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社会责任迎接下一个30年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30日13:40 观察与思考

  -观察记者 徐友龙

  吴晓波的《激荡三十年》(下册)还在他的思维中紧张激荡着。作为当事人的中国企业家,大部分显然也没有因为寻 求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高强度工作而停止思考自己的历程与未来。相反,近年来,至少在浙江,我们看到,以教授形象走上高校 讲台的企业家们,正成为一条最受媒体、学生和经管学院的教授们欢迎的风景线。他们在讲台上涉题很广,对学生的提问有求 必应。仔细去聆听,其中关于企业文化、关于和谐企业、关于企业社会责任话题的探讨或争论,已超前于高校教材的内容,给 人以新的观察视角。

  一方面,从“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浙江人”到“哪里有浙江人,哪里就有市场”,再到今天“庞大的世界浙商军团 ”,

浙江商人的创新精神一定程度上使得其成为中国企业家的代表形象(当然我对这样的表述并不完全自信,这涉及到我下面 要讲的另一面)。

  但同时,因为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企业家们较普遍地成为“成本-规模曲线的信徒”,他们大多形成了这样的竞 争思维:只要成本足够低,规模足够大,就能胜出。于是,资金、土地、人力、资源、

能源,所有成本要素尽可能低价占有, 大家只能靠打价格战来获取脆弱的生存机会。这样的商业模式,撇开股东的微利不谈,关于员工福利和就业保障的不足,以及 资源浪费严重,环境污染更严重的关注,成为中国企业形象这个硬币的另一面。而且,后者的形象,严重挫伤了前者的积极形 象。

  负责任的思考者对这个问题的解读是理性的。《中国企业家》杂志主编牛文文便在某次论坛上提醒说,社会的和谐, 应该从重塑整个社会的基本价值观开始,不能让我们的企业和企业家成为“减压阀”。在这个前提下,他建议“应该谦恭地审 视过去20年在本土市场形成的商业价值观,建立起更加适应全球市场和本土社会要求的负责任的新商业价值观”,即首先必 须扬弃前面这种“温饱时期的商业模式”。

  这个解读是可以接受的:在当前中国 “和谐社会”理念主导着社会基本价值观的背景下,可以预期,建设和谐企业 ,承担企业自己的社会责任,将是下一个30年中国企业史上给予最大关注的一个核心竞争力要素。

  日前,浙江省社会科学院企业文化研究中心组织的一场小型企业家座谈会上,与会企业家和企业高管在介绍和探询企 业文化建设中,更多地将话题集中在“和谐企业”与“企业社会责任”上。浙江省社科院科研处处长汪俊昌在座谈时指出,企 业社会责任可分为三个层次推进,即从企业基本的经济法律责任,到对社会的响应能力,再到道德责任层层提升。

  这样的理论表述给正探索在“企业社会责任”之道上的浙江企业家以鼓励和自信,他们站在全球市场的视野下,践行 并不断审视着各自对社会责任的不同角色。

  本身就是下岗再就业工人组成的丝绸之路控股集团,2002年后兼并了7家亏损国有企业,使5000余名“40 50”丝绸职工重新上岗或得到妥善处理。

  浙江绿源电动车有限公司董事长倪捷2002年开始辞去总经理职务,自诩为“首席学习官”,他把韩剧《大长今》 中主人公所说的“做菜的时候,就想象着吃菜人的样子,才能把菜做好”概括为“商道酬诚”,并且将这种企业文化不断向外 扩散到配套企业、经销商等相关利益者,倡导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更绿色的产品和服务。

  著名民企华立医药集团在今年年初,发布了《华立集团社会责任标准和评估体系—HL8000》。著名上市公司海 正药业EHS(环保-健康-安全)体系的建设,使得企业目前与礼来、辉瑞、默克等国际十大制药巨头的六家公司建立了紧 密的合作关系。

  尽管在社会价值观和企业社会责任观的形成中还有待完善,甚至在具体问题中还存在着社会和企业间相互纠缠的情绪 。但是,在全球视野下,趋势已然清晰:迎接下一个30年的,离不开企业的社会责任。-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