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赛背后的荷赛身影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30日13:11 新世纪周刊

  华赛作为新生的国际新闻摄影比赛,从出生起就打上了荷赛的烙印,而其中折射出的,不仅仅是照片的问题

  -本刊记者/张鹭

  诞生仅仅3个年头的华赛(中国国际新闻摄影比赛),正在

  成为一个“国家品牌”。从《深圳商报》的展览大厅到江南古镇朱家角,第3届华赛把评奖地点从深圳搬到了更加国 际化的上海。

  “国际化”一直是举办华赛的重点所在。本届华赛的参赛作品有28000多张,来自全世界70多个国家的通讯社 、图片社和平面媒体。“所有的参赛作品中,国外摄影师的作品占到30%。而在13位评委当中,国外评委占了7位。”评 委会主席徐祖根介绍说。

  国际化的另一个内涵是引入市场化的运作机制。这届华赛第一次实行申办制度。作为总承办方,北京航线廿一科技文 化发展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蒋耀波透露,本届华赛找到了荷赛的赞助商之一佳能公司赞助,在未来的几年内,希望能成立华赛基 金会来运作华赛。而荷赛正是由荷兰皇家航空公司、柯达公司和佳能公司等赞助的荷赛基金会来维持的。

  今年3月,13位评委完成了进入复赛的11000多张图片的评选。本届华赛的国际评委当中,包括来自全球最大 的图片社盖蒂图片社、德国《明星》杂志和日本共同社的评委,但最引人注目的还是荷赛基金会总经理米歇尔·蒙内克。在已 经举办的3届华赛中,每届都会有来自荷赛的评委。

  照片的力量

  意大利摄影师马克·安德鲁·迪·劳罗关于以色列与黎巴嫩冲突的作品《空袭之后》,获得了分量最重的年度最佳图 片奖。“这幅照片中每个人的表情都不同,有棺材和痛哭的女人两个亮点,它的视觉线索不见得第一眼看上去就能读解,有复 杂的视觉元素,有层次感,每看一次都能读出新东西。更可贵的是,被拍摄者并没有被拍摄行为所干涉。”评委会执行秘书黄 文评价说。

  陈庆港是为数不多的获得2个奖项的参赛者之一,他的《灰度空间—抑郁症》和《第8号强台风》分别获得了日常生 活类组照金奖和战争灾难类组照优秀奖。除此以外,陈庆港曾经凭借《中国慰安妇》赢得过首届华赛日常生活类组照金奖。

  《灰度空间—抑郁症》拍摄于2006年4月,拍摄难度最大之处在于找到合适的采访对象,并赢得他们的信任。拍 摄过程中让他记忆很深的,是其中一位病人甚至主动向他描述自己的濒死体验:“看着自己身里流出的血,就希望它快点流干 。在死亡越来越近的那刹那间,自己好像终于获得到了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安祥……”。几乎所有的评委都一致认为,这组照片 捕捉到了抑郁症患者内心深处的痛苦。

  2006年8月初,“桑美”台风登陆中国。陈庆港接到消息后,直扑台风的第一登陆点,温州霞关镇码头。当他赶 到时,海岸边排满了等待认领的尸体,浓重的尸臭味让他戴的两层洒满白酒的口罩都失去了作用。码头上“人山人海”,站满 了等待亲人归来的人们。在一片混乱的场面中,他凭借自己的职业敏感,迅速确立了一条从海岸到避风港再到村庄的叙事线索 ,用台风为村民带来的心理创伤来体现人类在灾难面前的无力和脆弱。

  被误读的荷赛样板

  张文波是广西师范学院新闻传播系的硕士研究生,他曾撰文分析过华赛与荷赛“作品评价的趋同性”。2006年的 第49届荷赛和第2届华赛都设有“突发性新闻”的奖项,在非突发性新闻中,荷赛叫作“一般新闻类”,而华赛的奖项名为 “非突发性重大新闻”。根据张文波的统计,荷赛的12幅(组)突发性新闻和一般新闻类中,全部都是展现战争、犯罪、冲 突等负面内容,而在华赛,这个比例高达83%。

  而今年的第3届,尽管主办方专门为负面题材的作品设置了“战争灾难类”奖项,但在6幅(组)“非战争灾难类重 大新闻”获奖作品中,葬礼、抗议、游行题材仍占到5幅(组)。

  摄影评论家鲍昆认为,这与中国摄影界对视觉冲击力的片面理解有关。“他们理解的是画面的冲击力,更准确的说是 构图的冲击力,认为画面的张力越大说明冲击力越大。但更多的应该是影像所表达出来的内在问题,最后打动人的绝对不是使 用了何种能夸张的镜头和拍摄的技巧,而是照片所能表达的非同寻常的情感以及社会历史之下的各种命运冲突。”

  今年华赛的5个评奖标准中,第4条是“最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这个概念来自1988年荷赛基金会在北京举办的 国际新闻摄影展。鲍昆说,从那次以后,直到1995年新华社与荷赛合作举办的大型新闻摄影交流活动,荷赛的摄影风格对 中国新闻摄影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过,由于对“VisualImpact”概念的误读让他们过于强调照片的画面、构图 ,中国的新闻摄影界存在一种过分追求炫技的倾向,而忽视了新闻摄影应该是用视觉语言传递有价值的信息这个新闻本体的要 求。

  参加过荷赛大师班的黄文曾经请教美国联系图片社总裁罗伯特·普雷基“为什么中国摄影师很少在荷赛中获奖”,普 雷基回答说,“你们的作品有时在追求完美,总是希望有完美的构图、用光,主人公要处在一个合适的位置上,瞬间也得是完 美的。但是,实际上这个世界是不完美的,也不可能要求照片表现的比这个世界更完美。”

  不仅仅是照片问题

  在2006年的第2届华赛中,一个细节曾引起过争议。贺延光拍摄的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与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 的《历史性的握手》,在13位评委中只得到4票而未能获奖。当时身在评奖现场的网友“斯坦尼”描述说:“评选中,我看 到众评委从该片子前匆匆走过,一刻都没有停留,只是一个特别关注中国的日本评委(来自日发行量800万份的《朝日新闻 》)熟悉地对我说,是胡桑和连桑啊。(投了一票)”

  这种事件不是个例。在同一年的第49届荷赛中,担任评委的黄文也发现,一些表现手法朴素、最初颇为引人注目的 中国题材照片,由于外国评委缺乏对相关事件社会背景的最起码了解,同样在较后轮次的激烈竞争之中被淘汰出局。“例如几 幅表现湖北农民工小学学生在课桌上午睡和在楼顶上做操的照片,最终没能进入更后轮次的竞争。”对此,西格玛图片社的创 始人、法国华榭集团驻美国公司图片总监艾丽昂妮·拉芳女士对她解释说:“我个人非常喜欢这些照片,但是中国的这些事情 需要让世界知道,不然,你很难得到足够的票数,因为这里的人们对这些了解得实在太少了。”

  鲍昆认为,这种现象是西方评委中心心态的一种自然流露,而处在话语弱势地位的中国摄影师要想在国际大赛上崭露 头角,只能遵照对方的逻辑。卢广拍摄

艾滋病题材的作品,能够拿到荷赛的一等奖,与西方评委对于当时世界艾滋病状况的了 解与关注不无关系。而荷赛的首位华人评委刘香成认为,中国摄影师在荷赛拿的奖大多是次重要的奖项,多少带有“考虑平衡 原则”的安慰性质。

  2006年的美国新闻摄影年赛和普利策奖,关注的问题集中在科特里娜飓风、

伊拉克战争和美国总统大选。由此, 鲍昆认为,华赛作为中国向世界发出声音的一个窗口,不必过分拘泥于由西方标准的“国际化”视角。“在中国驻扎的国际传 媒中,类似法新、路透、美联这样的媒体向国外受众传播、报道我们国内的事情,是严格按照他们的价值观和取向进行报道的 ,在这一点上,我们根本没有发言权。”网友斯坦尼总结说。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