才回到原点。 在牛市中获利周期会拉长,因为主力资金比较难拿筹码,建仓时间会比较长。所以不如先放弃自己对市场热点的主观判断,如果是比较大的资金量,做一个投资组合,在相对低估的几只股票中平均分配资金,仓位都差不多,看哪个热点先涨起来,达到事先判断获利退出后再把资金投到其他相对被低估的领域,这样循环操作,看起来比较被动比较笨,但以我的经验总结,实际收益远比主动追寻热点要好。但人性的弱点是很难克服的,人们总相信自己能判断出市场热点,而不愿意被动接受市场的选择。 长年专注于股市投资,对我性格的影响是很大的。要想在市场中获得超额收益,首先要过的就是心态关,一定要平和。我总说放进股市的钱你就别把它当钱了,它就是数字,没有别的更多意义。除非哪天不做了,或者把钱从股市里拿出来买房子买车、花掉了,它才是钱。我从来都没把股市当作是发大财的地方,在我看来,做股市投资和做一个产业实体一样,都是在积累生产资料,账面上积累的数字就是机械、厂房、员工这些要素。做产业的人挣了钱愿意扩大再生产,我的思维也是一样的,觉得资金量更大之后,看待市场也会发生一些变化,会更加偏重于基本面,会更多做一些战略层面的考虑。如果资金足够多到开一家公司,可以组建一个投资团队,也让自己获得更多一点自由。 在股市做了10多年,听到太多“神话”,但看看曾经市场上的英雄豪杰,现在都到哪去了,更何况当初也是道听途说的多,真正一夜暴富,只赚不赔的人,我是一个也没见到。 未来两三个月是相对敏感的时间,如果市场涨得比较缓慢,波折多一点,我会留在市场上的时间长一点,否则就择机空仓,去休息一段时间。我感觉到市场风险正在积累,虽说牛市不言顶,但不代表自己不做判断。今年初,大多机构都预测是“V”型走势,我看倒“V”型的可能很大。 对我们这样几千万元的资金来说,长期走势跟目前具体的操作关联性不大。实际上,按我自己的体系,现在已经陷入无股可选的境地。我们常说看多看空都能赚钱,就是贪心的人不赚钱。实际上,市场中唯一能称得上“规律”的也就是波动了。当前市场积累了太多的获利盘,说不定出现什么事件就诱发中期调整了。我也需要关注一下自己的身心健康了,这两年的牛市,我身心俱疲。- (本期封面故事包括以下内容: 30 人人都是股神 36 我看今年是倒“V”型 38 沈源斌:金钱是如何变成数字的 40 炒股大赛中的短线冠军 42 吴国平:已经当了5年的“股神”了 44 一个研究型股民的15年 48 成为股神的概率问题 52 牛市之中:不疯狂不死亡)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