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克虏伯大炮 “肤色”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30日13:12 新世纪周刊

  -韩栽茂

  一门大炮该有怎样的“肤色”档案?佐证上色的重要依据又是什么?

  著名的厦门胡里山炮台

  至今已有113年历史,百年炮台锈迹班驳需要维修。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2年所确定的“世界记忆工程” 的历史记忆原真性必须是真实、可靠、可信的原则,为了给大炮寻找一种适合的“肤色”,专家们开始了一场显为人知的寻觅 和研究,最终确定其为浅黑色。

  在澳大利亚堪培拉国家军事博物馆,研究人员看到德国克虏伯兵工厂1896年生产的120毫米大炮。尽管炮口已 撕裂,但是其外观颜色是浅黑色的。在日本东京防卫厅战略研究所档案资料库里,专家找到日本侵华战争期间攻陷中国东南沿 海炮台,如海南岛的秀英炮台、虎门炮台、龟山炮台、上海吴淞炮台、厦门白石炮台、磐石炮台等所拍摄的历史旧照片,所有 克虏伯大炮的外观色彩都是一律的浅黑色。

  在德国克虏伯历史档案馆,他们翻拍了2000多张1796年至1912年的大炮照片资料。不管是舰炮或者是轨 道炮乃至海岸炮,其外表色彩都是同一个色调。在不同的国度、不同的地点找到了一个相同的主题信息——克虏伯大炮的外观 色彩为浅黑色。为了更有力地佐证所寻找的战争之神“肤色”的正确性,他们把寻找的视点聚焦到胡里山炮台现存在原址上的 克虏伯大炮,因为这才是真正能佐证其“肤色”的重要依据。

  在这段时期,大炮的外观色彩变化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武器的战争时期,即从1893年至19 49年,时间维度长达56个春秋。第二个阶段为武器“废物时期”,共有34年的时间(即从1949年至1983年); 1958年的大炼钢铁和炮击金门,把炮台作为“军事禁区”三个阶段。其外表“肌肤”任凭

海啸、风雨无情地撕裂和摧残, 成为胡里山上的“史芬克斯”。第三个阶段从1984年到1996年。炮台历经了从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升格至省级文物保护 单位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过程。在12年时间里,平均每一年半就对克虏伯大炮涂上一层军绿色,共涂上8层涂料。

  由于缺乏文物保护的基本常识,这些“保护层”非但没起到保护的作用,反而起着一种潜在的、恶性循环的反保护作 用。这种反保护的根源在于保护意识和手段的原始与落后——当大炮外表的锈层没有被刮除干净就把涂料一层一层地刷了上去 。这些新老漆层由于化学性质不同而产生变异,弱化了保护效果,无法有效形成抗酸、抗碱、抗潮作用,反而在大炮的锈层内 部产生氧化作用。

  胡里山炮台历史物质层面的色彩原状是否还残存着?它在大炮的哪个部位?科研人员对大炮进行了实物取样,通过显 微红外

光谱仪,采用显微透射模式进行了128次扫描,并将样品镀金后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检测样品各层的元素分布……

  为了证实化验数据的可靠性与真实性,他们还在大炮的左右两侧,炮尾的尾端部位,特别是在历次涂漆不到之处的炮 管与主轴交接部位的最内底侧“死角处”,完全保留一块近40平方厘米的“原状”色彩,用金刚砂进行喷射,清理出4块长 为40厘米、宽为25厘米的原色彩板块,用肉眼对实物进行观察、分析、比较。透过用金刚砂喷射出来的4块板块样品直面 分析,也证明大炮组装前所喷射的淡黑色老漆,共有5层极薄的涂层。除若干处掉漆生锈之外,其表面平滑、细腻,光洁照人 ,附着力极强,特具强有力的防腐锈功能。

  113年前北洋海军军事教科书《克虏伯海台炮管理法》第四章第四节的《上漆油各管理法》也证实了胡里山炮台克 虏伯大炮外表为黑色。按照《上漆油各管理法》明确要求, “……上油漆之前,须将原来之油刮净后,先上红铅油两次,外 再用红漆油(红丹漆)罩之,待红漆油晾干之后,再上黑漆油,再晾干之后,再上一次黑漆油,循以此法,反复五次完成。” 最终为厦门胡里山炮台“战争之神”找到了真正的“肤色”记忆档案。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