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痛·震动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11日20:44 财经时报

  阵痛·震动

  规划容易实施难。

  被划到中心镇所在地的人,如谢文,喜笑颜开,并时刻准备把握好这个“发财”的机会。而被合并的镇的居民则多少有些忿忿不平。

  “我们镇经济发展蛮好的,为什么要并到雪堰桥去?”潘家桥的一位大妈很生气。她扳着手指头数落以后到位于雪堰的镇政府去办事会多么的不方便。

  而对于潘家桥镇的私营企业主唐奋国而言,这些都不是问题。问题在于,他准备扩大自己办厂的规模,并且打算买下厂周围的地,再盖几间厂房。区划调整的命令一下,他就得不到使用潘家桥的集体建设用地许可了——规划限定,今后工业用地要集中在中心镇所在的工业园区。

  而基层官员赶在最后期限前使用手中的权力,也让群众十分不满。

  3、4月间,被老百姓经常谈论的是,哪个乡领导或是大队领导又去外地旅游了一趟。每个基层政府都有数目不等的“小金库”,“赶在区划调整前,他们要把小金库花光,合并后,‘小金库’就得上缴了。”唐奋国说。

  过期作废的还有手中的权力。“3月初,我们大队书记悄悄叫我赶紧在我家旁边的一块空地上打地基盖房子,说他能帮我在乡里房办(房屋产权办公室)弄到宅基地的批准。我们于是连夜开始打地基。”唐的邻居说。

  “但给我们区划调整带来最大障碍的,还是人事调整方面的障碍。消息刚一出来,已经是人心惶惶。”武进区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官员说。他透露,为了减少调整的阻力,这轮区划调整方案是武进区和各个乡镇之间协调后的产物,并没有太多专家参与。和城市整体规划相比,这轮调整显然少了很多科学性——《常州城市总体规划》的论证有来自南京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江苏省社科院的多名专家参与。

  “我们不得不多做妥协。还要拉长板凳——就是多设些副职——来减少调整的阻力。”这位官员表示。

  而顾春平在展望其规划的7个中心镇的实现时,也笑着感慨任务艰巨。

  计划·变化

  顾春平颇为担心的是计划没有变化快。

  关于《常州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国务院的批复还没有下来,2007年3月末的这轮调整已经和总体规划的范围有不一致之处了。“《规划》中7个中心镇中其中一个是在漕桥镇,但这次调整却安排在了雪堰镇。”顾春平举例说。

  这是个小问题。大问题是,常州这样给自己以及自己的小城镇这样规划定位行不行。

  常州处在被称为“世界第6城市群”的长三角城市群中。人们的共识是,这个地区要统一规划,差异发展。整个地区的交通框架的搭建和各个城市的产业的定位是各个城市自我规划与定位的前提。

  “现在虽然16个市的市长,江浙两省的省长都会进行不定期的会议,但是,显然很多重要的东西还没有确定。”顾春平说。

  戴德梁行(投资顾问公司)日前的一个调查显示,上海与浙江产业同构性相似系数达到0.76,上海与江苏达到0.82,江苏与浙江则达到了0.97。按照国际惯例,一国内地区间的相似系数上限为0.90。

  “广东省已经组织了专家对珠江三角洲城镇群进行论证,并出台了规范,但是长三角地区还没有。”顾春平说。他提到的这个规范是2006年7月28日出台,11月1日开始实施的《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实施条例》。

  而苏南各市进行城市总体规划时,所要衔接的规划和依据,只有《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2001-2020)》和《苏锡常都市圈规划(2004-2020)》。

  而在未来,这样一份涵括整个长三角区域所有城镇的规划终究会出现。可以想见的是,小镇变城的同时或许还要经历艰难转身。

  链接:1

  国外小镇发展史

  19世纪末,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模式。其理论基础是“城市-乡村磁铁”,也就是在大城市周围建立一种城乡优势互补、功能多样、环境优美的新型城市。

  20世纪20年代,作为霍华德的追随者,英国的恩维提出了卫星城理论,他主张在大城市外围建立卫星城借以疏散人口,控制大城市规模。多年来,先后发展了三代卫星城:第一代为卧城;第二代为半独立卫星城;第三代为独立的卫星城。卫星城模式曾是

二战前后十分流行的模式。

  1944年,英国的阿伯克龙比建议在伦敦周围建新城,以限制伦敦的地域扩展。他建议在伦敦绿带外面几英里处建立8座对中心城没有依赖的新城。1964年英国议会通过“新城法”,以推动新城建设。新法公布后5年内,在伦敦外围新建了7座新城。早期的新城规模较小,平均规模为5万人。上世纪60年代起开始第三代新城规划,对布局和规模做了相应调整,规划人口扩大为25万至30万左右。(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链接:2

  长三角地区小镇发展史

  1、 汉代,苏南浙北一带城镇已经有很大发展,产生了县城以下的一定数量的乡镇。隋代大运河开通后,沿河一线城镇均发展蓬勃,一些城镇扩大成为著名的漕粮转运口岸和商业都会。唐代以后,此地为主要贡财赋税之地。

  2、 清代,尤其是清代中后期,长三角地区人口迅速发展,以至于出现人多地少的矛盾,导致部分农民弃农经商,人口向城市聚集,促进了城镇的发展。

  3、 鸦片战争之后,上海凭借港口优势得以发展。1908年,沪宁铁路通车。沪宁沿线交通便捷,沿线镇江、常州、无锡、苏州等城镇迅速发展成为有近代工业、交通、商业的新兴工商业城镇。城镇的性质、规模、用地布局都发生很大变化。

  4、 建国后,中心城市及其所辖乡镇均得到稳定发展,逐渐向具有多层次、有合理规模的城镇发展、新兴工业如冶金、机械、化工、无线电、仪表等不断兴起,随之带动一批工业镇的兴起和发展。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上一页] [1] [2]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