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千年古城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30日14:47 《记者观察》杂志

  本刊记者 黄 粱 发自山西大同

  品读千年历史

  春秋胡地、两汉名阙、北魏京师、辽金陪都、明清重镇。这是个兵家必争之地,所以她多灾多难而命途多舛,她因物产丰富、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而独具魅力,大同的历史从不缺乏厚重,这个拥有2300多年历史的古城,早在1982年就被国家确定为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发祥于桑干河之源的古城大同,地处塞北高原,居内外长城之间。茫茫的黄土,交错纠缠的沟壑,经久不变灰蒙的天,古老的城墙已显断壁残垣,当你靠近这座城市,历史的雄浑与沧桑扑面而来,置身其中,你会迷恋那小巷深处龟裂的青石板,那红木门楼后悠扬动人的山西小调,那曲调回转的小贩叫卖声,那儿的农家炕,还有广灵瓜子、灵丘核桃、阳高京杏……

  大同,春秋时为北狄所居。北狄指以狩猎为生的游牧部落林胡、楼烦。据《战国策·释地》载:“今山西岢岚州以北,故楼烦胡地也;大同、朔州以北,故林胡地。”游牧民族的豪迈、粗犷,黄土高原的深沉内敛,赋予这个城市充满矛盾的独特气质,因此这里有五岳之一的北岳恒山,有全国三大龙壁之中规模最大的九龙壁,有三大石窟中年代最为久远、气势最为壮观的云冈石窟,有鬼斧神雕的世界奇观悬空寺……这里有无穷的“最”、无穷的“大”,但这里并不乏深刻、细腻。比如神秘的曲回寺唐代石雕,质朴的清陵石刻,碧瓦丹楹的观音堂,风情万种“一塔双影”的大同雁塔,这里,历史如此逼真而生动。

  大同其地由赵武灵王开辟,远在公元前300年,这里就已成为赵国的边陲要地。西汉时,大同称平城,为汉与匈奴争夺的主战场,著名的“白登之战”就发生于此。汉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韩王信投降匈奴,刘邦亲率32万大军与匈奴展开决战,被匈奴40万精骑围困于平城东北的白登山(今马铺山)七日七夜。后采用陈平秘计才得以解围。古老破败的老城墙,那随风摇摆的寥寥离草,仿佛一位历经沧桑的老人,在轻吟低诉那曲转回肠,那岁月,那历史,那金戈铁马的辉煌,故事已成为民间艺人嘴上的曲调,传唱于这个城市的大街小巷。

  北魏道武帝拓跋珪于公元398年自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迁都大同,北魏在平城建都长达97年,历经六帝七世,平城一直是我国北方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且以桑干河为池,以长城为墙,交通四达,当时“四裔往还极盛”,成为一代名都。

  成吉思汗曾三次攻打大同,大同城池破坏严重。到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奉元世祖忽必烈之命出使南洋,路经大同,称大同是“一座宏伟而美丽的城市……这里的商业相当发达,各种各样的物品都能制造,尤其是武器和其他军需品更为出名”。大同又是皇帝行猎之地,辽、金、元有不少皇帝在此打猎。财富与权力给这个城市带来的灾难,或许比任何一座城市都多,有人说一个城市的迷人恰在于她的多灾多难,也许大同就是这样的。

  明王朝为防御蒙古、女真无休止侵扰,采用“高筑墙、广积粮”的政策,各府、州、县城修筑得十分坚固,全部砖砌。尤以大同城“为肩背之地,镇守攸重”。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大将军徐达“因旧土城南之半增筑”。1649年,清王朝派多尔衮镇压大同的农民起义,围城达9月之久,破城以后,恼羞成怒的清军实施了最野蛮的屠城,大同变成一座荒城。但不久这个城市就复活了,劫后重生给了大同无穷的勇气与动力,如今新生的城市已经步入坦途。

  感悟古都新生

  客车飞奔在大运高速路上,窗外飞驰而过的塞外风景,穿越横亘古今的时光隧道,雁门雄关,依旧巍峨屹立。繁华的街市和陌生的面孔在眼前不断变幻,身处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古老与现实并存,时间的烙印深深地印刻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如果说木头是树的尸体,那么煤应该算是森林的群葬了,那黑色的海洋总让人无限怀念那远古的清新与郁葱,对比现在纵横的沟壑、贫瘠的黄土、阴郁的气候,除了急功近利般的财富攫取,煤给这个城市带来了更深刻的反思——人和自然究竟谁更伟大,或许勤劳勇敢的大同人略感侥幸,“我毁坏了我会建设好”,然而,有些错误永远都不会再有弥补的机会。

  在大同,煤是财富的象征,或许这里的每一个人都与煤炭有关。大同的煤“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成了很多人的共识,面对短期内的暴富,长久的、健康的、可持续的发展被大同的有识之士呼号支持,“30年以后,没有了煤,大同会是一片废墟。”这并不是天方夜谭,看看那因过度采煤导致的结果,地下水系遭破坏、地层塌陷、植被毁坏、粉尘飞扬、空气质量恶化,这个历史悠久、物产丰富的文化古城遭遇了过度索取的“现世报”,“或许旅游是大同最后也是最好的发展机遇”,当你看到举世闻名的云冈石窟已经开始“面目全非”,你会感慨,有一天那些森林的尸体会把这座城市逼上绝路,“捧着金饭碗却要乞讨”将是一个现实版的黑色幽默。

  煤与非煤,这是个矛盾,也是个斗争,这个城市在古老与新生交接的历史时刻开始了痛苦却可能化蝶的挣扎。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省、市对云冈石窟等重点文物古迹,多次进行抢修和保护。2001年12月14日,云冈石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全市有13处文物被列入国家级重点

文物保护单位;有23处文物被列入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同开始重点发展自己的旅游——一次勇敢的“自救”!

  煤都杂感

  大同人喜欢吃面,那盛面的粗瓷大碗似乎更适宜叫“盆”,浇上陈醋,撒上一大把辣椒,辣得稀里呼噜,面不改色,安然盘腿坐在炕上,一个粗犷率性的山西汉子形象便跃然眼前。

  “有朋自远方来”,要喝酒,拿面下酒,初次见面更要喝好,感情与事全在酒里了,不醉不谈。大同人义气,讲“圈子”,是朋友两肋插刀,话不投机扭头就走,恩怨分明。

  一个城市的性格或多或少会反映在她的市民身上。坐上北京去大同的火车,一路你会感觉穿行在远古与现实之间,一会是宏伟的现代高层建筑,一会是古城旧庙的断壁残垣,保守与开放的交织也在大同人身上留下深刻的烙印。

  刚到大同,这个城市给记者的感觉很清爽,甚至觉得比在北京舒服。之前那种对大同空气质量的恐惧,顿时消失殆尽。后来才知道,其实现在在大同市区和周边地区,大部分的煤矿和与煤炭有关的产业都进行了一定的规划。

  “你是来旅游的吗?”

  “悬空寺?”

  “坐我车吧,特便宜。”

  “我免费给你做导游吧。”

  这是大同的热情。

  “要小姐吗?”

  “我们旅店有脱衣舞呢。”

  这是大同令人不安的“开放”。

  尽管号称山西第二大城市的大同市环境污染在全国位列前三,

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经济指标不高……但你很少能听到大同人发泄对这个城市的不满,他们会告诉你这个城市曾经作过北魏的都城,历史如何悠久、物产如何丰富,作为煤都又为全国做出怎样巨大的贡献,他们认为所有的问题都是暂时的,会得到解决,他们近乎“护短”般地热爱着这座古城。★

[上一页] [1] [2] [3] [4]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