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长三角统筹协调发展的趋势目标与政策建议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10日16:55 《决策》杂志

  -吴克明

  小“长三角”是一个现实的、地理的、经济的概念,也就是目前包括16个市在内的区域范围。这个区域已经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区域。如果把这个区域扩大到浙南、浙西南、苏北和安徽全省,这就是“大长三角”。构建“大长三角”,能够增强整个长三角地区的国际竞争力,提升其在中国区域经济中的特殊地位与作用。从长远意义上讲,长江流域的发展,有助于构建一个对中国经济发展起重大作用并且能够提升区域国际竞争力的新区域。

  构建“大长三角”经济区

  势在必行

  2003年以来,江苏的盐城、淮安、徐州、

连云港,浙江的金华、衢州,安徽的合肥、马鞍山、滁州、芜湖、巢湖等城市,纷纷向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递交了入会“申请书”。这些城市虽然至今尚未正式入会,但已多次以观察员身份参加协调会,并与会员城市开展了广泛合作,建立了密切的联系。特别是国家建设部组织编制的《长三角城镇群规划》,已经将安徽和苏北地区纳入规划考察范围,为长三角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空间,也表明长三角区域的扩大已既成事实。

  包括沪浙苏皖3省1市的大长三角地区,无论从地理、历史上还是现实角度来看,都应该被看作一个统一的经济区。它东起浙江嵊泗,西至安徽界首,北从江苏赣榆,南达浙江苍南,总面积35万平方公里。在如此广阔而又有机联系的地域范围内,以上海为首的众多城市将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利用更多的经济资源,发挥更好的带动作用。因此,“大长三角”概念的提出及区域合作机制的建立,对区内各经济体都具有重要意义,这必将是一项多赢的抉择。

  20世纪80、90年代以来,长三角地区产生“极化效应”,集中了各种生产要素和经济活动,获取了集聚规模经济效益。但是,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种集中的趋势也带来了诸多问题:资源和环境压力日益突出,发展潜力受到了很大限制;各种生产要素和产业向沿海少数地区高度集中,将导致经济活动分布出现“过密”与“过疏”问题,区域之间发展严重不均衡,部分地区被“边缘化”,难以更多地分享国家工业化推进的利益,加剧了地区间差距扩大的趋势;加工制造能力与资源、能源产地以及就业岗位与劳动力所在地之间的严重脱节,由此也加剧了交通运输紧张状况以及资源和能源供需矛盾。

  长三角16市经过近20年的高速发展,已经导致土地资源、淡水资源、人力资源、能源资源供给紧张;房价、地价、电价、煤价、运价、原材料价、消费品价,以及用工价格普遍上扬。与安徽等中部地区相比,生产成本大约高出30%-40%。

  任何区域经济的发展都不是孤立的,都存在较大的互需、互补、互促性。互需导致互补,互补导致互促。例如安徽的煤、电、盐、钢、铁、铜;水泥、塑料建材;粮、棉、油、肉等资源及产品,在华东乃至全国都占有较大优势。长三角与安徽经济具有极强的互补性和依赖性,周边地区融入长三角,构建“大长三角”经济区,对长三角来说,是一次战略性跨越机遇,是实现地区间“互需互补,互动互促”的必然趋势。

  长三角周边城市的快速发展,是长三角再度腾飞的外部推动力。建立“大长三角”经济区,不是弱化原有长三角的地位。相反,长三角将成为“大长三角”经济区的“核心区”,其地位和作用将更加重要。新加入“大长三角”经济区的城市,等于为“核心区”的进一步腾飞构建了宽广深厚的战略“腹地区”,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通过区域合作,优势互补,“腹地区”可以更加顺畅地融入“核心区”,并接受辐射和带动。近几年,安徽的合肥、马鞍山、芜湖、滁州、宣城、蚌埠等长三角周边城市,虽然在形式上未加入长三角,但是从区域经济的紧密联系和经济快速发展的态势上,已经程度不同地与长三角融为一体,为建立“大长三角经济区”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大长三角”中

  安徽的地位和作用

  从区域分工体系和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看,作为经济发展最活跃的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也同样最为活跃,产业提升的同时,资源消耗型和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制造业将会转移。安徽独特的区位优势、丰富的资源优势、较强的科技优势和良好的产业优势将更加凸现。安徽将会成为长三角地区产业升级的最有利支撑区,成为长三角产业转移,特别是加工制造业转移的最有利承接区。

  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长三角的快速发展对能源、原材料的需求越来越大。长三角地区自身的能源、原材料等资源相对缺乏,95%的一次性能源需求和30%的电力需要从外部调入。在长三角地区多次出现电力不足、煤炭紧缺的现象,建立稳定的能源、原材料基地已相当紧迫。安徽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和发电能力,建设能源、原材料基地是中央对安徽的要求,也是安徽长期为之奋斗的目标。“大长三角”地区的形成,意味着安徽与长三角实现无缝对接,安徽的资源优势将会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重要的粮食和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安徽是农业大省,农产品资源丰富,品质优良,在长三角地区极受欢迎,一直是长三角地区粮食和农副产品的主要供应基地。2005年,安徽的主要农产品产量占“大长三角”地区的41%。其中,巢湖是“大长三角”地区十大无公害淡水鱼供应基地,淡水鱼已占长三角市场份额的1/10;安徽的蔬菜、牛羊肉在长三角地区也有较大的市场份额。安徽的一些特色农副产品和品牌产品如六安瓜片、黄山茶叶、芜湖大米等,在长三角地区也有良好的口碑和巨大的市场潜力。

  重要的产业发展和转移基地。与其它地区相比,安徽具有承接长三角产业和资本转移得天独厚的条件。据测算,安徽的综合商务成本只有沿海发达地区的三分之一左右。安徽临近苏浙沪的区位优势,同时与长三角产业关联度比较高,交通也非常便利,产业转移的成本较低,是长三角产业转移理想之地。安徽省2006年利用省外资金1256亿元,其中近70%来自长三角地区。加工贸易是拉动长三角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随着长三角产业的转移,加工贸易也有很多一部分需要转移。安徽已设了芜湖市出口加工区,合肥市出口加工区也在积极申报之中,完全有能力承接长三角出口加工区的产业转移。

  重要的科技创新及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安徽具有丰富的科技资源。经过多年建设和发展,已成为除北京以外全国大科学工程最密集的地区,现有同步辐射加速器和托卡马克装置两大科学工程、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37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45个国家及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肥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建设已经列入国家“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以中国科技大学、中科院物质科学研究院为代表的“国”字号大学和科研院所,对于安徽的科技创新正在发挥重要作用。与此同时,产业创新也取得长足进步。“十五”以来,全省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率达95%,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极具潜力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合肥、芜湖、蚌埠三个高新区以及铜陵电子材料、芜湖医药等一批特色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正在使科技资源转化为产业创新体系。而且,自主创新亮点纷呈,以奇瑞、江汽为代表的汽车工业,成为我国民族汽车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象征。安徽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方面的优势,使安徽越来越成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科技成果输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同时也为长三角地区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提供广阔的空间。

  重要的人力资源输出基地。安徽已初步形成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的科研和教育体系,现有高等院校73所,研究机构500多个,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07.7万人,在校大学生41万人,大批高素质人才源源不断地输送向长三角。安徽劳动力资源丰富,2006年全省劳务输出人数突破千万人,其中有70%左右流向长三角地区。安徽正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市场组织程度,着力为发展劳务经济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做好配套服务。

  重要的产品销售市场。安徽6400万人口有着巨大的消费能力。2006年安徽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一举跃过2000亿元,达到2029亿元,增长15%。销售额超5亿元的大型流通企业8家,其中,超20亿元4家,徽商、百大集团超过百亿元。汽车类、建筑装潢材料类、电子出版及音像制品类、体育和娱乐用品类零售值大幅增长,消费升级步伐加快,为长三角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市场。

  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安徽的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有5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3个国家自然保护区、23个国家森林公园,名胜古迹不胜枚举。以黄山、九华山、太平湖(两山一湖)为中心的皖南旅游区,山水人文交相辉映,是我国品位最高、景点最集中、特色最鲜明的山岳风光旅游区。黄山与黄河、长江、长城齐名,作为中华锦绣山河的象征,被联合国列为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黄山市西递、宏村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九华山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太平湖和新安江素有“山水画廊”之誉。歙县、亳州、寿县首批被列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此外,天柱山、齐云山、琅琊山、采石矶、秋浦河、巢湖等也都闻名遐迩。

  “大长三角”区域

  统筹协调发展的主要目标

  构建“大长三角”,将上海的服务业优势与江浙皖的制造业优势结合起来,“大长三角”的国际、国内竞争力将超过国内任何经济区,其在我国经济发展大格局中的作用无可比拟。经过两个五年规划甚至更长时间的努力,可以把“大长三角”地区建设成为经济最发达、体量最大、产业最密集、最具活力的地区,进而使长三角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担当发展的强劲引擎。

  在生产力地域空间布局体系上,以上海、南京、杭州、合肥为主要生产力布局中心,其他大中城市为各级规模和类型的生产力布局点,以沪宁、沪杭、合宁高速公路,铁路、通信网络为生产力布局轴线,以外围区域为生产力布局腹地,使“大长三角”的生产力布局中心、布局点、布局腹地之间通过布局轴线形成合理的生产力分工合作关系与市场竞争机制。

  在经济结构布局上,不断优化“大长三角”地区的经济结构布局,主要是产业结构布局,加快发展以上海为中心的金融保险业和其他社会服务业,强化上海的金融服务功能,提高上海高新技术产业比重,使上海成为整个“大长三角”的服务和高新技术产业中心。加快江苏、浙江、安徽以资本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为基础的制造业和交通运输、商品贸易业的发展,同时利用安徽的农业资源优势,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农业产业化、农村现代化与工业化发展步伐。最终形成上海的金融服务业,江苏、浙江、安徽的制造业和现代高效农业之间的产业分工合作关系,使“大长三角”地区的经济结构得到不断优化。

  在对外开放上,提高“大长三角”地区的对外开放水平,更多地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迎接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使“大长三角”成为国际分工合作体系的重要环节,提高整个区域的国际竞争力。适应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战略的需要,利用“大长三角”在长江流域经济带中的龙头带动地位,深化长三角与中西部地区特别是沿长江流域各省市区之间的分工合作,使“大长三角”成为东西联动发展的主导力量和积极推动者。

  在模式创新上,应在国家创新体系的大格局中,构建具有大长三角地区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为“大长三角”地区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制度创新支持与良好的市场条件。

  促进大长三角区域

  统筹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设立推进机构。提议成立区域内各省市参与的“大长三角”区域统筹协调机构,总部设在上海市,下设若干具体议事机构。主要宗旨是打破行政分割,推进跨省合作,共创区域繁荣。议事以定期协调会等形式,重点在基础设施、生态保护、关键产业、人力资源、金融服务、制度建设等领域,加强区域合作,共谋发展大计,以避免恶性竞争、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达成一致意见后,各地遵照执行。

  完善空间规划。作为跨省域的经济区,若没有各省级政府的积极参与和支持,很难有大的作为。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在尊重历史渊源和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国情,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在规划中体现长三角持续发展的趋势和要求,开展包括沪浙苏皖三省一市的“大长三角”区域规划研究,同时配套“大长三角”产业发展指导政策,推动“大长三角”区域经济合作进一步深化。在“大长三角”区域规划的基础上,可适时推动长江经济带规划编制工作。探索建立长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和区域协调机制,明确区域分工,协调发展方向,打破行政壁垒,促进生产要素有序流动。

  共建创新体系。科技创新是长三角的重要优势,能否充分发挥这一优势直接决定着“大长三角”区域统筹协调发展的成败。长三角的沪苏浙两省一市已经于2003年11月签署了《沪苏浙共同推进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协议书》,决定在科技部指导下,本着真诚合作、优势互补、先易后难、互利共赢的原则,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共同推进长三角创新体系建设。事实上,安徽在科技创新方面特别是在科技资源上有明显的特色和一定的优势,而且安徽不仅为长三角输送了大量的创新人才,安徽的许多科技创新成果也在长三角实现了转化,安徽与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已建立不可分割的联系。因此安徽要争取加入长三角创新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在长三角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重点推进五个一体化进程。一是制定产业转移的促进措施,明确区域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开展经常性区域投资贸易洽谈活动,大力发展“飞地式”现代园区,创新“前店后厂”合作发展模式,共同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一体化。二是制定大长三角综合交通规划和长江黄金水道综合开发利用规划,推进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三是进一步完善食品认证体系、质量监督体系、信用评价标准,统一市场准入条件,拓宽商品交换绿色通道,消除以行政区为界线的歧视行为和做法,推进市场一体化进程。四是加大户籍制度、就业制度、住房制度、教育制度、医疗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力度,逐步健全区域性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就业和社会保障一体化进程。五是加强旅行社及各类旅游服务组织的联系,积极打造互补性旅游专线,推进旅游一体化进程。

  开展具体合作。建议可在以下方面开展具体合作:首先是加速推进安徽与沪苏浙之间的大项目合作。主要包括:一是“皖电东送”;二是原材料和中间产品以及部分的深加工产品;三是长江航运合作形成共赢格局;四是旅游合作;五是长三角城际快速交通把安徽纳入;六是现代服务业特别是会展经济;七是举办大长三角区域发展论坛,每年或者两年举办一次,提高构建“大长三角”的影响,以引起更多的共鸣。最后是支持安徽“内陆干港”建设,提高“陆海联运”的效率。构建以长三角海港为龙头,以省内内河港口、重要物流集散地为节点的保税物流网络,促进保税港区与内陆干港的功能联动、信息联动和营运联动,努力形成良性互动发展新局面。-

  (作者系安徽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